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新授课导入策略的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2019-01-07 08:21:58)分类: 问卷分析报告 |
《小学六年级语文新授课导入策略的研究》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武安市第一职工子弟学校 刘慧
2018年9月,我申报的“十三五”小课题《小学六年级语文新授课导入策略的研究》已经同意立项,列为武安市“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按照课题研究实施报告,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我们对课堂导入原则、功能、方法、类型、技巧性等的有了一定把握,探索了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继续深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我于2018年12月对我校高年级语文教师和本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本次问卷调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了解本校高年级语文教师对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策略以及学生对语文课堂导入的认识和喜好,进一步鼓励本校语文教师学习和借鉴语文课堂导入的成功经验,结合教学实践,加强对课堂导入原则、功能、方法、类型、技巧性等的研究,积极探索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不断丰富自身经验,灵活运用技能技巧更好的驾驭课堂,从容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调查问卷为本课题的研究掌握资料,明确本课题的继续深入开展研究工作的方向和对策。
2、问卷调查的方法
本次问卷突出学生对课前导入的态度、关注度和对不同形式的课堂导入的喜欢度和效果进行了了解。问卷调查对象为六年级(2)班60名同学,要求孩子们在规定时间内统一进行了答题,共收到有效答卷60份。教师调查问卷调查问题涉及导入的重要性,导入的设计,导入的效果等等。
二、问卷调查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一)学生问卷调查统计表
l、 你喜欢活跃的语文新课吗?
A、很喜欢(50人)
2、 你认为语文新课的前几分钟导入和活跃的语文新课有关系吗?
A、有关系(56人)
3、你觉得老师的导入语对你理解新授内容有帮助吗?
A、有很大帮助(50人)
4、 你喜欢没有任何导入的语文新课吗?
A、不喜欢(0人)
5、 你认为语文新课的导入和接下来的整个一节课有关系吗?
A、有很大关系(52人)
6、 有效的新课导入会给你带来什么?
A、快乐学习(30人)
7、 经常的有效的新课导入能促进你的语文学习吗?
A、能(60人)
8、 你觉得新课导入能提高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吗?
A、能(60人)
9、 语文新课的导入能间接提高你的语文成绩吗?
A、能(27人)
10、你最喜欢怎样的导课方式?(多选)
A、故事性导入(60人)
D、设疑导入(30人)
通过60名学生问卷的调查可以看出,课堂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环节。学生需要活泼生动的课堂;需要教师用导入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需要教师巧妙地设计导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学习准备状态。只有这样,教师精心设计导入,以新颖有趣的导入触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探索心理,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教师调查统计表及分析
1.您认为您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吗?
A非常喜欢(10人)
2.您在设计课堂导入时通常会考虑哪项因素
A学生的接受情况(4人)
3.你认为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占据什么地位?
A非常重要,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10人)
B重要,在课堂上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2人)
C不重要,对课堂教学没有太大影响 (0)
4.在备课时,你会在课堂导入这个环节花心思吗?
A会,通常都会精心设计一个好的导语
(6人)
B有时会,依据具体内容而定(6人)
C通常不会,只是在教案上显示出这一环节(0人)
D不会,在具体教学中也不用导语 (0人)
5.您会喜欢哪种方式导入课堂?(多选)
A多媒体导入课文 (10人)
C生活实例导入课文(5人)
E介绍背景导入课文(6人) F解释课题导入课文(12人)
G其他方式
6.你认为学生对你喜欢的导入方式反应如何?
A喜欢(8人)
7.你在设计课堂导入时,通常会以什么作为参考?
A研习教材与学生实际,独自设计(4人)
B根据课文实际,充分利用平时积累(4人)
C以教参、他人教案设计为主要依据的(2人)
D直接从网上找同课文的导入
8.你觉得导入和教学效果有关系吗?
A有很大关系(12人)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我校语文新课导入的现状,我利用办公时间对12名高年级语 文老师,就“语文课前导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语文组所有老师全部都有共识,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并表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较为注重新课导入这一环节。但在问到“您经常有意识、有目的地设计新课导入吗?”只有少数教师做到“每堂新课”都认真设计导入,其余老师都只是略微考虑或偶尔精心设计。
2、课堂导入的依据
在这一问题上,老师们的依据各有特色。有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来设计的,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确定,有根据数学新学内容来定的。老师们设计导入的方式也各异,有的老师是“钻研教材与学生实际,独自设计”,有的老师是“根据经验,充分利用平时积累”,但也有老师是“以教参、他人教案设计为主的”,所幸的是没有老师说是“直接从网上找同课文的导入”。
3、课堂导入的方式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利用我校便捷的多媒体设备,教师常用的导入方式主要是“创设教学情境”和“回顾旧知识”。大多数教师经常用心研究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点,选取恰当的视频、故事、图片等资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于老师对导入的侧重点是各有考虑的,有的侧重于“情感性”、有的侧重于“趣味性”、有的侧重于“知识性”、还有的则侧重于“积极性”。
4、课前导入的特点
其实,在刚刚讨论导入方式的时候,老师们就举出了很多导入的特点。对此,老师们也能结合自己讲过的一些新课实例来加以印证,但也有老师坦言自己在这些方面缺乏系统的了解,只是凭着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经验自悟的,有时难免因为教学任务繁重等原因而致使一些新课的导入流于形式,而缺乏针对性,缺乏新颖性,缺乏启发性等特点。
5、课前导入的效果
对于导入效果的评价老师们只是凭自己的经验和作业反馈来谈,平时没有过多的关注之后的效果。有的老师说是为了“收拢学生的心思”,有的老师认为“应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会到数学的有用性”,有的老师说“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老师们都希望新课导入之后,学生能尽快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轨道。但访谈中也发现,教师在新课导入中比较忽略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实际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效果并不那么明显或者理想。
三、建议与对策
我们要积极探索课堂导入新方法新途径。课堂教学中导入的方法很多,不管怎么样,课堂教学的导入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整节课都能有始有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学情等因素,有的放矢,高年级的导入教学则应该灵活多样,从教学内容、知识板块等入手,都要因材施教。
设计运用导入法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教师设计导入的根据是教学内容。如果导入与内容脱节,不管导入多么别致、精彩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在导入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保护、保存、合理利用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生发的学习兴趣与能量,因势利导,及时迁移,形成学习效益,为课堂教学服。导入的设计与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学生开展他们特别喜欢的游戏等活动,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把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运用到教学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导入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新知识。设计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兴趣,启发思维的关键所在,只有设计得当,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教学的目的才能如期达到。此次问卷调查,带给学校和老师的是无尽的思索。
总之,本次问卷调查准备是充分的,达成了预期的调查目的,更找准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对策。我坚信,在专家的指导下,我的课题会有计划、实践研究的,也必将取得喜人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