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王军壁垓下
(2018-06-05 09:59:25)
标签:
健康教育收藏文化 |
分类: 文言经典 |
注:① 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
② 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
③ 舣船;使船靠岸。
1.解释句子划线词。
A.项王军壁垓下
(壁:安营驻扎。)
B.田父绐曰:“左。”
绐:欺骗
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王:让……称王。
D.项王身被十余创
被:遭受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3)项王军壁垓下①,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翻译:
(1)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
(2)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纵然他们不说,我难道不在心里感到愧疚吗?”
(3)项王在垓下驻扎,修筑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
3、结合本文,谈谈你对项王这个人物的评价。
答案:项王是一个悲剧英雄,他武功盖世却兵败垓下;他重情重义却最终失去美人和军队;他机具自尊,兵败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而不苟活。他自我夸耀武功,逞一己私智,不效法古人,错误判断形势,被围困垓下还用
“时不利兮”“天之亡我”作为借口,至死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用兵打仗的过错。
4、心理:愧对父老乡亲,不愿苟且偷生。(2分)性格特点:勇武与豪放。
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必定要(与汉军)决一死战了,我愿意(带头)给诸位(与对方)痛快地决战,一定胜汉军三回,带领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使你们知道是上天要让我灭亡,而不是我作战的过错。”
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起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倒退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
。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道:“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纵然他们不说,我难道不在心里感到愧疚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的人,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光项籍一个人就杀掉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受十几处伤。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求购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说完,自刎而死。
前一篇:偶感
后一篇:《君子之交淡如水》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