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建设的几点体会
(2019-02-17 17:56:44)分类: 教师心情 |
教育实践证明,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说它是科学,是因为这项工作有规律可循,只有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成功。说它是艺术,是因为教育活动是创造性的劳动,没有固定不变的公式,只有根据不同的多变对象,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随时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收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班主任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等,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对班级的建设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师生感情的建立,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表现,爱他们,就要全身心的投入,那样才会象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一位优秀教师说过,“做为一名教师要用平等的眼光对待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那些学习、生活中有困难的同学,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和出身门第的问题而厚此薄彼,无论是哪位学生回答问题,无论正确与否,都应让学生体面的坐下”。在工作中我时时把这些话记在心里。
我们年级组建班是根据一次性考试的分数将学生分到各个班级里,无论“好班”和“普通班”,学生个体之间,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素质差异。教师就应该具有慈祥母亲的情感,爱每个孩子,真正做到“十个手指头,咬哪个都痛”。
从教19年多,从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逐步体会到:教师对待学生,要有慈母般的情感,但是,对待先进的学生,又必须时刻杜绝个别母亲的那种不良的溺爱苗头;对待后进学生,又不能产生一般母亲的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怒气”——特别是对待有了一定缺点和错误的学生,教师这时又必须随时地控制自己的“过激”语言和冲动。教师必须像一个好的保健医生,对保健对象那样进行耐心的细致的“望、闻、问、切”,对症下药。苦药也要使用糖衣,坚持治疗原则。
喜、怒、忧、丧、悲、恐、惊是人的常情。但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必须有一定的“适度”情感。师生感情的建立和交流是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觉行为的桥梁。
初一下学期我发现我班本来活泼的一个女学生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渐渐下降。我多次找该生谈心,了解到,原来她父母离异,和她一直生活的母亲,又想再嫁,让她与身体不好奶奶生活,再加上每月又只有300元的生活费,她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遇到了困难。我以母亲的身份和她相处,谈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谈生活上的自理,鼓励她振作起精神,做一个强者。我给她买衣服、买学习用品、在生日时送给她生日蛋糕……关心她的物质生活的温暖。我的行动带动了全班同学,学习好的学生主动为她补课,春游时好多同学为她准备午饭……师生的爱融在一起了,她话多了,笑容多了,她又开朗起来了,在班级活动中她的身影也多了。
教师爱学生,要变成班级师生共同的爱,班级是个爱的集体,使每个学生实实在在的体会到、感受到,每个学生都要用爱心去建设班级集体。
二、建立班级的领导核心,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任务
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有一个在教师“台前幕后”指导下的,由学生组成的领导核心。
我这个 “好班”,其中,在小学阶段担当过班级、学校干部的同学云集在一起,这些同学都有极强的上进心和工作能力,怎么样在这些“尖子”学生中挑选新的班级干部呢?我有目的、有计划的采取了贯通的六步工作:
1、 请学生自己写书面材料,推荐自己想要担当的工作,说明自己的特长、爱好,对工作的认识和责任——培养学生有工作的勇气和责任心。
2、 分批分期代理班级各项工作。根据学生自己的推荐材料和我了解的各种情况,将学生组成第一批班级干部,代理工作开始。
3、 轮换实践。在第一批班干部完成定期代理工作后再将还有自我推荐的学生组成第二批班干部,上岗接替工作……自我推荐的多,可组成第三批…这项工作,是给每个自我推荐工作的学生平等的参加班级管理工作的机会。都有被选举为班级骨干的权力。(每批轮换时不一定都换)经过学生的工作实践,我和全班同学都有了初步认识和评价。
4、 民意调查和评选。经过一个月(或一个半月)的代理工作实践时,我就深入学生中,进行观察、了解情况,又分别的找工作的学生谈心,作好选举前的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有计划、有目标的提出后选人,由学生进行选举。我听取代理工作过的学生意见。确定管理班级各项工作的班干部。这样被确定的班干部,责任心强,广大学生也积极热爱集体,拥护他们的工作。
5、 制定工作计划和各项班级的规章制度。班级产生了班干部后(包括各科代表和小组长)、我就亲自参加和班干部共同细的制定规章制度。我给干部明确分工,清楚自己工作的范围和职责;分别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无论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都要通过全班同学讨论、修改、补充,请全班学生对各项工作给予监督和支持。
6、 班级所有的干部按工作职责和计划要求,分别进入角色后,我的工作大体上退入幕后指导和检查督促了。狠抓班干部的周小结、月中结、期末总结工作的落实。
六步工作我都必须亲自制定和指导,又是前台演出,又是幕后指挥,不能撒手不管,又不能包办代替,开始工作很忙很累、但实践后我体会到,经过一段工作后,班主任工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级的领导核心有了,班干部的独立工作能力增强,又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了。使班级的领导核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是教师洞察秋毫和细微耐心工作的结果。
如:我们班劳动卫生工作,虽然班委工作有了明确分工,负责这项工作的班委,也能很好的安排工作,但这项工作就经常出现问题,有部分同学出工不出力、干活马马虎虎……。我试图用“惩罚”来解决这个问题。开始问题似乎解决了,可后来,这方面工作还不如以前了,我冷静下来,找同学谈心,找干部查原因,说法虽然各异,但我认为:不单单是同学互相依赖缺少合作,而关键是班干部没有起到 模范带头作用。
于是,我与班委商量,终于想出一个办法:把班级的各项劳动任务尽可能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人,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有一份。劳动任务平均分配,每个人包干负责,谁出了问题找谁,想偷懒的同学再不能偷懒了。一到劳动的时候,我和班委先干起活来,看到老师也加入到劳动当中,其他同学也跟着干起来,所有的学生都会自觉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整个劳动又快又好的完成了,以前的卫生死角由于有了专人负责,再也不会出问题了。我们班的劳动难题就这样被解决了。确实,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在班集体的日常管理中,身先士卒显得非常重要。班集体的事情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情,也应该是老师的事情。老师和学生都是班集体的成员,都应该为班级出力,为班级争光。通过师生之间平等的合作,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这也是班集体建设中重要的环节。
正如一块玉石材料,经过一个有远见卓识的雕刻家精雕细琢,可能变成无价之宝。而一旦粗心大意,同一块玉就可能变成了一文不值的废品。教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的了解和指导,在某种意义上理解,多么像雕刻家的一斧一刀啊!
三、建立平等师生关系,是形成班级凝聚力的前提
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建设中,感受同学进步的同时,更应该向学生学习,不断提出一个又一个的工作目标。和学生建立平等的互相学习促进的师生关系,使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使班级不断进步。
好多人把教师比喻是园丁。我认为这个比喻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个好园丁对花草树木,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品种,及时的浇水、施肥、除害、保温、晒光等等的辛勤劳动,我们教师应该学习,但不要忘记,学生是活的,是多变的,师生关系是平等、互相学习的,教与学是互动的,而园丁的比喻,往往会引导教师不自觉的只站在管理的立场上,填鸭式的方法上,在育人的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劳而无功的后果,好心办了坏事……
为了参加学年组的跳绳比赛,我和学生一起去练习跳绳,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当一名正确的“追星族”的成员,我虽然没有音乐天赋,也暗暗去学唱一些明星歌曲,当好一个班主任,要具有一颗童心,与学生同年龄的心情。了解不同学生的爱好、兴趣、在游戏、活动中,同欢乐、共提高。跳绳比赛后,同学们纷纷跑到办公室告诉我:班级得了第二名,我虽然因事没有参加比赛,看到了一张张撒满汗水的笑脸,开心的心情是真正幸福的。
教师也是一个平凡的人“教师不一定贤于弟子,弟子不一定比教师差,师生共同学习,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才会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教师真应该是个“杂家”。现在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的广泛、市场经济的复杂,学生不在单单是校园中的花草树木的那样单纯了,我们教师必须时刻“望、闻、问、切”,掌握学生的变化,因材施教。如,我们培养学生有爱的奉献精神的同时,又要教会学生有自救自卫的本领;我们培养学生有诚信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又必须教会学生识破拐骗的那种不法行为……教师必须有超前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是班主任工作的最终目的。
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是科学文化素质。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呢?
教学,是两部分,一个是教师的教,一个是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数学来说,不单单为了教会学生会计算几道应用问题(即数量上多少费力),背会几个公式(死记上下功夫),而是应该培养学生学会计算方法,掌握运算规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主要是引导学生有应用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的精神。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远大的目标和顽强的毅力。
我们班有名学生(丁梦)初一时,虽然她是按分数分到我班,但她的数学成绩较低,只70多分,她在小学就对学数学产生了“恐惧”,上数学课就害怕,对一些公式记不住,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她很苦恼。我如何激励学生,提高他们的理想层次呢?我收集一些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的事迹报道、传记等,适时介绍给学生,用他们的奋斗精神,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成就欲。有时还结合学科教育介绍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研究动态等,激发学生爱科学、立志献身科学事业的热情
学生的学,必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就丁梦同学,对数学苦恼的问题。我找她谈心并且给讲了一个故事:学钉纽扣。一条细线,在扣眼中穿过一次或几次,一拉纽扣不久就掉下来,同样是这根细线,在扣眼中,多次反复穿连后,纽扣钉的就非常牢固了——人的记忆就是这样,只要有毅力,没有达不到的目的,俗话说:铁杵也能磨成针啊!丁梦产生了要学好数学的决心和毅力。她的数学成绩进步了。
变“苦学”为“乐学”,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自觉的投入,自主地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
教学上、我主要采取的启发式教学,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引导学生教学生,学生教教师,使学生都能产生一种我“能行”的精神,不怕难的毅力,在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学生内心爆发出一股强烈的求知欲,“苦”变成了“乐”和“甜”。
班主任工作,是充满人性与挑战的,班级建设的工作更需要去思考和探索。让学生能感受老师心底的人生的爱,让老师用心去感受学生的人间美,让真情在师生间传递,在提高民族综合素质中,让爱放射出灿烂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