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绘本阅读对3-6岁幼儿的发展与影响
(2020-06-14 17:01:19)浅谈绘本阅读对3-6岁幼儿的发展与影响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早期阅读成为了幼儿前阅读识字的第一步,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加重视早期阅读对孩子的发展及影响,为以后的写作与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说早期阅读对3-6岁儿童十分重要。
第一章:阅读的重要性
1、 阅读的重要性;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主要是课本知识,孩子如果只是掌握课本上的那点知识,那么知识结构难免单一,阅读有益的课外书不但有助于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事等,而且还可以增长见识。做到不出家而知天下事,不出国而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2、 读书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那些主人公具有美好品格的绘本故事,那些富有人文精神的绘本故事,很容易在阅读者的内心引起震荡,向上的精神会对人格起到升华的作用,并可以使一个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3、 读书可以给我们打拼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读书能够祛除内心的浮躁,让一颗心沉浸在文字宁静的世界里,给心灵以慰藉和滋润,还能去除内心的空虚,让一颗心在知识的海洋中渐渐丰盈充实起来,所以读书人不会无奈何茫然,因为有书为伴,不会孤独和寂寞。
4、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孩子在幼儿园主要依赖老师教材和集体活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看喜欢的绘本能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认知、主动吸收知识,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和确立主体意识,是孩子从依赖型的学习向主体型的学习转变。
总之,可以用培根的一句话来高度概括读书的好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一个人想学所成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第二章、 阅读对幼儿的感知觉
1、 关于感知觉的定义感觉是人倒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2、 感知觉的关系:感觉是构成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不可能有知觉,但知觉比感觉复杂的多,不能把知觉归结于感觉的机械总和。各种感觉经构成知觉便会有记得发生联系,也就是说知觉还反映事物个别属性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3、 外部感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肤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知觉根据知觉过程中引起的主导作用和感觉器官的活动,把知觉化分为视知觉等,根据知觉对象的性质,把知觉划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物体知觉就是对事物的知觉,包括空间,时间,运动;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关系知觉,自我知觉,幼儿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让自己的听觉视觉得到更大的发展,幼儿能够由自主的认知明白阅读里的东西是什么意义,对以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 阅读对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的语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的理解,二是主动说出的语言,孩子往往是先理解语言,然后才会说话,但是孩子并不是生下来语音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发展的,从小和狼一起长大的狼孩,七岁时只会嚎叫,而且语言很难再发展,从小生长在无人关注的环境中的孩子语言能力也很贫乏。心理学家研究发现,0-7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如果没有及时的刺激和训练,最容易产生语言障碍,影响孩子将来的心理发展。
瑞士学者多哥特.埃拉慈姆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4岁是培养儿童语言思维的最佳年龄,他对儿童的语言思维过程做了如下概括,如果一个1岁婴儿会说3个单词,那么以一岁半就能记住26个词,从四岁到四岁半时就已经会说920个到1240个字。因此,为了使孩子将来有好的口才,无论是孩子的父母还是亲属,都应该在孩子的儿童时期,特别是4岁是侧重进行语言思维的培养,有意识地多和孩子说话。
第四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1、 提供各种机会,多与幼儿交谈;
不要担心孩子听不懂,其实孩子的接受能力超出成人的想象,听多了他自然会理解,除了特别扭曲的专用名词之外,正如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所讲,婴幼儿学习语言并不是像成人那样,仅靠记忆,他们是把听到的语言存入潜在的意识中,并以如同高级计算机一样的能力进行分析。然后将其出色的掌握并表现出来。给孩子读一本好的绘本,可以让孩子从绘本中吸收对自己有益的知识。家长给孩子讲绘本应尽量注意语音、语调正确和语言的规范化,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和孩子沟通,尽量给孩子使用规范语言,这对他以后概括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
2、 要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生活;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不可能有丰富的语言,语言不是空洞的。绘本中有生动的插图,精简的语言,它代表着一定的内容,孩子在绘本阅读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交往中才能更好的发展语言能力、扩展眼界,家长应启发并引导孩子,让孩子能从各种活动中不断的发现新事物,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3、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儿童十分喜欢模仿,也即善于模仿,模仿是儿童学习口语的重要基础,孩子会去模仿成人的准确而优美的语言,同样也会对有缺陷的语言照单全收。因此家长为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绝对重要,家长必须注重自身的语言修养,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规范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模仿自己的规范语言。
第五章、3-6岁儿童对阅读的理解;
1、 幼儿喜欢阅读图书,并且能自发阅读;
阅读时改变了以前快浏览、频繁换书的阅读习惯,幼儿能安静持续地阅读一本图书,并且能够按照正确的阅读要求去翻阅图书,观察图画幼儿会随着图书的故事情节变化出现各种生动的表情。叹息,微笑,皱眉等,可以看出幼儿已经可以看懂书的内容了。
2、 绘本阅读能养成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
在绘本中,温和善良的小白兔,机灵活泼的小松鼠,凶狠残暴的大灰狼等,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小朋友,牵动着他们的心,因此他们会全神贯注地听,绘本故事内容简单,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以让孩子在绘本的阅读过程中了解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
3、 绘本阅读能帮助幼儿习得最佳的语言模式;
在绘本中,一些形象化的语言能够更清楚、更准确、更具体形象地表达人对各种事物,人物情景的思想观点和印象,对于处在早期发展中的幼儿来说,他们的认知思维特点,形象化的语言对对幼儿具有极大的魅力,幼儿在倾听故事中会获得一种满足的愉悦感,并逐步了解用这样形象化的语言所产生的效果。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听孩子们的谈话,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他们在绘本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幼儿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他们的语言发展包括了对多样化语言,假设一个孩子从小只于自己的父母交往,那么它在打开自己家门后便会处处产生各种可能的语言障碍,从小接触各式各样的语言,这样才能使他们逐渐的发展起具有交往价值的语言能力。在阅读绘本过程中中,幼儿不仅可以从故事童话中学习沟通的艺术,还可以在不同国家的绘本中感受世界不同的特殊韵味,帮助幼儿恰当地使用语言与人交往。
5、绘本阅读能帮助幼儿创造性的运用语言;
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说什么样的话,对什么样的交往者做出什么样的语言反映,这是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一个方面,幼儿可以在熟悉的故事角色与对话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语言延续编故事或者创编故事。
6、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
绘本阅读是幼儿前阅读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培养幼儿阅读识字的兴趣和习惯幼儿的观察能力增强了,家幼儿对身边的文字如广告、标语、报刊、信件、日用品等,以前是视而不见的,而现在却可以看见,认得立马就会读出来。并且饶有兴趣地去读去记,常言说得好:“处处留心皆学问”,天长日久幼儿就能养成观察积累的好习惯,这对他们是终身受益的。
7、阅读的好处;
亲子阅读绘本时,若能有感染力的大声朗读出来,有助于孩子听觉及语言能力的发展,更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阅读时如能朗读而非默读,就像唱歌游戏,有音乐节奏的让他朗朗上口,对于幼儿来说,朗读可以满足她对声音或语言的倾听能力,孩子能理解其中的意义,就会享受故事及文字的韵律美,况且读出来才知道孩子是否理解故事内容,也可以知道她的兴趣与理解力,同时大人也要读出来给孩子听,如此让孩子了解抽象文字或者故事内容,无论是否看着动画都可在脑中构建有别于书中或者大人想法的画面,从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第五章、 绘本阅读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影响
幼儿的思维发展正处于直观形象的思维阶段,所以他们的阅读心理与成人的阅读心理之间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成人主要是阅读文字材料儿,幼儿主要是阅读直观形象的图画材料。成人阅读注重材料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实际的意义,幼儿阅读则注重材料的趣味性和画面的生动性,成人阅读的目的是从材料中获得有用的东西,而幼儿阅读的目的是从阅读过程中获得乐趣。成人在阅读过程中阅读的内容不断地发生变化,而幼儿更喜欢阅读自己已经熟悉了的内容,成人喜欢阅读,能够对自己发展有启发作用的读物。幼儿喜欢具有人性化,拟人化的童话故事。绘本图书可以很好的满足幼儿的天性。让幼儿从丰富的图画中,以及简单的文字描述中了解故事的趣味性。
幼儿的各年龄段的阅读能力与发展特点皆不相同。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基于年龄特点,如儿童个体差异大,接收信息方式不同等,必须确保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快乐的,轻松的,游戏的单纯强调阅读能力的发展而缺乏对的方法。会给孩子增加学习的负担,从而剥夺孩子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