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治官窑粉彩矾红描金五爪龙纹小酒杯鉴赏

(2017-12-04 09:44:56)
标签:

瓷器

收藏

图片

学习

分类: 我收藏的瓷器
同治官窑粉彩矾红描金五爪龙纹小酒杯鉴赏

同治官窑粉彩矾红描金五爪龙纹小酒杯鉴赏

同治官窑粉彩矾红描金五爪龙纹小酒杯鉴赏

同治官窑粉彩矾红描金五爪龙纹小酒杯鉴赏

同治官窑粉彩矾红描金五爪龙纹小酒杯鉴赏

同治官窑粉彩矾红描金五爪龙纹小酒杯鉴赏
同治官窑粉彩矾红描金五爪龙纹小酒杯鉴赏

同治官窑粉彩矾红描金五爪龙纹小酒杯鉴赏

至元二年(1336年)元廷下令禁服麒麟、鸾凤、白兔、灵芝、双角五爪龙、八龙、九龙、万寿福寿字、赭黄等服(《元史·舆服》),是龙纹最终变成封建帝王权威象征的发端。

瓷器上龙纹的爪主要有三爪、四爪、五爪三种。在元以前,龙基本都为三爪,从元代末期开始,龙爪的数量被前所未有关注。而到明代时更规定皇帝所用的瓷器上才可以用五爪龙,其他皇室成员和普通百姓只能使用四爪龙图案,这种规定一直延续到清代。

因此,也可以说,在明清两代的瓷器上,如果出现五爪龙,大致可确定为是专门为皇帝烧制的官窑。同一时期、同一种类的两件瓷器,比如同样是明代成化时期的花瓶或者同样是清代康熙时期的碗,有五爪龙图的瓷器肯定贵于龙纹为四爪的瓷器。除了龙爪的数量,不同时代的龙的发、睫毛、须也有很大差别。


清代曾明文规定五爪龙、四爪蟒的规格。 清初顺治年间,礼制尚末底定,因而出现 四爪龙蟒图混用不清的现象,待礼制确 定,方才龙归龙,蟒归蟒,各有归属;其 间差异,仅在一爪耳。蟒的形象由龙而 来,唯一区别是在脚上的爪。只有皇帝才 能使用五爪的龙来装饰,少一爪者便不是 龙,称  

明清两代是龙纹的全盛时期,纹饰主要采用釉下、釉上彩绘方法,亦有用印花、划刻、堆贴等工艺技法制作。除了云龙纹、龙凤纹、云涛龙纹和海水龙纹题材外,蟠龙戏珠纹、双龙抢珠纹在明清两代更加盛行,契合于龙爱宝珠的民间传说;相对而言,元代宝珠一般较小,多数画成中空的圆圈状。明清宝珠通常较大,形如火球,又多数与火焰纹一端相连.故有火珠纹之称。尤为重要的是,明清两代龙纹的上颌部位出现了双须。同时,明清龙纹还出现了花间龙、莲池龙、翼龙、正面龙立龙等形式,为前朝所不见。而五爪龙纹则被官方垄断,并贯穿了明清两朝。

清代有资料可查的唐英请示乾隆帝五爪龙民间可用否,帝曰“除正黄色瓷外,瑕疵五爪龙瓷可以变卖民间”可见最晚乾隆以后对五爪龙瓷有所放松。同光时代五爪龙瓷官方风行。     五爪龙的器具是天子公用,重臣除非天子恩赐外也就没有迭用。布衣更无须说了。

由此可见,五爪龙纹瓷器,民窑是不可以烧制的。

清朝皇帝衣服上的龙纹的脚有五个爪,称之为龙袍!
皇子,亲王的龙纹的脚是四个爪,称为龙褂!
贝子贝勒的则是三个爪,称为蟒袍!

 同治龙纹:细颈与粗躯形成反差,粗腿、细胫、尾上翘,状如走兽。

这件小酒杯     高:2.2厘米;口径:3.6厘米;底:1.1厘米。粉彩、矾红、描金;为五爪龙且龙头顶上有一“王”字。龙中之王者,说明此酒杯等级颇高。该龙纹细胫、粗腿、尾上翘。与同治时期相符,应为同治官窑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