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旅运城,第十二站,平陆县——傅圣故里,天鹅之乡

(2018-08-29 11:41:05)
标签:

365

教育

历史

旅游

杂谈

分类: 山西文旅原创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iaQiara5SBOuqkK2Fo9pnTI9EkxUlv7mYaDf483o8fADKrZvcibZkEwcvSya6xp6cPWSCgm5ibDOYWQCqXroCMg1zA/640?wx_fmt=jpeg

夏称虞,周初武王封仲雍之后于此,国号仍为虞。春秋属晋,为大阳邑。汉始置大阳县,又名太阳县。北周天和二年(567年)改称河北县;唐天宝元年(724年)陕郡太守李齐物三门漕道得古刃,刃有篆文曰“平陆”,以为祥瑞,以命县名。

平陆县是著名的“成语之乡”,我们常用的成语如: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假途灭虢、假虞灭虢、马齿徒增、马齿加长等都产生在这块土地上。 

唐代天宝元年(742年)的一天,陕州太守李齐物正在河北县坐镇指挥三门峡黄河疏浚工程,忽有工地官员前来报告:工人们在河沙中发现一支古戟。李齐物仔细看去,古戟铜锈斑驳,但中间镌刻的古文“平陆”二字依然清晰可见。他大喜道:“天瑞并至,珍祥毕见,这是黄河漕运如履平陆之征兆”,乃驰报唐玄宗。不久诏令颁来,改河北县为平陆县。

原来古戟上的“平陆”二字是战国时的古地名,其地望在今汾阳市的平陆村。汉代曾置过平陆县,属西河郡。平陆县的更名不仅作为一种吉兆和瑞征,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希望改善这一带水陆交通条件的愿望和心情。

平陆县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发展旅游事业得天独厚。古有“七贤八景”追寻着尧舜许由、殷商傅说,春秋百里奚,三国周仓的依稀足迹,展示着茅津晚渡、竹林晓钟、砥柱奔涛、中条积翠的怡人景色;今有曹川红叶、龙陡双虹、高峡平湖、冀都桃园、万亩松涛、黄河飞桥,平添了许多感受自然、陶冶情怀的醉人风光。


风景名胜

01  茅津渡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iaQiara5SBOuqkK2Fo9pnTI9EkxUlv7mYaZmictftDCpnsbVMfgpXUwNeKashGFzg06RNCogU7nTmoP3RkX48Aqbw/640?wx_fmt=jpeg

茅津渡位于平陆县城南约4公里处。历史上曾名陕津渡、茅城渡、会兴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险要,是沟通晋豫两省的交通要津,与风陵渡、大禹渡并称为黄河三大古渡,有“铁码头”之称。


02  三湾湿地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iaQiara5SBOuqkK2Fo9pnTI9EkxUlv7mYaLqdXqGcT5aIOicoiadTBvuiaK8b58HWR6WQhia6aIeLOnoTtbum1ZOrJzg/640?wx_fmt=jpeg

 三湾湿地位于平陆县城西南6公里处的三湾村,区域面积3.9平方公里,濒临黄河,植被丰富,生物多样,野生动植物繁多。每年11月中旬到次年的2月中旬,有上万只白天鹅和红嘴鸥到这里越冬。平陆县在湿地修建了两个白天鹅巡护站,建立县、乡、村三级网络,实行严格的报告制度,每个乡镇确定一名专职巡护员,进行全天候巡护,定点、定量、定时为白天鹅投食。


03  黄河古栈道

黄河古栈道位于平陆县东部三门乡至曹川镇,共11处32段,全长4032米,分布在黄河岸边的石崖上。黄河漕运始于秦汉,隋唐时有了较大发展。平陆县境内多处栈道均为唐代遗留,可见摩崖石刻。2006年6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颁布为中国文化遗产。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kx2XJx3jWOX2iaZBDbMm2Fen3HWer44zKdTibic1KJgQWJMK5azOViaI9gWVoicWWWyasRq1icNJE2kRYSqwuWYXQgrg/640?wx_fmt=jpeg

如今登上古栈道,还会发现开凿在栈道壁上的一个挨一个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这些四方洞,散布在整个栈道的石壁上,大约有八九百个。古时石洞上钉进木桩,人们借以向石壁攀登。“牛鼻”是系上绳索让纤夫攀援,遇到风浪,还可就近把船栓住。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kx2XJx3jWOX2iaZBDbMm2Fen3HWer44zKBYtVuNzrhGoyk1uA4lzMtQEj6hY61liafAP1ZG6GsnZmGUf8Yq9Fs0w/640?wx_fmt=jpeg


04  傅相祠

傅相祠位于平陆县城东北傅岩山上,为纪念商代名相傅说而建。傅岩在唐大历年间已建有傅相祠,据清康照《平陆县志》记,祠内有主殿、配殿、碑台、戏楼、砖塔等建筑,平陆古八景之一的“傅岩霁雪”就在这里。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jfxgRastiaX74ibH6wRp9rKOhJjIpjGc0Iwg63OIxbC4vGz15FHVwtQaME9JiaguzqVx8YrIIqyaKxMvXTg6ZDyEA/640?wx_fmt=jpeg


05  流庆寺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jfxgRastiaX74ibH6wRp9rKOhJjIpjGc0IRg1Zxo0APVYlh0wfLMyIKWFGlgMakUvm8W0TFYn3GgzeAY6Wwucswg/640?wx_fmt=jpeg

流庆寺位于平陆县洪池乡西张村南。该寺创建于隋仁寿年间,是唐高祖李渊为报答秦琼救护之恩而建。 秦琼救李渊,事情发生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八月(601),当时李渊任隋朝唐国公,驻守太原。

因李与朝中奸相宇文述不睦,宇常存害李之意。此次李渊携家眷离京赴并,宇闻知后,派东宫护卫军作响马贼,提前藏于李渊的必经之地骊山附近的丛林之中。待李及家眷到此,一伙“响马贼”突然从林中杀出,尽管李渊及家兵奋力拼杀,终因寡不敌众,生命危在旦夕。紧要关头,恰逢山东义士秦琼与樊建威从山东押送一批罪犯去山西平阳府充军途经此地,秦琼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几番拼杀,强盗见势不妙,落荒而逃,保住了李渊一家性命,李感激不尽,再三叩首拜谢,称秦琼为恩公。

回到太原后,李渊常念及此事,决定为秦琼立祠盖庙,并把庙址选在他管辖的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相近之地。 该寺初名为报德祠,唐初更名为“报德寺”,宋时易名流庆寺。历唐、宋、金、明、清各朝,均有增修。现存的主体建筑——阁楼,分为上、下二层,底层面阔五间,进深四椽,二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重檐歇山顶,四周有回廊,系明代建筑风格。其余三座大殿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顶,系清代建筑风格。寺内存碑十余通,系唐、宋、明、清遗物。详细记载了流庆寺的创建、增修、易名的史实。 流庆寺,“南邻虞芮二君子,东顾许由之隐士,西瞻夷齐两贤人,北接金舌之长老,盖山川佳胜之处也。”环境优美,属“古晋八大寺”之一。


06  下阳城遗址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jfxgRastiaX74ibH6wRp9rKOhJjIpjGc0IARsyCA4CwJzsKEsonGTt7w6hJvB40yCjic8iaP3zll6GkWBVP0IgTLFQ/640?wx_fmt=jpeg

地址:平陆县西15公里的老城乡太阳渡村南

该城筑于西周初期,属虢之重邑。下阳城遗址南北长约3.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城内现存城墙残基数段,共计长200余米,高4—6米,厚约3—5米,夯层一般厚5—8厘米,系版筑而成。出土的青铜器有:编钟、鼎、簋、豆、壶、鉴、鏊、钺、车马器等,以及编罄、铜贝、包金贝、骨贝、铲币、布币、玉器等珍贵文物。

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7  平陆地窨院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png/jfxgRastiaX74ibH6wRp9rKOhJjIpjGc0IRp0kiblyOUBcgmdia5bsI0EOExKKcZWic6xTUsk64nrvE12tr9OuNYDfw/640?wx_fmt=png

平陆地窨院为山西运城地区黄土高原上特有的一种住宅,主要分布于濒临黄河之滨的平陆县境内,即深入到地下的院子和窑洞。

其独特而罕见的构造是:在地面挖下去一个方形的几十平方米的平底大坑,坑的深度一般在10米左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成一明两暗式窑洞,一侧挖成人畜上下出入的斜坡通道。地窨院四周的墙壁上,用砖砌起崖面,用瓦挂起窑檐,修建有窑腿。窑洞装有天窗,便于通风。窑洞内,用石灰抹平,刷成雪白的墙壁。院内一般都挖一口深达10米左右的渗水井。下雨时,雨水自然流入井中,避免造成院内积水。井中储存的水可以调节院里的气候,用来浇灌院内种植的果树、花卉、菜地等。由于院中小气候所致,植被发芽早、落叶迟,生长茂盛,郁郁葱葱。院中的空气因此也颇为清爽。地窨院中的窑洞冬暖夏凉,四季温差小,温度一般保持在10~20之间。夏季赤日炎炎,地面温度高而干燥,窑洞内却凉爽清心。严冬冰天雪地,地窨院的窑洞却温暖如春。

由地窨院组成的村落,人在百米之外往往不易发现,只有当你临近院子边缘时,才能看清其真面貌,所以有首民谣描绘它:“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


08  枣园汉墓群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png/jfxgRastiaX74ibH6wRp9rKOhJjIpjGc0IvSKHpRZXZFMZzufkkh98HdePYakAYz1DYYG89Ue5G21QwtIl4httAw/640?wx_fmt=png

枣园汉墓群为汉代墓葬,砖室券顶,平面呈方形,东西长4.56米,南北宽2.25米,高2.l米,由1个主室和1个耳室组成。主室内满绘壁画,分天空和人间两大部分。天空的景象绘于券顶上,有青龙、白虎、玄武诸动物形象,其间游云流荡,并有星辰百余颗。券顶上另绘有日、月及等其他图案。

山西省文管会在平陆县张店镇枣园村南的汉代墓区发掘了一座砖室墓,其内壁画曾在国内引起很大的轰动。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png/jfxgRastiaX74ibH6wRp9rKOhJjIpjGc0IM1t55Nf3iaOl0JuYYmyWickeDz1zXg6LvJbjWuyx5YNBxE4KorXgJdpA/640?wx_fmt=png

该墓规模虽不算大,但所绘的牛耕与耧播,真实地描绘了东汉初年农业生产场面,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中国最早的表现农业生产活动的绘画作品。这对研究当时的农业发展、豪强地主的庄园经济提供了重要资料。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png/jfxgRastiaX74ibH6wRp9rKOhJjIpjGc0IuoYMPUFfqmAgTyjWyBfjNzFrJ1G3fkeBSsRFVTjVBxylGEcKJD0bUg/640?wx_fmt=png

人间的图象绘于墓主室四壁,有山水、房屋、车马、人物等图案。南壁西部绘四轮车一辆,车前和车左各有一人。左侧一人裸体赤足,转身顾车,手舞长绢。西壁绘一房屋,屋前路旁有一农夫,短衣赤足,右手扶犁,左手扬鞭,驱二黑牛耕地,犁铧暴露在外。农夫身后立一人,着黑色长衣,袖手端立,作监视状。北壁有画两组:东面一组绘崇山峻岭,山麓有四合院式建筑群,当为豪强地主的坞堡;西面一组,近河处有二车,上行车上坐一人,持鞭驱策。下行的车附篷,双辕着地,御者手持牛缰蹲坐河边,似在稍事歇息。再偏西处有一农夫,驾黄牛,用耧车播种,耧下有三足。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0aI9rOiaaTicLeMWrD7xSqhiaY6XqMB5DDtywOFE0VlvLWS3YauakkQn3uG2sTkAKolYVxSyL8L2ic6lyu4T58pOXA/640?wx_fmt=jpeg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0aI9rOiaaTicLeMWrD7xSqhiaY6XqMB5DDtaXN16pkGayM2lozI7NIdaay4JR7tftj3eKSd4icjonl64nTq0swatkg/640?wx_fmt=jpeg


09  米汤沟

平陆县三门镇寨后村有个米汤沟,与三门峡大坝隔河相望,因沟里、两岸皆为红色土壤,下雨后流水为红色酷似米汤而得名。

米汤沟地貌复杂,沟壑纵横,尤其是在长期雨水冲刷和风化作用下,形成千姿百态的红色土台、土柱、土崖、土岭等特色地貌,极具观赏性。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png/jfxgRastiaX74ibH6wRp9rKOhJjIpjGc0IWv7ldQqMnTQDv9Rm9WiaKIibQ7XQIyrxFBPZ7qrNS8JzZZLzcwkoQrNQ/640?wx_fmt=png

相传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当他把三门峡的河道疏通后,看到南北两岸百姓来往不便,就决定在这里造一座桥。他因忙于造桥,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大禹家就在北岸山上,娘娘心疼他,就天天不辞劳苦送饭到河边。一天,成群的屎壳郎正在推屎蛋蛋,忽然一阵大风把屎蛋蛋吹落到河边的大鼓上,发出振聋发聩的巨响。大禹听见鼓响,以为家有急事,急忙就往山上跑。同时,娘娘也听到鼓响,感到十分惊奇,以为大禹饿急了在催送饭,便急忙将红豆米汤装进瓦罐里向山下跑去。走到沟里,一不小心,罐子被路边的枣刺挂住了,身子一晃,米汤全洒到沟里了。娘娘很是生气地捋了捋枣刺,枣刺都变成直的了。大禹跑到沟里,碰到娘娘来送饭。娘娘没好气地说:“你是治水的,怎么还要造桥,你看饭也洒了,罐也打了,还是给我回去吃饭吧。造桥不是你干的,我看你造不成!”结果,大禹的桥怎么也造不起来了,在三门峡谷里只留下三个桥腿。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人门岛”、“神门岛”和“鬼门岛”。从此,这条沟的山坡都变得像红豆一样红,每逢下雨,到处都是稠糊糊的红水,人们称之为“米汤沟”。米汤沟里的枣刺也就再也没有带钩的了。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kx2XJx3jWOUBZ63mKiaI1LiblMbeuIBfWmWxnQJOgwuzkYWCDNN2FYwZMJ8zX0pZZ95UPZMibCicQZWAPnXXeJ2wRQ/640?wx_fmt=jpeg


10  大黄河漂流

平陆大黄河漂流西起平陆三门镇杜家庄村流金滩,东至坡底乡尖坪村,全程10余公里。大黄河漂流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三大江河漂流专线之一,被称为“充满野趣和史诗般辉煌的黄金旅游线”,也是唯一一个全年都能够漂流的旅游项目。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jfxgRastiaX74ibH6wRp9rKOhJjIpjGc0IDrUvjHdJvYZkMpTqnY5ERJjdwGvUKVroqkmZ6sic5BjrBebibOtoh35w/640?wx_fmt=jpeg

峡谷,绝壁对峙,层峦叠嶂;黄河,一泻千里,气势磅礴。小舟过处,时而青草萋萋,时而柳林一片,时而古渡木船,时而惊起结伴的苍鹭。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png/jfxgRastiaX74ibH6wRp9rKOhJjIpjGc0IPFYC0q9Uj2IwEJevwzvVzkec9zctWyKpe2ndQSL0KqbjRNucrYGzRw/640?wx_fmt=png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png/jfxgRastiaX74ibH6wRp9rKOhJjIpjGc0IXiaurbXlTicDeUzuvTZRxDINIhoTxQOZw142hUbpnZoSZDuj9lfDibyCA/640?wx_fmt=png


11  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为平陆八景之一,位于县城东20公里的黄河大峡谷,因其形若柱,千百年来巍然屹立在万顷波涛之中,为来往船只导航保驾,故曰“中流砥柱”。“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这种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古往今来,挺拔的砥柱,曾吸引历代文人墨客,口颂笔书。唐太宗李世民在《砥柱山铭》中写道:“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1958年春天,周恩来总理在视察三门峡水利工程时,指着砥柱风趣地说:“砥柱就是这么点大,冲刷了多少年还在那里。”这质朴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道出了砥柱石那坚强刚毅的性格。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kx2XJx3jWOVQje8siaO2zTztwsXbIoWGqMvaOjmontg79CjLwIbIoOFk6EFQ1P8WIBArhK1ymmxg92vRhltJjOQ/640?wx_fmt=jpeg


12  平陆“小三亚”

平陆“小三亚”--粮宿滩距离平陆县城40公里,位于黄河沿岸,南边悬崖峭壁、鸟儿啼鸣,中间河水平缓、碧波荡漾,北侧则是一片流沙地域,柔软细腻、触感舒适。

平陆的小三亚,北方的金沙滩,碧绿的黄河水,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png/kx2XJx3jWOWMRU1VGNXc7hW9hhibscwdWPaBxf9cvBn5e4hYeTD11PNzLTPrKXr14lCYvyIgyyd6zNx4RO9DUYQ/640?wx_fmt=png


13  老龙潭

游完黄河风情线后,一路向东30分钟车程可到达山水秘境--老龙潭。老龙潭位于平陆县下涧村西沟河上游,它发源于中条山深处的太宽河,像一条白色的飘带,穿行于山谷之中,自东绕西拐进西沟河,在上游形成龙潭瀑布。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png/jfxgRastiaX74ibH6wRp9rKOhJjIpjGc0Ir5QW8Y0ciaBmS7EeKzG30KTuf9Kiciaibn9j7wH23OLuZy8ADyvKTAuUSw/640?wx_fmt=png

冬天似冰柱倒挂,涓涓一线细流;夏日则飞流直下,犹如垂天白练,水击石峭,白雾腾空,注目细看,瞬息万变,是平陆东部山区绚丽夺目的自然景观。

景区整体形状成“U”字型,长8公里,宽2—30米,深200—600米,谷内怪石林立、峭壁千仞、古树参天、飞瀑湍急,汇集了奇山、怪石、险谷、清溪、深潭、密林等多种奇特的自然景观,鬼斧神工,自然天成,堪称我国北方黄河峡谷内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png/jfxgRastiaX74ibH6wRp9rKOhJjIpjGc0Iatic5sJia5W911oul4BPRzY3k49FLTfMfXolLiaG73wxlwiagOmFnCwNhA/640?wx_fmt=png


平陆名人

傅说

傅说(fù yuè),傅氏始祖,古虞国(今山西平陆)人,生卒不详,殷商时期著名贤臣,先秦史传为商王武丁(约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丞相,为“三公”之一。

典籍记载傅说本为胥靡(囚犯),本无姓,名说,在傅岩(一作傅险)筑城。武丁求贤臣良佐,梦得圣人,醒来后将梦中的圣人画影图形,派人寻找,最终在傅岩找到傅说,举以为相,国乃大治,遂以傅岩为姓。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武丁中兴”的辉煌盛世。《广韵》等书认为傅说是傅氏的始祖。


百里奚

https://mpt.135editor.com/mmbiz_jpg/iaQiara5SBOuqkK2Fo9pnTI9EkxUlv7mYa15xhTNube4hW1X8KZcpKBFPzzAcSiaUhvxRibJBMbcrDTWgK4MiaC4GDA/640?wx_fmt=jpeg

春秋时期,晋献公借道伐虢,灭虞国和虢国,俘虏了虞君和大夫百里奚。晋献公的姐姐嫁为秦缪公夫人,百里奚被当做陪嫁家奴送到秦国。百里奚逃离秦国期间,被楚国百姓捉住。缪公闻其才智,想用重金赎买他,但担心楚国不给,就说我家的陪嫁奴隶百里奚逃到这里,请允许我用五张黑色公羊皮赎他。楚国答应了交易,交出百里奚。缪公跟他谈论国家大事。百里奚推辞:我是亡国臣,值得您来询问?缪公说:虞国不用您,所以亡国了。这不是您的罪过。缪公坚决询问。谈了三天,缪公非常高兴,委任其为上大夫,把国家政事交给了他,因为仅用了五张黑色公羊皮收买回来的,故号称“五羖(g,音谷)大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