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珂:《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学实录
(2017-12-05 17:13:52)《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学实录
安阳市南关小学
师: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广大的……
生:孙悟空。
师:顾全大局的……
生:蔺相如。
师:这些经典著作中的人物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原因之一就是作者抓住了符合人物性格的动作进行描写。这节课我们也要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来认识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小嘎子,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师:“嘎”这个字是北方人对聪明伶俐的男孩子的昵称,那么,这个孩子究竟是个怎样的孩子呢?我们来认识他之前,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出示课件:生字词)这些词语每个词语读两遍,预备起。
生:小嘎子……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准确。单独识记的时候你能够读正确,放在课文当中呢?赶紧打开书,声音洪亮地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要做到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同时,老师希望你们边读边把俩人摔跤过程当中的动词画出来。好,开始朗读。
(学生开始朗读,但是是以齐读的方式。教师强调:同学们自己读自己的。)
(学生认真朗读,教师巡视)
师:快速找一找,摔跤过程当中的动词有哪些?(已经有同学读课文时已经完成了任务)已经有同学找到了,请你来说说。
生:“钩”。
师:只找到一个吗?那么多的动作描写。
生(随即补充):“站”、“转”。
师:谁来补充?请你来补充。
生:“站”、“蹦”、“钩”。
师:还有吗?再仔细找一找。你来说。
生:“推拉拽顶”、“扳”。
师:现在来看一看老师找到的动词(出示课件:动词),和你的对照一下,查漏补缺。
(学生进行对照)
师:这样我们就能看出来,作者在描写小嘎子的时候,运用到的最多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是什么呀?
生:动作描写。(师相机板书:小嘎子、动作描写)
师:那么作者究竟是如何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小嘎子性格特点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请看接下来的学习提示(教师出示课件:学习要求),我找一个同学读一下。来,你来吧。
生: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在空白处作批注。
师:非常好,你的声音很动听。批注的时候可以批注你的感受、你的心得,包括你有什么收获,明白你接下来的学习要求了没有?
生:明白了。
师:好,开始你的自主学习吧。
(学生开始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收获?
生:请大家看第三自然段,“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这两句话可以表现出小嘎子富有心计、争强好胜。
师:你觉得这两句话中哪些动作最能表现出他争强好胜的心理?
生:“放”和“站”。
师:为什么呀?“站”,“站”出了什么?
生:“站”……“站”出了他……富有心计。(学生明显没有思路)
师:我们来看,他是什么样的一站?
生:(齐说)虎势儿一站。
师:“虎势儿一站”,像小老虎一样,你觉得王者之风,“一站”站出了什么?
生:站出了他的争强好胜。
师:“争强好胜”——性格特点表现出来了,但是你觉得他这么一站,好像是想把自己内心的什么想表达出来?谁来帮帮她?(学生依旧沉默,教师继续引导)我觉得他这么一站,站出了气势,像小老虎一样威风。那还站出了什么?他对自己非常怎么样?
生:非常自信。
师:那他站出了什么?
生:站出了他对自己的信心。
师:哦,站出了自信,站出了气势。好,请坐。两位女生可能有点儿娇弱,老师找位男生来读一读“虎势儿一站”什么感觉。(教师随机走到一个男生处,发出邀请)你来读一读吧。
生:(很平淡的语气)各自虎势儿一站。
师:这只老虎不够威猛。哪只小老虎再来试一试,表现一下“虎势儿一站”。(学生发言不太踊跃,表现的不够积极)这样,我们来边说边做,所有男同学,好不好?(教师顺势指导朗读)来,“虎势儿一站”!预备,起!
男生齐读:“虎势儿一站”。(学生只是读,并未做出动作)
师:起立呀,怎么没有动作?再来,“虎势儿一站”!(教师边读边做动作进行引导)
生:“虎势儿一站”。(读过之后,三三两两的学生犹犹豫豫地站了起来,全场笑出了声)
师:有点羞涩吗?那这样吧,一、三、五、七小组的同学朝着你们的同桌“虎势儿一站”(这时,教师更是进一步做出动作,加强语气进行指导),在气势上震住他。预备,起!
生:“虎势儿一站”。(语气语调依旧很平淡,没有配合动作)
师:看来咱们五一班的同学有点含蓄,不善于表达,不像我一样,我是很乐观很外向的性格。(看到学生不善于表演,教师适时转移话题)。从“虎势儿一站”,我们能看出来嘎子一开始就想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这能反映出他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还有哪些地方能表现出来?
生:“起初,小嘎子抖擞精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地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我从这句话里知道了小嘎子富有心计、争强好胜,他欺负胖墩儿傻大黑粗,想用阴招赢了他。
师:我觉得这位同学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特别强,你的成绩应该不错吧?(女生不好意思地笑着点了点头)看得出来!谢谢你让我看到了一个知书达理的小淑女。她看出了小嘎子这一“蹦”中的小心思,他在干什么?
生:思考。
师:思考什么?
生:思考他在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机会下冷绊子,使自己获胜。
师:他很会联系上下文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小嘎子边蹦边在想巧招,下冷绊子,作者在这里还运用了一个修辞手法,把嘎子比喻成……
生:猴儿。
师:小猴儿似的,这么形象的比喻更能表现出小嘎子的……
生:机灵。
生:灵活。
师:还有哪儿能表现出小嘎子的性格特点?
生:请大家看这句话,“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从这个“钩”字,我体会到小嘎子的争强好胜,他最后想赢得这场比赛的胜利,所以拿脚去钩胖墩儿的腿。
师:她是一个非常会学习的孩子,找到了这样一个关键字——钩。请你想一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才逼不得已出此下策?要在平时,他可能早就取胜了,可现在这个时候他为什么选择去“钩”?想想他之前都使用了哪些招数?
生:“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
师:那你从哪些动词能看出来他已经使了很多招数?
生:“推拉拽顶”,还有“扳”。
师:非常好,他也很会找关键字词。那我们说小嘎子是逼不得已使出了“钩”这一招,因为他的对手太强大了。刚才那位男生也提到了对手一身牛劲儿、膀大腰粗,还有哪里描写到对手的强大?快速浏览课文。
生:“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师:从这里能看出来,他在摔跤这方面怎么样?
生:他是个摔跤的惯手。
师:也就是说他在摔跤方面很有经验,那这个对手好对付吗?
生:不好对付。
师:所以小嘎子才会去……
生:“钩”对方的脚。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作者在描写嘎子的时候,先写出了他在气势上为了压倒对方,他做出了一个什么动作?
生:“虎势儿一站”。
师:(师板书:站)“虎势儿一站”站出了气势、站出了自信,那接下来开始寻求方法想要取胜了,这时他又做出了什么举动?
生:“蹦”。
师:(师板书:蹦)蹦来蹦去想花招。之后又和对手三抓两挠揪在一起,最终推拉拽顶全使上了,没有办法了,只好怎么办呀?
生:“钩”。
师:(师板书:钩)用上了最后的一招——“钩”。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能表现出小嘎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生:富有心计、争强好胜、动作敏捷。
师:(师板书:富有心计、争强好胜)动作敏捷指的是身体灵活,我们主要总结他的性格特点。这样看起来,一部成功的小说离不开精彩的故事情节和特定的环境描写,更加离不开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作家徐光耀正是运用了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才让小嘎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嘎子。正如老舍先生所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出示课件:老舍名言)
师:这个片段的描写,让我们感觉到富有心计的嘎子似乎有点儿像反面角色。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整部小说的描写可是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优秀的小战士的形象呢。赶紧拿出来老师为你们准备的阅读材料,快速阅读一下,画出其中的动作描写,看看你能看到一个怎样的不一样的嘎子。
(学生边读阅读材料边画动作描写,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么不一样的嘎子?(学生依旧沉闷,不积极,教师继续引导)还跟刚才那个富有心计、争强好胜的小“坏蛋”相似吗?改变你对他的印象了没有?
生:我看到了一个尽职尽责的小嘎子。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可不管走得多累,天不亮,他就背个草筐,拿张短镰,溜到村头上去了。有时蹲在直通据点的路口,有时爬上叶茂枝稠的大树,有时隐在雾罩露垂的青稞中,有时掩在鸦寞雀静的房角下,那一对小眼睛,总是瞪得圆圆的,滴溜溜一直转到天黑。每次发现敌情,都有他个清清楚楚的报告儿,没有一回误过事情。”。(学生读错“稞”的读音,教师及时纠正)
师:你觉得这里面哪些动词能够凸显出来小嘎子尽职尽责?
生:背、蹲、爬、隐、掩。
师:还有呢?“转”是不是?“一直转到天黑”说明他不查到敌情不怎么样?
生:不死心。
师:哦,不死心、不罢休!好,请坐。作者在这里也是运用了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包括还使用了一个排比句,看到了吗?“有时蹲、有时爬、有时隐、有时掩”这样一个排比的形式表现出小嘎子可不光是聪明机灵,还非常尽职尽责,是个称职的侦察员呢!那这样一个做事认真的孩子,在摔跤比赛中以失败告终,以你对他的了解你觉得他会就此罢休吗?
生:不会。
师:猜对了。其实啊故事还在继续,他们还进行了第二次摔跤,想不想看?
生:想。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第二次摔跤的视频,但是这次看,老师是要给大家布置任务的。不能光看了,是要“写”的。像徐光耀描写嘎子一样,学习他的“动作描写”。来,读一读要求。
(学生读练笔的要求)
师:我希望看过视频之后,咱们班能踊跃出来很多小作家。你做好准备了吗?(学生回应“做好了”)那接下来就要认真地看、仔细地看了。
(播放“第二次摔跤”的视频)
师:最后怎么样?看清楚了没有?现在赶紧整理一下你的思路,把它写下来。(出示课件:练笔要求及精彩镜头的剪切画面)
(学生开始书写,教师进行巡视,同时提醒学生:描写动作时,要把动作连贯地描写出来)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写完了?展示一下你的练笔。(学生还在很认真的写)都在埋头苦写,洋洋洒洒。(教师继续巡视,发现学生的字体优势,及时表扬)我们同学的字体非常好啊,很清秀。如果你写完了,可以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
师:这位同学写完了,请她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没有写完的话,课下把它完善一下,当作礼物送给我。现在咱们来认真听一听这位同学写的,看看有什么可取之处,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请你读一读吧。
生:(朗读自己的作品)
师:(学生似乎非常紧张,读完之后教师及时做出鼓励)我看你的手一直在颤抖,不需要这么紧张的,你非常有才华!谁来说一说,她写的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没有学生回应)评价一下同学的作品。你觉得她学习到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了没有?谁来夸夸她?(还是没有学生主动举手,教师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直接选取回答对象)你来夸夸她吧,这么多年同学了。
生:我觉得她写得非常的连贯,运用到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学到了作者写作的手法。
师:你认为她学习到了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请坐。(教师走回刚才展示作品的学生跟前)她运用到的动作描写啊也非常贴切小嘎子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的。刚才老师说了,请同学们完成作品后,让杜老师(该班班主任)收起来送给我作为礼物,好不好?
生:好。
师:你们精彩的动作描写,让我们再一次领悟到老舍先生的这句话——只有描写(生答:行动),人物才能(生答:站起来)。老师也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不仅能让小嘎子这个人物站起来,更加希望在今后的习作当中,你们能用自己手中的笔让更多的人物站起来!对自己有信心吗?
生:有。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张老师再次感谢咱们五一班的同学,谢谢大家!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