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秋日的居庸关长城

标签:
长城风光居庸关长城北京秋日杂谈 |
分类: 长城黄河 |
居庸关长城位于北京昌平区境内,距北京市区60公里。居庸关长城建在一条长达15公里的山谷间,两旁山峦重叠,树木葱郁,山花烂漫,景色瑰丽。远在800年前的金代,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称为“居庸叠翠”。居庸关地势险要,自古就是长城的重要关口,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是北京西北的重要屏障和门户。清末以后,居庸关关城历尽沧桑,残损严重,建筑逐渐荒废。1992年开始对居庸关建筑进行全面修复,东西山脊之上蜿蜒曲折的城墙都是1993年以后在原基址上修复的,全长4142米。再现了昔日的雄姿。居庸关长城已于1998年3月正式对游人开放,现在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居庸关长城的游览重点是雄伟高大的关城和连绵起伏的垛口,以及元代遗留的精美汉白玉石雕建筑--云台。分享今年秋天拍的一组居庸关长城片子。
居庸关长城是中国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层峦叠嶂,溪水长流,植被繁茂,景色宜人,清代燕京八景中“居庸叠翠”的美称流传至今。居庸关长城地势险要,古时就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建有南北券城,城楼,敌台,水门等功能各异的配套建筑,构成了完整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城内还有元代所建过街喇嘛塔塔基,名为“云台”,是现存元代石雕艺术的精美杰作。居庸关--云台于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中国万里长城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居庸关长城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
上图可以看到居庸关城楼和云台在同一个画面(左下是云台)
云台
云台创建于元至正二至五年(1342一1345年),是用汉白玉石筑成的,台高9.5米,上顶东西宽25.21米,南北长12.9米;下基东西宽26.84米。南北长15.57米,上小下大,平面呈矩形。台顶四周的石栏杆、望柱、栏板、滴水龙头等建筑,都保持着元代的艺术风格。台基中央有一个门洞,门道可通行人、车、马。券门与券洞上镌刻着大鹏金翅鸟、鲸鱼、大象、龙、曼荼罗和佛像。洞壁两侧刻有四大天王浮雕像和用梵、藏、蒙、维吾尔、西夏、汉等6种文字刻成的陀罗尼经咒及造塔功德记。云台可谓是元代一座大型的石雕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