郭纯哭母初中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19-09-25 15:30:24)
标签:
初中文言文中考文言文伪孝郭纯哭母 |
郭纯哭母
后讯,乃(原来)是孝子每哭,即(就)撒饼于地,群乌争来食之。其后数如此,乌闻哭声以为度(标准),莫不竞凑,非有灵也。
1.
(1)群乌争来食之
2.
莫不竞凑,非有灵也。
没有不争相赶来的,并不是乌鸦有灵性被孝子所感动。
3.
内容:这篇文言文通过记叙郭纯哭母,撒饼于地,吸引乌鸦,官府误认为乌鸦被孝子感动的事故。
主旨:本文意在抨击郭纯伪孝的行为。
这是一篇文言文很短,只有三行,是2015年湖南株洲中考题。这篇文言文虽然非常短,却蕴含了历史知识。为什么呢?这和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息息相关。我们先看文言文的内容。
翻译如下:
东海孝子郭纯的母亲去世了,每次思念母亲痛哭时,都有许多乌鸦集聚到他家庭院上空。刺史调查后发现确实如此,于是官府为这位孝子立牌坊,用来表彰他这一族人。
后来得到消息,原来是这位孝子每次痛哭前,就在地上撒上饼子,成群的乌鸦争着来抢食。以后多次这样做,乌鸦听到哭声就认为是有饼子吃了,没有不争相赶来的,并不是乌鸦有灵性被孝子所感动。
这篇文言文通过记叙郭纯哭母,撒饼于地,吸引乌鸦,官府误认为乌鸦被孝子感动的事故。
本文意在抨击郭纯伪孝的行为。
历史知识:在隋朝采用科举制之前,两汉的取仕制度——“举孝廉”曾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中国社会。“举孝廉”取仕起源于汉代也止于汉代(魏晋南北朝采用的是九品中正制),发起人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举孝廉的思想源于《孝经》的“以孝治天下”,《孝经》上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当“举孝廉”成为进入仕途的制度后,士子们便不再用功读书,而是开始变着方儿地比谁更“孝”,更“廉”,结果也便可想而知,各地选拔上来的都是些即不“孝”也不“廉”的伪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