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价值投资模型

(2018-05-13 11:32:16)
分类: 体会随笔

一、股息基准模式,就是以股息率为标准评估股票价值,对希望从投资中获得现金流量收益的投资者特别有用。可使用简化后的计算公式:股票价格 = 预期来年股息 / 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例如:汇控今年预期股息0.32美元(约2.50港元),投资者希望资本回报为年5.5%,其它因素不变情况下,汇控目标价应为45.50元。

因为每只股票的分红多少无法确定,最多只能按未分配利润来计算股息率:
FINANCE(32)/C;

市盈:=DYNAINFO(39);股息率:=FINANCE(45);

  二、最为投资者广泛应用的盈利标准比率是市盈率(PE),其公式:市盈率 = 股价 / 每股收益。使用市盈率有以下好处,计算简单,数据采集很容易,每天经济类报纸上均有相关资料,被称为历史市盈率或静态市盈率。但要注意,为更准确反映股票价格未来的趋势,应使用预期市盈率,即在公式中代入预期收益。

  投资者要留意,市盈率是一个反映市场对公司收益预期的相对指标,使用市盈率指标要从两个相对角度出发,一是该公司的预期市盈率和历史市盈率的相对变化,二是该公司市盈率和行业平均市盈率相比。如果某公司市盈率高于之前年度市盈率或行业平均市盈率,说明市场预计该公司未来收益会上升;反之,如果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则表示与同业相比,市场预计该公司未来盈利会下降。所以,市盈率高低要相对地看待,并非高市盈率不好,低市盈率就好。如果预计某公司未来盈利会上升,而其股票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则未来股票价格有机会上升。

  三、市价账面值比率(PB),即市账率,其公式:市账率 = 股价 / 每股资产净值。此比率是从公司资产价值的角度去估计公司股票价格的基础,对于银行和保险公司这类资产负债多由货币资产所构成的企业股票的估值,以市账率去分析较适宜。

  除了最常用的这几个估值标准,估值基准还有现金折现比率,市盈率相对每股盈利增长率的比率(PEG),有的投资者则喜欢用股本回报率或资产回报率来衡量一个企业。

(FINANCE(33)/FINANCE(34)*100)/(C/FINANCE(38)/HYSYL)

 PB: C/FINANCE(34);

股东权益比:FINANCE(36), 负债比率,<60%,过高偿债能力有问题。


{价值评估}
       
       PEG:= (C/FINANCE(33))/(FINANCE(21)/FINANCE(20)+0.038)/100;{P/EG:市盈成长率指标:衡量投资的安全边际 <1}
       ROE:=FINANCE(30)/FINANCE(19)*100;{资金利用率也不能太低:巴菲特 的看法是需要15以上,但中国的股票不可理喻}
       毛利:=FINANCE(21)/FINANCE(20)*100;{毛利太小的股票,我的看法经营已经偏离投资价值}
       股值:=FINANCE(34)+FINANCE(18)+FINANCE(32);{股值=每股净资产+每股资本公积金+每股未分配利润}
       盘力:=FINANCE(7)/100000000*CLOSE;{盘力:我的看法是主力操盘的资金,不能单看流通盘应该结合股价}
       XG2: PEG<1 AND ROE>5 AND 毛利>10 AND 股值>1 AND 盘力<250;



收益率

在保本的情况下,收益率很难超过10%,比如银行存款、投资债券等等。

在不保本的情况,一般来说收益率如果低于10%,就不是好的投资。比如,开一间饭店,前期需要投入300万元,一般会预期不超过2年回本,那么4年后,将回收600万元,年化收益为(600/300-1/4=25%6年后年化收益率为(900/300-1/6=33%

    股票应该算作不保本投资,合理年化收益应该在10%20%之间。

不成长的大型公司估值

如何确定一个简单的股票估值模型?任何一家公司都会经历成长期和稳定期,进入稳定期后不再成长,假设其盈利100%用于分红,这时投资者的获得的收益就是企业的实际收益。

在估值不变的情况下,年收益率=股息率,理论上投资年化收益=ROE,此时企业分红率为100%

这些年大型银行PE最低为4-5倍,但股息率仅7%,这是由于处于对不良资产的顾虑。如果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后,分红比例将会提升,银行股的合理估值应该在5-8PE左右。

不成长的大型公司股票,合理估值PE=58

稳定成长型公司的投资收益计算(估值不变)

假设某公司目前每股收益1元,股息率2%,每股收益年均增长15%,目前10PE,股价为10元,那么明年每股收益1.15元,10PE股价为11.5元,实际年收益为17%

在估值不变的情况下,年收益率=股息率+增长率

稳定成长型公司的股票目标价格

假设某公司目前每股收益1(EPS),每股收益年均增长15%G),5(N)年后进入稳定期,不再增长,到时其目标价格为1*1+15%^5*8=16元。

目标价格P=EPS*(1+G)^N*PE

EPS,G可以根据近3-5年数据计算,然后再根据行业、经济等因素预测G,N的数值,PE取值尽量保守,不要超过8

稳定成长型公司的投资收益计算(估值变化)

年收益率=(P/p)^(1/N)-1+I

P 目标价格

目前价格

稳定成长年限

年股息率

或者简化为:

年收益率=股息率+增长率-溢价率/N

溢价率=pe/PE-1

pe 目前市盈率

PE 标准市盈率(5-8,这里假设为8

   1,一只股票能连续3年增长30%,无分红,目前15倍市盈率,是否值得投资?

   年收益率=30%+0%-15/8-1/3=1%还不如余额宝。

   2,一只股票预计连续8年增长20%,股息率1%,目前11倍市盈率,

   年收益率=20%+1%-11/8-1/8=16%

3,一只股票预计连续10年增长率2%,股息率7%,目前6倍市盈率,

   年收益率=2%+7%-6/8-1/10=11.5%

 

 

总结:投资要点为寻找溢价不高,能长期连续较高增长的股票。


理论的力量在于其彻底性,对理论最简洁和透彻的阐述工具是数学。本文以最简单的企业成长模型为公设,从一个基本公式出发,通过对几个估值指标间关系的推算,试图找到纯理论公式与投资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批评请主要针对文中的逻辑错误。
公式:
公设:ROE、PB、PE都维持不变,企业利润增长仅靠净资产增加推动,若企业不分红,则每年利润增长ROE%。
理由:企业增长的核心是将留存的收益再投资实现复利增长,从长远看超过ROE的利润增长是不可持续的,ROE是增长之源,也是增长的极限。
全文公式及推导过程汇总如下:
从长期看,对于相同PE的股票,高PB、高ROE的企业更值得买入,因为高ROE的企业会享受更快的增长。
启示1:尽量选择未来一段时间能长期维持高ROE的企业,只要企业ROE能维持高位,高估值溢价就是合理的。发现长期高ROE的企业是价值投资的精髓。
复利思维:ROE是复利的核心,只有靠ROE推高净资产的内生式增长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增长;没有高ROE的外延式增长从长远看不会持久。
公式2:
从短期看,高ROE可以被高PB摊薄,所以即使是ROE高达30%的股票,若是PB高达10,则每年为股东创造的收益只有3%。
启示2:选择高ROE、高PB(低PE)的企业,意味着放弃眼前的利益,去博取企业高ROE带来的成长性,前提是企业的高ROE真的可持续。
逆向思维:企业提高ROE的增长才是真正的增长,不过ROE的提高存在一个天花板。坏企业可以通过提高ROE变成好企业,好企业却只有用ROE推高净资产的方式增长。若企业的高ROE不可持续,反倒不如选择ROE稍低、PB更低(低PE)的股票(如当下破净的银行股)。
公式3:
所谓PEG,是用市盈率PE除以利润增长率G,此处仍假设企业利润增长仅靠净资产增加推动,则每年企业利润增长G=ROE。通常PEG=1时,表示股票的估值刚好反映其未来业绩的成长性;PEG>1时股票高估,PEG<1时股票低估。下表是按PEG=1推算的企业合理估值:
http://i4.hexun.com/2017-10-14/191216833.jpg
启示3:企业的合理PE=ROE,这意味着企业有多高的ROE,则享受多高的PE。再进一步可得出,企业的股价与企业未来ROE的平方成正比。
动态思维:企业ROE的变化将从利润和估值两个维度影响股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戴维斯双击/双杀”。比较而言,ROE恒定时,股价是长期稳定加速的指数增长,其中的关键是时间;ROE变化时,股价是短期剧烈的大幅波动,其中的关键是变化。
公式4:
http://i3.hexun.com/2017-10-14/191216834.jpg
由此可得出PB和股息率的大小如何影响投资收益率:
http://i6.hexun.com/2017-10-14/191216835.jpg
启示4:分红是将净资产以PB=1的价格分配给投资者,不会考虑市场给企业PB的溢价或折价,所以,PB>1时股价高于净资产,分红无法全额买回减少的净资产;相反,PB<1时股价低于净资产,分红可以超额买回减少的净资产。
启示4:分红是将净资产以PB=1的价格分配给投资者,不会考虑市场给企业PB的溢价或折价,所以,PB>1时股价高于净资产,分红无法全额买回减少的净资产;相反,PB<1时股价低于净资产,分红可以超额买回减少的净资产。
套利思维:溢价时分红投资者损失;折价时分红投资者受益。此外,分红还自带“马太效应”,当PB=1时,分红不改变PB;当PB>1时,分红增大PB;当PB<1时,分红减小PB。该规律对封闭式基金同样适用。
公式5:
http://i2.hexun.com/2017-10-14/191216836.jpg
公式5的潜台词是ROE决定PB,ROE=10%刚好对应PB=1,与公式4的结果一致。由PEG=1的假设,可推导出ROE超过10%创造价值,不分红有利,ROE低于10%毁灭价值,分红有利。
启示5:对企业来讲,ROE恒定时,分红和净利润增长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简单点说,若企业将年利润全部分红,次年的净利润增长只有提高ROE一条路。由ROE=净利润/净资产,若企业永不分红,则每年净资产增长ROE%,则次年利润必须也要增长ROE%,才能维持ROE不变。在PB>1时,若企业能维持高ROE,则最佳策略是不分红,持续将利润再投资,此时可完全实现ROE%的利润增长。但实际上,任何行业在逼近天花板后,超高ROE都是不可持续的。
舍得思维:若利润不能持续做大,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减小净资产。通过加大现金分红,将企业运营不需要的现金分给股东(或回购股票)。分红最重要的是使企业最高效地使用资金,占用最少净资产的利润增长才是最好的增长方式。
关于分红:
大家对分红问题争议甚多、分歧巨大,主要原因是正反双方不在一个维度上讨论问题。个人觉得至少应该区分4个维度具体分析,详见下表:
http://i7.hexun.com/2017-10-14/191216837.jpg
1.理论上,只要看公式4:年化投资回报率=ROE+(1-PB)×股息率,就能得出理论上的最优解。
2.实际上,最优方案是企业要考虑:分红对未来ROE的影响,ROE变化对企业估值PB的影响,将变化后的ROE和PB代入公式4,可求得对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最优股息率【个人觉得此标准对企业经营者过于苛刻】。
3.实践中,企业经营者应根据经营情况决定是否分红,简单说就是保证企业长期ROE的最大化【能以此为目标决定分红率,即可认定为优秀的企业经营者】。
4.现实中,企业经营者(或大股东)与小股东在利益上经常是不一致的。企业经营者往往会因盲目扩张冲动、或占有支配小股东资产的欲望,而扭曲自己的行为方式。
5.潜规则,当前许多企业的分红,更多的是向证监会和市场递交的“投名状”。招摇撞骗型企业分红是为了能够继续行骗;急于套现型企业分红是为了坐高股价减持;资金饥渴型企业分红是为了融入更多资金。更复杂的是,真正优秀和假装优秀的企业都会以成长为理由不分红,如何分辨至关重要。

通达信估值指标公式

底:0,COLORBLUE;
JZCSYL:=FINANCE(33)/ FINANCE(34)*100;
ZCBS:=IF(JZCSYL>50,8,IF(50>JZCSYL>=14,2.2+(JZCSYL-14)*0.16, 2.2+(JZCSYL-14)* 0.15));
LTP:=CAPITAL;
LTPBS:=IF(LTP<1000000,(1000000-LTP)/1000000,0);
股价估值: FINANCE(34)*(ZCBS+LTPBS)*4,COLORRED;
中线:股价估值/2,COLORFF00FF,POINTDOT;
现价:C,COLORWHITE;
上涨空间:(股价估值-C)/C,COLORWHITE,LINETHICK0;

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哪种估值手段更好用?

 在股票投资中,估值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而且,历史模拟也证明,在有效性不强的A股进行分散化投资,即使完全、简单的依靠估值选择标的,也往往能取得不错的业绩。但是,估值的方法各有不同,它们的优劣也区别甚大。这里,就让我们来看看各种估值方法的优劣所在,和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市盈率(PE)估值法:市盈率估值法可以说是我们最经常见到的估值方法,优点也不言而喻,其跨行业的适用性比较强,比较直观,也比较容易简单的反映出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股价之间的关系。

市盈率估值法的问题,则主要来自盈利状况的不稳定。当期的非经常性损益可能导致利润的大幅波动,某年市场情况的变化也会如此,而对于一些周期性行业,利润忽高忽低,也很难得到稳健的盈利、以及市盈率。此外,对于初创公司、具有极强不确定性和爆发性的互联网公司,市盈率法也不是太适用。

一个可以适当熨平市盈率波动的方法,是看一家公司过去3年、甚至过去5年的平均市盈率。这种方法在海外成熟市场比较流行,但是在中国市场的适用性却也不是太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市场发展太快、成长性太强,因此平均市盈率往往有所滞后。

另一方面,预期市盈率(即用市值除以预期盈利)的方法,虽然可以反映企业盈利的增长,但是这个指标因为其随意性较强(判断预期盈利的主观性太强),因此往往会低估股票的估值。当然,如果投资者能够中肯地自己计算预期市盈率,那么预期市盈率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市净率(PB)估值法:相比于用变动较大的盈利进行估值,由于企业的净资产往往变动幅度不会太大,因此市净率估值法的稳定性相对较强。对于一些盈利变动巨大的企业,比如周期性行业、证券行业等,这种估值方法尤其好用。

但是,不同企业的净资产差别,比盈利差别更大。举例来说,一家企业的资产是十几年前评估的,那么当时的评估价值和现在的就常常有较大区别。另一方面,净资产中又常常面临不当折旧、不当摊销等问题。

此外,不同企业之前,利润的相互可比性较强,但是净资产的相互可比性较弱、甚至很弱。比如,一家钢铁企业和一家证券公司今年的盈利都是10亿元,那么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这10亿元之间有一定可比性。但是,如果它们的净资产都是100亿元,这两个100亿元之间的可比性,就要差很多:现在出售100亿元的钢铁行业净资产,远远难过出售证券行业。

股息率(DY):从公司经营的原理来说,股息高低其实和公司好坏,并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就很少分红,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家好公司。

但是,股息率估值法往往能为投资者找到靠谱的好公司。一方面,能发出真金白银作为股息的企业,资质、现金流、竞争力往往不错。而且,管理层也不认为自己要守着一大堆现金,来抵抗未来的风险。敢于将现金派发给股东,本身就是一种姿态。此外,由于股息率=股息/股价,因此股息率高的企业,股价往往也不会太贵。

不过,观察股息率高的公司,仍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新上市企业因为大股东无法减持、但又需要现金、因此大笔分红的,公司对未来经营感到悲观、因此大笔分红并收缩业务的,等等。符合以上条件的企业,不一定不值得投资,但是如果仅根据它们的股息率高、就简单决定投资,无疑是欠妥的。

自由现金流折现法(DCF):在国际投资者中,现金流折现法是使用很多的方法。这主要是因为它一方面考虑了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更加真实的反应了企业的经营情况,另一方面也考虑了资金成本,更好的对比了相对性的投资机会。

但是,自由现金流折现法也有不少问题,一方面它计算过于繁复,因而不容易进行较长历史数据的比对。另一方面,它中间的参数太多,而每调整一个参数,就又容易得到一个新的结果,因而可操纵性过强。

不过,不管怎么说,自由现金流折现法是一个好的哲学思想,这正如沃伦·巴菲特所说,他虽然喜爱这种估值方法,但并不经常仔细的去计算一个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估值到底是多少。

法无定法,契机者妙。股票的估值方法还有很多种,过于执着其中一种、乃至多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毕竟,投资的真谛是购买又好又便宜的资产,而估值的高低,再怎么精确,也都只是衡量“又好又便宜”的一个尺度而已。只有恰当运用各种估值方法,最终找到“好”和“便宜”的资产,才是价值投资的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