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西安交通大学被国家确定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一所以建设世
(2019-07-21 21:38:18)1 . ( )年西安交通大学被国家确定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一所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高等学府。
·
1956年
·
1959年
·
1997年
·
1999年
2 . 2019年是西安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的( )周年
·
61
·
62
·
63
·
64
3 . 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 ),使得我校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以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名义同时进入全国16所重点学校的行列。
·
《关于在高等学校中确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
·
《关于交通大学上海、西安两个部分分别独立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批复》
·
《关于交通大学上海、西安两个部分分别独立成为两个学校的报告》
·
《关于交通大学迁校及上海、西安有关学校的调整方案的报告》
4 . 2019年是西安交通大学建校的( )周年
·
121
·
122
·
123
·
124
5 . 李怀祖,我国管理学家,中国( )的开拓者与倡导者之一。
·
决策科学
·
计量科学
·
人口科学
·
统计科学
6 . ( )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以适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7 . 1953年,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陈季丹教授创建了我国第一个( ),首开“电介质理论”新课。
·
电介质专业
·
电气专业
·
电缆技术专业
·
电气绝缘与电缆技术专业
8 . 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西安交通大学有( )个学科进入A类名单。
·
12
·
13
·
14
·
11
9 . 周惠久教授创立了( )理论,在低碳马氏体的理论和应用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并阐明了金属材料强度塑性韧性合理配合的规律性,对中国材料强度学科的建立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
材料强度理论
·
多次冲击抗力理论
·
金属材料强度理论
·
力学性能理论
10 . 朱城教授著成堪与国际大师铁木辛柯相媲美的中国版《材料力学》,被誉为中国的( ),为国内首批工程力学专业的创办做出了重要贡献。(铁木辛柯著《材料力学》,为世界科技名著)
·
“铁氏材力”
·
“朱氏材力”
·
“工程材力”
·
“力学材力”
11 . 蒋大宗教授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2007年,他获选为( ),也是获此殊荣的第二位中国人。
·
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终身会士(IEEE Life Fellow)
·
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
·
英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终身会士(IEEE Life Fellow)
·
英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
12 . 汪应洛,中国工程院院士,卓越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家、教育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中国( )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
管理学
·
工程学
·
管理工程教育
·
教育学
13 . 2017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入选国家一流大学A类建设名单,( )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首屈一指的科教高地。
·
5
·
6
·
7
·
8
14 . 西安交通大学迁校60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与输送了大约( )万名各类专门人才
·
20万
·
21万
·
23万
·
25万
15 . 因为后勤工作管理严格,服务周到,因此,西安交通大学曾被誉为( )
·
小江南
·
小上海
·
小北京
·
小香港
16 . 蒋大宗(1922-2014),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是中国( )的创始人之一、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奠基人。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工程
·
医学工程
·
生命工程
17 . 2010年,蒋大宗教授被授予( )奖励。
·
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终身贡献奖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终身贡献奖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贡献奖
·
英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贡献奖
18 . ( )是第一位讲授机电学的中国教授,也是中国第一台交流发电机与电动机的研制者,被誉为“中国电机之父”。
·
陈学俊
·
彭真
·
彭康
·
钟兆琳
19 . 为激发和鼓励年轻人探索和开发“中国人用得起的医疗仪器”的热情,2003年,由蒋大宗的学生和社会热心人士发起并建立了( ),用于奖励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习成绩优异并有创新精神的在校研究生。
·
蒋大宗基金
·
蒋大宗奖学金
·
生物医学工程基金
·
生物医学工程奖学金
20 . ( )被交大师生拱手称赞为“西安交大后勤工作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被西迁师生尊称为“交大的大管家”。
·
陈学俊
·
任梦林
·
彭康
·
钟兆琳
21 . 1957年,迁校问题出现争议时,陈大燮提出了( )建议,成为后来交大迁校新方案“一个交大,两个部分”的雏形,成功地解决了迁校问题,最终也形成了今天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两所名校。
·
“一个交大分设两地,师生设备互相调剂”
·
“一个交大分设两地,师生设备互相独立”
·
“两个交大分设两地,师生设备互相调剂”
·
“两个交大分设两地,师生设备互相独立”
22 . 2009年,为纪念沈尚贤教授诞辰100周年,江泽民同志特地为恩师题词( )
·
“举家西迁高风尚,电子领域乃前贤”
·
“博学笃志重教育”
·
“鞠躬尽瘁勇担当”
·
“眷眷情深志高远”
23 . ( )年,以交通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工厂、科研院所坚决拥护和执行党中央关于西迁的决定,义无反顾奔向大西北,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
·
1955年
·
1956年
·
1953年
·
1954年
24 . 王锡凡,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的理论研究,他的著作( ),填补了我国在电力系统规划研究领域的空白,并于1992年,获得全国优秀电力科技图书一等奖。
·
《电力系统分析》
·
《电力系统计算》
·
《电力系统优化》
·
《电力系统优化规划》
25 . 1962年,( )作为高等教育部工科物理教材编委会委员,参加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工科物理统一教学大纲,组织并审定了我国最早的两套统编物理教材。
·
陈学俊
·
赵富鑫
·
彭康
·
钟兆琳
26 . 2016年,邱爱慈教授在学校“青年论坛”上做( )专题报告,用“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教诲勉励青年教师与学子。
·
科学与人生
·
科学与技术
·
科学与生活
·
科学的精神
27 . 谢友柏,我国机械学设计及理论、摩擦学专家,在他的带领和努力下,摩擦学研究成为了西安交通大学的优势研究方向,并建设了(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
·
现代设计及摩擦研究
·
摩擦学
·
机械学设计及理论
28 . 交通大学西迁以后以身殉职的第一人是( )。
·
彭康
·
朱城
·
钟兆琳
·
陈学俊
29 . 由西安交通大学姚熹教授发起创办的( )期刊是国际上唯一涵盖电介质所有研究领域的期刊。
·
《JAD》
·
《JDA》
·
《JPA》
·
《JFA》
30 . 1971年,邱爱慈参加了我国第一台( )的研制、改进工作。
·
低阻抗电子束加速器
·
低阻抗脉冲电子加速器
·
高阻抗电子束加速器
·
强脉流加速器
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科目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