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典型选股思维之一:

(2022-06-03 13:28:53)
分类: 操作系统
      总结一下一个看似很符合自己一贯认知的但实际上后来证明错误的选股例子,对自己以后的选股思维会有很好的纠正作用。
买东数西算的例子:
 从大的题材上看,东数西算无疑是个大的题材,而且是新基建,也是科技方向。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是符合具备会炒第二波的预期。和一些做股票的人想法一致,都会认为再来第二波。甚至在依米康高位震荡阶段,很多都会认为震荡后会向上。自己在高位时密切关注一直在等待回落的机会,但看到没有向上走,或者说跌下来后自己又没有仓位,就一直没有买进过。这也符合自己很少炒高位股的习惯。直到后来大幅下跌,然后再企稳(几根红线就认为企稳),然后盘中看到有单买进,就跟进,结果,几次都失败。后来证明板块没有走强。即使后来有相应第利好刺激,还是没有走强。
现在来复盘一下自己的心理路程,很能反应自己的典型选股过程。
 首先,是大题材,符合自己的选股思维,即科技股,符合大的方向的正确的确定无疑的股或板块。因此,自己非常坚定的看好,也一直认为只要跌下来就是机会。当然,也很可能是大盘较差,涨过一波后,资金方面实在没有更多的跟进者,或者说涨幅已经体现了题材的热度。正因为是这个无比怀疑的态度和认知,认为只要跌下来,或者说盘口有资金上攻,就认为是机会,就认为开始上攻了。这也是自己一贯的看盘买进的逻辑。但事实上,都是最多30分钟的热度,立马就萎靡下来。现在再回调看看元宇宙题材,是不是一样后来都下来了。分析其有没有共同点?都是看来是大题材,而且市场热起来,各种研报都出来了。(很奇怪,市场一直都是只要那个题材被炒起来,立马各种研报都出来了。为什么事先没有这么多研报?!)但为什么都下来了呢,这里面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比如元宇宙,确实是大题材,是终极情形。但现在真的只是初始的朦胧概念题材,完全是凭热情所吵起来的。只要一波过了,就不会有第二波的,主要原因是近期甚至几十年内都很可能有什么实质的进展。当然也就炒一波也就算了。因此,炒过后,就不要指望再会有什么第二波了。不要总认为会有第二波,不要看什么量价等等之类的,这是无效的。东数西算也是,尽管前景好,这个还靠谱一点。但有一点是,收益太慢。这个自己也是无意间在一个股吧中看到,瞬间点醒梦中人。可见,有没有第二波,不是看什么企稳否,量能否,K线形态否(比如什么主力资金被套等等),有些涨过一波就不会有第二波了,会长期低位徘徊。得看板块消息的实质刺激才是正解,然后盘口资金的攻击信号,然后加上K线的上涨结果来证实。这个攻击性信号必须是那种摧枯拉朽的、横扫一切、目中无人、唯我独尊的坚定的大资金,不能是那种犹犹豫豫不坚实的资金。这个K线形态必须是能连续上攻或至少不再下跌的形态,不能今天涨过后第二天就蔫了。
 自己犯的错误之一,就是首先就坚定的认为会有第二波。正因为有了这个心理想法。所以,就坚定的只要盘中有攻击性资金,哪怕并不符合自己的那种大资金的标准。还是会跟进,而且会满怀信心。这里面,要有个纠错机制,比如你坚定认为东数西算这个看得见的题材新基建有第二波,但如果事实上没有出现你预期的怎么办。答案是,相信自己看到的。不要再执念于自己的分析了。事实上,可能是自己的专业认知出了偏差,也就是背后的逻辑出了问题,不涨是有原因的。比如收益太慢,尽管题材前景好,这是自己没有想到的。你要想到,真正能发动行情的,一定是大资金,既然是大资金,一定是对各方面分析的非常准确的,当自己的认知无法达到真正理解时。方法就是看走势,这个就可以看出背后的原因,既然大资金都不看好,就不要去管了。不要理会盘中的分时线的走势。再比如这次磷化工,各种研报说看好,从当前农业,国际环境,涨价等各种因素分析,自己也坚定看好,因此也买进。但事实上,盘口或者走势上看,没有哪种领头羊的气势,完全是一个跟屁虫似的,而且走势越来越弱,这个时候,就应该纠正。这也是要注意的短线要领之二,即,相信盘口的走势,不要执念于自己的认知。应该去买板块的云天化或川恒股份。忘记了,谁是龙头就短线买谁的短线理念,不要总是钟情于跟风股。总认为龙头已经涨了,不能追买,买板块其他个股会涨的更多。这真是大错特错。事实也证明,只要板块跌,其跌的更多,原因就是,股票的上涨,特别是短线的上涨一定是有主力资金推动造成的,而这种跟风股就是散户跟风买进造成的短时显现上涨。只要龙头或板块下跌,里面的短线散户资金会恐慌涌出。下跌更多就是这个原因。这里,也得出一个理念,就是短线上涨靠主力资金推动,意思就是短线买股只能买有主力资金的个股。这是短线资金选股的最重要的要素。
下面总结一下鹿山新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