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古诗词积累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017-12-01 15:15:22)
标签:
教育 |
武安市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开 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内容(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
(一)课题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界定清楚、真实可信、表述严谨) 1、课题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今年,我任教初一年级语文教学。初一古诗词教学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最主要的问题有两点:一是观念问题,广大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重大意义缺乏深刻认识;二是方法问题,一些教师过分注重讲解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反复诵读和积累。比如,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在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时,往往把解词释义等作为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中,常常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彼句怎解,写作特点如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等。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甚小,通常只是记住了某些词句的意思和作品干巴巴的译文,至于古诗词本身,往往不能熟读成诵。这种做法,无异于买椟还珠,实在是本末倒置。因此,激发初一学生对古诗词积累的兴趣尤为重要。 2、课题研究意义 以中华经典古诗词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构成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我们用来铸人铸魂的重要教育资源。具体一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二是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
(二)课题研究目标、任务和研究方法 3、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追求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有意识地、有计划地提升学生的古诗词积累的意识与能力,以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累来快速提升素质,并提高孩子阅读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自我阅读能力。 4、研究内容: 1、适合初中生积累的写景类、励志类古诗词。 2、关于记忆和积累的心理规律。 3、古诗词积累的方法策略。 5.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查阅有关古诗词积累策略的论文、著作、报道等,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开阔研究思路。 (2)行动研究法 通过对初一学生古诗词积累现状调查,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新的教学策略。 (3)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阶段研究的回顾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在实践研究基础上来补充完善古诗文积累的有关策略,初步形成规范的策略模式。 |
||
(三)研究过程和步骤 6、研究过程及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0月) (1)课题的提出。搜集整理关于经典古诗词诵读的讲座,明确经典诵读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 (2)撰写并修改完善本课题研究方案,形成正式研究方案,开题实施研究。 (3)学习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确定研究侧重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7年11月——2018年2月) 1、开展调查活动,了解掌握中学初一年级中、低段学生诵读古诗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 2、精选古诗词,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古诗词游戏活动,实践活动。 3、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问题,适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其经验和成果。 4、资料收集整理,建立档案。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8年3月——2018年6月) 1、系统分析整理材料,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访谈及问卷调查。 2、总结、鉴定实验成果。 3、撰写课题研究总结及有关论文。 |
||
(四)预期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
||
时间(月) |
任务名称 |
成果类型 |
2018年3月 |
中学生课内古诗词积累方法探究问卷调查 |
问卷调查 |
2018年4月 |
激发初一学生古诗词积累教学策略研究 |
教学案例 |
2018年5月 |
初一学生古诗词积累教学策略的总结 |
反思感悟 |
2018年6月 |
《初一语文古诗词积累的教学策略》结题报告 |
结题报告 |
二、课题开题结论(地方不够可以附加纸张)
填写内容:专家对开题课题论证意见及建议。
|
三、开题论证专家数据表
参 加 开 题 论 证 人 员 |
姓 |
职称、职务 |
工 |
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市属学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 年 |
注:将开题报告送交一份至各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或市属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