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成吉思汗庙

标签:
旅游内蒙古兴安盟成吉思汗庙 |
分类: 内蒙各地 |
乌兰浩特是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城市”,简称红城。小城虽然不大,但它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诞生地。1947年5月1日,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就在这里成立。气势恢弘的成吉思汗庙建在红城的置高点—罕山上,三面环山,一边傍水,四周布满了苍松翠柏,一条玉带似的洮儿河缠绕在它的脚下,是一块百里挑一的风水宝地。成吉思汗威风凛凛的骑马雕像位于成吉思汗广场的正中央,顺着甬路拾阶而上就会来到庙门前
成吉思汗庙外形呈山字形轮廓,中间是高大的主殿,顶高30.2米;左右两侧连接着小于正殿的两个偏殿,顶高16.2米。在偏殿和正殿之间,左右各有3个和正殿、偏殿顶部相同形状的尖顶,整座建筑共有9个尖顶,一律用墨绿色琉璃镶制,配以雪白的墙壁、朱红色的大门,看上去是那样庄严肃穆,巍峨壮观。自山门进入院内,攀登81级花岗石阶梯,直通至大殿前。台阶共分九组,每组九级。因为蒙古人崇尚“九”,认为九是数字之首尊,九九归一预示着吉祥。在通往大殿台阶的两侧,栽有44棵苍翠挺拔的迎客松,象征着成吉思汗44岁登基称大汗,建立大蒙古国。
成吉思汗庙是由艺术家耐勒尔设计,1940年动工修建,1944年10月10日竣工。庙宇座北朝南,正面呈“山”字型,下方上圆。中间是高28米的正殿,东西两侧是16.62米高的偏殿,顶盖皆圆形长廊相连,廊顶各有3个小形尖顶,用绿色琉璃瓦镶铺。正殿圆顶前悬挂蓝色长方形匾额,用蒙汉两种文字竖写着“成吉思汗庙”字样,具有民族特色的庙顶同雪白庙体、朱红的大门一起构成了成庙巍峨壮观、沉稳雄健的气势。
成吉思汗的庙殿呈山字型轮廓,中间是高2.8米的正殿,东西两侧是高16.62米的偏殿,建筑面积822平方米,共有大小九个尖顶,建筑上体圆顶方身、中轴对称,殿顶全用绿琉璃瓦覆盖,与粉壁朱门相辉映,景色甚为宏大,方圆几十里即可仰视其雄姿。
“神马白骏”是一座汉白玉雕塑:这是二匹受过成吉思汗封禅的神马,相传是玉皇大帝天马神骏的化身,成吉思汗把其视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骁勇直前、吉祥如意的象征。
庙殿东南侧建有“成吉思汗箴言长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戎马一生,留下许多名言警句,经后人进行整理,收录了55条1738字,
以草、行、隶、篆、楷等字体将它镌刻在这座长廊中,碑体两面内容为蒙汉文对照,书法种类各异,风格多样。碑文内容深刻隽永,耐人寻味。
站在庙宇前视野开阔,乌兰浩特小城风貌尽收眼底。
“一代天骄”雕塑体现的是成吉思汗横刀跃马于疆场上的雄姿,底座以花岗岩为基础,上部以青铜铸就,象征成吉思汗坚不可摧的意志雄心和金戈铁马的征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