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课例1

(2019-04-11 15:41:10)
标签:

教育

分类: 课题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课例

姓名

杨静

学校

富强小学

年级

三年级

教学

目标

1、认识苏轼和惠崇,了解题画诗。 

2、通过师生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3、通过学生质疑探究,师生共同解决课堂难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重点

通过师生间的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难点

通过学生质疑探究,师生共同解决课堂中自然生成的问题,感受春天的美好。

学法

质疑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过程

设计意图

一、猜谜激趣导入:

  三四月的春光,无限美好。杨柳依依,桃花朵朵,微风习习,最美人间四月天!让我们猜一个谜语来开启我们今天的课程。

(出示大屏幕)猜猜他是谁?

在我国灿若星河的诗歌殿堂里,有这么一位大诗人, 他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开创豪放派的风格,他的诗充满了深刻的人生思考,他的散文气势恢宏,变化自如,还有他的书法,他的绘画,无一不达到文学和艺术的巅峰。不仅如此,他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他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他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他是无与伦比的。

那么,他是谁?

(教师介绍苏轼文学常识,回忆学过的苏轼的诗)

二、你言我语说诗题

大屏幕展示诗的题目《惠崇春江晚景》,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

1、惠崇是谁?

2、惠崇和苏轼是什么关系?

三、合作探究,研读全诗  

1、这首诗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2、你能在这些景物前面加上漂亮的修饰词吗?

3、你对这首诗还有哪些疑问?

预设问题:

蒌蒿和芦芽是什么?

河豚是一种什么鱼?什么是“欲上时”?

为什么说桃花是“三两枝”?

4、教师提问:诗中出现的景物惠崇的画中都有吗?(引出难点:惠崇的画中到底有没有画河豚?)  

5、根据所加的修饰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四、主题探究,总结升华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小结:这首诗通过描写早春的春江美景,表达苏轼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五、拓展延伸

看图猜诗,你对春天的诗知多少。

六、教师总结

春光无限好,正是读书时。让我们都走进春天,感受春天,也拿起笔来赞美春天吧。

附: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

           北宋  苏轼

(翠绿)的竹林    (粉色)的桃花

(温暖)的江水  (欢快)的鸭子

(满地)的蒌蒿  (嫩绿)的芦芽

(逆江而上)的河豚——联想

 

 

通过设置“猜猜他是谁”的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悬念使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状态。

 

 

 

 

 

 

让学生对重要的诗人——苏轼多一些了解并识记重点文学 常识。

 

 

 

 

 

 

 

培养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置的问题由简单到复杂。意图让学生通过在景物前面加上修饰词,达到自己总结诗意的目的。这样就不是教师讲,而是学生自己去摘。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提高对课堂的兴趣和参与度。

 

让学生利用以前的经验得出规律,通过与之相关联的知识进行拓展拓宽情趣

 

通过看图猜诗的游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对春天的喜爱。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板书设计的意图:根据括号里的修饰词能自己总结诗意

作业

布置

    趁清明小假期去郊外踏春,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也写一首诗来赞美春天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