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草苜蓿一个不关科学的考证

(2022-05-12 20:50:37)
标签:

文化

读书

分类: 感想感说

草苜蓿,特别常见的一种草,如果是到过草原的人知道那简直就是极为普通的草,一片片一丛丛,开着小小的藕色的花。

现在,被移栽到了骑行道两边,成为颇受青睐的景观花,登上了小雅之堂。

   李颀的《古从军行》中有“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蒲桃”就是现在的葡萄,据说都是当年汉武帝为了得到天马攻打西域,从西域不仅得到了天马,还带回了葡萄苜蓿等奇异的之物,汉武帝令人把葡萄和苜蓿种在离宫别院,供人欣赏。

   也就是说草苜蓿是一个外来物种,对于这一点我有些不同的想法。

   汉武帝到现在过去了两千多年,苜蓿是怎么从宫苑名花变成了草原普通的牧草呢?期间经历了什么样的变故?为什么会塞外,在草原上恣意生长?

   如果出现在草原的都城周围还好解释,因为游牧人通过战争把宫苑名花带回到自己的园圃,可是漫山遍野,恣意生长就有些解释不通了,因为游牧人不可能人工种植牧草,况且都是荒僻之地也没有这样的必要,那时也没有飞播技术苜蓿的种子不像蒲公英能够随风远飞。

   一种可能性就是,汉军的确在远征西域时带回了苜蓿种子,因此历史记载也就把它认定为外来物种。事实未必如此,也许苜蓿这种草在东北的大草原也早有生长,它就是东部草原原生的植物,只不过汉武帝当时的势力还没有能力达到东部草原,也就没机会看到草原上到处生长这的苜蓿草。

  宫苑名花,其实就是草原野草,它一直就在那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