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五章:
青春永驻的奥秘
我们天一亮就起了床, 当天便返回出发地,
刚好在天黑前到达了那里。 我们把营地扎在一棵大榕树下。 第二天早晨, 埃弥尔来向我们问好。 面对我们提出的一大堆问题, 他回答说:
“对你们的提问我并不感到奇怪。 我会尽力来回答,
但有些问题要等你们更好地了解了我们的工作时才能予以解答。请注意我是在用你们自己的语言来向你们阐述那作为我们信仰基础的重要原理。
“当每个人都了解了实相并将其准确地阐明出来时,
很清楚,一切形态都来自于同一个源头。难道我们不是与上帝——那万能的思想实体——永久地联结在一起的吗?
难道我们不是全体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吗? 无论处于哪个等级或信奉哪个宗教, 每个孩子、 每个人不都属于这个大家庭吗?
“你们问我是否能避免死亡。 我要用佛陀的话来回答: 人的身体是从一个单个细胞开始构建起来的, 就像植物和动物的身体一样。
我们喜欢将植物和动物称作是较为年轻的、 进化程度较低的兄弟。 那个单个细胞就是身体的微小单元。 通过反复生长与分裂,
这个极小的唯一的细胞最终变成了一个由无数细胞构成的完整的人类存有。 这些细胞出现了分工以具有不同的功能,
但它们都保留着那个原初细胞的某些基本特征。我们可以把那个原初细胞看作是生命火种的携带者。 它将这上帝的潜在火焰、
这一切活的造物的生命力, 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 它的祖先可以绵绵不断地追溯到我们行星上刚出现生命的时候。
“这个原初细胞具有永恒的青春, 而那些聚集成身体形态的细胞又怎么样呢? 那永恒的青春、 那生命的潜在火焰,
是这个原初细胞的特征之一。 身体的那些细胞在多重分裂的过程中,
保留了这个特征。然而这个身体却只是作为那原初单个细胞的守护者而在短暂的生命期间运作着。 你们现在对生命的构想就是如此短暂。
“我们从前的教导者们通过神的启示已经察觉到: 动物界与植物界的生命反应是基本相同的。不难想像他们如何在榕树下教诲他们的弟子,
对弟子们说出类似这样的话:‘在我们的树木兄弟身上,生命进程的各个阶段与在我们身上是一样的。看看最古老的榕树上长在末梢的叶子和嫩芽吧。它们不是很年轻吗?
年轻得就像这棵巨树从中萌发出来的那颗种子一样。 它就是从那颗种子出发, 向生命奔去的。 既然人类与植物的生命反应是相同的,
那么人就肯定能从植物的经验中获益。正如榕树的叶子和嫩芽像这棵树的原初细胞一样年轻,
组成人身体的细胞群也就并非注定要逐渐失去活力以致死亡。 和那个卵细胞或原初细胞一样, 它们能保持年轻、 永不衰败。事实上,
身体没有理由不像那产生它的生命种子一样年轻、 充满活力。 这棵榕树一直在生长。 它象征着永恒的生命。 它只会由于事故而死亡。
不存在任何衰老的的自然法则。 不存在任何可能损害榕树细胞生命力的衰老进程。 对于人类的神圣形体来说也是如此。 对人的形体来说,
除事故之外不存在任何死亡或衰老的法则。
没有任何不可避免的人体细胞群的衰老进程能够使一个人渐渐地不能动弹。因此死亡只是一个可以避免的事故。 ’
“疾病其实首先是健康的缺失(在印度语中健康被称作‘Santi’
) 。
Santi 是甜蜜而又愉快的精神安宁通过思想在身体中的反映。 人们通常会遭遇老年性衰退,
而这个词表明人们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他们思想和身体的病态。适当的精神态度甚至可以让人们避免那些事故。 佛陀说:
人们可以保持身体的强壮并获得自然的免疫力以对抗所有传染病,
比如瘟疫或流感。 佛教大师们可以吞下病菌而丝毫不会生病。
“你们要记得, 青春是上帝植入人的神圣形体之中的爱的种子。
实际上, 青春是人之中的神性, 是灵性的、 奇妙的生命, 是唯一有活力的、 有爱的、 永恒的生命。
衰老则是反灵性的、 丑陋的、致命的、 不真实的。 恐惧、 痛苦、 悲伤的想法会造成那被称为‘衰老’ 的丑态。 而欢乐、 爱、
完美的想法则会造就那被称为‘青春’的美态。 年龄只是一个外壳, 里面装着真理的钻石, 装着青春的珍宝。
“你们要练习获得儿童的意识。观想出你们自身当中那个神的孩子。 在睡觉前, 要意识到你们拥有一个充满灵性欢乐的、
总是年轻而又美丽的身体。 想想你们的才智、 你们的眼睛、 你们的鼻子、你们的嘴巴、 你们的皮肤, 也想想那个神的孩子的身体。
从现在起,从今晚起, 这一切就在你们自身之中, 是灵性的而又完美的。
在平静地入睡前,通过冥想将前面那些再确认一遍。第二天早晨起床时,高声对自己说出这句暗示性的话: ‘好了, 我亲爱的某某……,
在你之中有一位神圣的炼金师。 ’
通过这些确认所产生的力量, 一个夜间的蜕变就会发生。 圣灵会从内在充分成长起来, 浸透那个灵性身体, 充满这座神殿。
这位内在的炼金师已经促使陈旧的细胞脱落下去, 让新皮肤的金色种子显露了出来, 而这新的皮肤是永远年轻、 永远新鲜的。
事实上,显现出神圣的爱, 这就是永恒的青春。 那位神圣炼金师就在我的神殿之中, 不断制造着年轻而又奇妙的新细胞。
这青春之灵就在我的神殿里, 在我神圣的身体形态里。 一切都很好。 Om Santi! Santi!Santi! (安宁, 安宁,
安宁! )
“要学会像孩子般甜蜜地微笑。一个发自灵魂的微笑就是一个灵性上的放松。 一个真正的微笑有着无限的美。 这是那位内在的不朽大师的艺术作品。
应当这样说: ‘我向全世界发送好的想法。 愿全世界都感到欢乐并受到祝福。 ’ 开始做一天的工作前, 要确认在你们自身当中有一个完美的、
神圣的形体。 要这样说: ‘我现在的状态正如我所愿。 我每天都观看我那奇妙的存在状态, 以将其注入我的身体, 使其显现出来。
我是神的孩子。 上帝供给我之所需——现在是这样并永远是这样。
’
“要学会振动起来。 要确定那无限的爱充满了你们的思想,
要确定那爱的完美生命使你们的整个身体都振动了起来。要让你们周围的一切都明亮而又灿烂。 要培养幽默感。 要享受阳光。
“这些话都来自佛教大师们的教导。他们的教理是已知最古老的, 可以追溯到史前几千年前。 甚至在人类掌握最简单的文明技艺之前,
那些大师就已经在各处用语言和示范来教导最佳的生活方式了。
“等级制政府源自于这种教导, 但那些领导者很快便背离了‘是上帝在通过他们而显现’ 这个理念。
他们自以为是业绩的创造者……他们再也看不到灵性层面,
忘记了一切都来自唯一的源头——上帝, 于是他们便只显现出个人的和物质的面向。
这些领导者自私的想法引发了巨大的不合与极端的思想分歧。 在我们看来, 这就是巴别塔的含义。
“在漫长的岁月中,
佛教大师们保留住了那个神启。 它揭示出上帝是如何通过所有人和所有造物显现出来的。它揭示出了上帝借以显现的真正方法。
他们始终记得上帝是一切并通过一切而显现。他们从未背离过这一教理, 因而将真理的重要基础保存了下来。
”
(美)贝尔德﹒托玛斯﹒斯伯丁
著
庐影译自法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