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绝句》教学课例3

(2019-06-28 10:30:41)
分类: 课题

《绝句》研究课教学课例设计

 

姓 名

杨静

单 位

武安市富强小学

手 机


课题题目

《小学三年级古诗课“质疑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作课题目

《绝句》

年级及学科

三年级语文

研究设计

 

(结合课题研究意图详细地介绍本节教学方案)

一.谚语导入:

一年之际在于----,一日之际在于----。这句谚语告诉我们春天怎么样?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春天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请欣赏:(春天的图片。)

结合你看到的和以往的积累说说你知道的描写春天的诗句。

知识链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二.古诗学习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我管它叫“老新”诗?说它老,因为有的同学已经会背了,说它新,因为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有更多更新的收获。

1.出示《绝句》,指名读准字音。“子”不读轻声,“鸯”不读轻声。

2.读出古诗的韵味,师可范读,后生再读。

3.进行书写指导:

范写,生说师写。

生描一个,写一个。

组词。

4.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动笔画一画。

预设: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

5.根据学生找到的景物随机学习:

迟日江山丽从第一句诗中能不能感觉到春天来了?迟日:春天的太阳

知识链接: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迟迟:缓慢的样子。春日迟迟:是说在春天白天变得长了。

“迟日”就是指“春天的太阳”。

春天的太阳什么样啊?

春风花草香这是一阵什么样的春风?(温暖柔和)你闻闻,春风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香气呢?(说完整话:我闻到了               的香味。)谁愿意读读这句香气扑鼻的诗。

(指名读)

在春天明亮的太阳的照耀下,大好河山一片明丽秀美,你看到了吗?

温暖的春风挟带着百花和芳草的清香,一股又一股扑鼻而来,你闻到了吗?谁想读读这两句!

(指名读——齐读)

泥融飞燕子可爱的小燕子让你感受到春天来了,你知道小燕子飞来飞去地忙什么呢?(筑巢)你知道诗中的小燕子用什么筑巢吗?(结合诗句)聪明的小燕子用湿润柔软的泥筑巢呢!

知识链接:

1.介绍浣花溪草堂

如果你就是那只小燕子,你此时会是什么心情?(高兴、快乐、激动)读出来!

你们在春风中飞来飞去,一边唱歌一边筑巢,多快乐呀!读!

眼看着既结实又漂亮的巢就要筑好了,内心多么激动呀!读!

2.古诗链接

春游湖                                钱塘湖春行

徐俯                                    白居易

双飞燕子几时回,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夹岸桃花蘸水开。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春雨断桥人不渡,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小舟撑出柳荫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三首诗都是在描写春天,又都提到了——小燕子。这说明小燕子就是春天的象征,只要看到小燕子衔泥筑巢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

沙暖睡鸳鸯  嘘——看,那是谁呀?(指名读诗句)睡着了吧?看它们睡得多香甜啊!没有人来惊扰它们的美梦,多幸福啊!(再读!)可它们是睡在沙滩上啊,会不会着凉啊?(沙暖)它们睡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滩上,多舒服呀!(指名读——再读!)

春天里,冰冻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们飞来飞去地衔泥筑巢,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河边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一对对鸳鸯互相依偎着睡着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静态的美。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多有意思啊!再读。(指名读——齐读)

这么多景物融汇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了浓浓的春意,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大诗人杜甫,也是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请你再认真地读读这首诗,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关于这首诗的题目“绝句”,你有哪些了解?

3.绝句,是一种古诗体,每首四句。

如果每句诗都有7个字就是7言绝句,简称七绝;

如果每句诗都有5个字就是5言绝句,简称五绝。

我们今天学的就是一首——五绝。其实杜甫住在浣花溪草堂的时候,还写了很多首绝句呢!你们看:

绝句                                  绝句

杜甫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江碧鸟逾白,

一行白鹭上青天。                       山青花欲燃。

窗含西岭千秋雪,                       今春看又过,

门泊东吴万里船。                       何日是归年。

七绝                                五绝

杜甫所写的绝句还有很多呢,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课下去搜集搜集,然后拿到班上来,咱们大家分享!

三.课终小结:

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前两句勾画的是自然界明丽壮美的大画面,让人一读就觉得心胸开阔,激情满怀。后两句选取两种极富春天特点的景物——燕子和鸳鸯,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自然和谐。我真想读读这首诗啊!(范读——练读——指名读——师生读)

四.鸳鸯在暖暖的沙滩上睡着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书合上,千万不要惊扰它,就让它在甜甜的梦中去感受美丽的春天吧!

附板书:

迟日

绝句         春风

燕子

鸳鸯 

研究目标

 

(结合课题研究目标,确定本节教学目标

1.会认“鸳、鸯”2个字,会写“融、燕”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研 究 片 段

(在教学中截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片段)

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动笔画一画。

预设: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

根据学生找到的景物随机学习:

1)迟日江山丽从第一句诗中能不能感觉到春天来了?迟日:春天的太阳。

(课件出示:)“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迟迟:缓慢的样子。春日迟迟:是说在春天白天变得长了。

“迟日”就是指“春天的太阳”。

春天的太阳什么样啊?(春天的太阳特别明亮。)在春天的太阳的照耀下,山啊,水啊有变化吗?山,水,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明丽秀美的大好春光。你想怎样读这句话?

(指名读——范读——齐读)

2)春风花草香这是一阵什么样的春风?(温暖柔和)你闻闻,春风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香气呢?(我闻到了的香味。)谁愿意读读这句香气扑鼻的诗。

(指名读)

在春天明亮的太阳的照耀下,大好河山一片明丽秀美,你看到了吗?

温暖的春风挟带着百花和芳草的清香,一股又一股扑鼻而来,你闻到了吗?谁想读读这两句!

(指名读——齐读)

3)泥融飞燕子可爱的小燕子让你感受到春天来了,你知道小燕子飞来飞去地忙什么呢?(筑巢)你知道诗中的小燕子用什么筑巢吗?(结合诗句)聪明的小燕子用湿润柔软的泥筑巢呢!

如果你就是那只小燕子,你此时会是什么心情?(高兴、快乐、激动)读出来!

你们在春风中飞来飞去,一边唱歌一边筑巢,多快乐呀!读!

眼看着既结实又漂亮的巢就要筑好了,内心多么激动呀!读!

4)沙暖睡鸳鸯。嘘——看,那是谁呀?(课件出示:鸳鸯睡觉图)(指名读诗句)睡着了吧?看它们睡得多香甜啊!没有人来惊扰它们的美梦,多幸福啊!(再读!)可它们是睡在沙滩上啊,会不会着凉啊?(沙暖)它们睡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滩上,多舒服呀!(指名读——再读!)

春天里,冰冻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们飞来飞去地衔泥筑巢,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河边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一对对鸳鸯互相依偎着睡着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静态的美。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多有意思啊!再读。(指名读——齐读)

4)这么多景物融汇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了浓浓的春意,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大诗人杜甫,也是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

 

研究

反思

 

(结合课堂观察效果,有针对性地对其中蕴含的研究问题进行反思)

《绝句》是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日的草堂周围生机盎然的春色,前两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此时诗人的情绪是悠然的,而随着视线的转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心情有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是三年级的孩子无法感受的,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鉴于此,我把本课重点放在欣赏春景,让

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诗人的喜悦。
为了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我在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读古 

诗的基础上,尝试把古诗与散文相结合,让经典润泽学生的生命,拓展古诗学习的空间,拓宽美的视野,培养审美情趣,积淀文化底蕴。
  首先,整堂课都努力创设春日的美好氛围,在课件的制作中,我始终以明丽的色彩为背景,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突,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春的怀抱,感受春天的美好,进而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
  其次,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边读边想象,在想象中体会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的快乐。
  想象力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思维能力,语文教学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小学阶段是进行想象力训练的良好时机。这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古诗的内容再现出来,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的脑海中,那么如何去展现呢,诵读是最好的方式,教学生朗读时延长某些字的读音,就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想象余地。在不断地朗读中,孩子们还可以进行创造想象,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飞向智慧的乐园。
  最后,从文学的角度,强化春天美
  这堂课的设计尝试把散文与古诗结合,寻找散文与古诗的结合点。
  我拓展了朱自清的《春》和郭沫若的《白鹭》。这两段文字与《绝句》一样经典。《春》的片段勾起了学生回忆——大自然多么美好,沟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在由衷的赞美声中,学生进入到《绝句》的教学。郭沫若的《白鹭》对化解“上”字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学生的反映来看,他们感受到了白鹭蕴含的动态美、静态美。虽然这两段文字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有难度,但是两位大文豪的文笔清新隽永,带给人美的遐想,相信在佳句美文的滋养下,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熏陶,也希望能激起学生课后阅读的兴趣。这两次的拓展是第一层次的,其目的是让学生欣赏美、感知美,培养审美情趣。
  而关于春天成语的拓展和“迟日江山丽”的拓展是扎扎实实的,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这两处拓展告诉学生:语文学习需要不断积累,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需要将课内和课外链接起来,扩大学习的空间。
  从课后学生的反映来看,孩子感受到文字所表达的春天的美好,都能提出自己的问题,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韵味,这是本堂课成功之处。但是,本课也出现了一些不足,如: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很多问题都是点到为止,没能深入;缺少大型活动的经验,准备不够充分,忘记发画纸,造成环节缺失;而最大的问题在于与学生的相处不够和谐。正如钱澜校长在评课中指出“学生与老师心灵的距离较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