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开题报告

(2017-12-22 16:41:11)
标签:

教育

编号:  201711077       

 

 

武安市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所教学科            小学语文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6371131049

         武安市上团城乡西营井小学      

 

 

 

 2017  11   20 

 

 

 

一、开题报告内容

(一)课题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问题的提出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语言文字的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语言文字的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但是我校的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主要表现在:1、没有摆正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教师是主宰,主宰着学生和文本。师生之间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不平等的关系。

2没有真正的对话。有的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往往是为了迎合老师的、言不由衷的答问。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特感受。

3、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阅读教学都是串讲串问,是繁琐的课文内容的分析。

4、学生阅读缺少方法,教师指导缺少技巧,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我校语文教学中的瓶颈问题。

所以,我提出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课题,通过研究,探讨科学的读书策略的指导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的能力。

2、课题的界定

1)所谓阅读能力,指在阅读实践中和阅读后的理解、分析、概括、联想、鉴赏和评判能力。一般说来,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是在长期的读书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它同其它知识积累一样,阅读能力的养成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渐近过程。

2如何帮助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可以理解为是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题研究目标

1.使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整体提高。

2.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不断总结方法,使自己语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提高本班语文的教学质量。

3.探索出一套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具体策略,以指导以后的实践。

()课题研究的任务: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与方法。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阅读的内容,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于课余,从以下途径进行实践: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阅读的基础,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和学习的情趣,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

2.加强阅读方法指导。(1)教给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能力(2)认真上好讲读课

3.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1)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的习惯。(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习惯。(4)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5)培养阅读时圈画批注的方法。(6)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4.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

5.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班级内多开展一些读书活动,如好书推荐、读后感交流、制作书签比赛、讲故事比赛等。

6.阅读教学向习作训练的引导,在教学中注重有阅读教学向作文教学的引导。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这个问卷调查主要是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所面临的问题及收获,这样的调查,主要是为了老师在指导阅读的时候能够有的放矢,让学生真正得益于课外阅读。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证明并把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原则和方法。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教师要阅读大量的教育理论著作。

行动研究法:结合教学实际研究提高本班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提炼出优质课、优秀课例、教学设计。通过举行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读书数量、所读书目、读书体会、收获等情况,掌握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发展情况。

经验总结法:依据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收集资料,形成一定的理论认识和总基础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实践经验。

(五)研究过程和步骤

本课题从201711月开始研究到20186月结题,共分三个阶段:

  1.研究启动阶段(201711月——201712月):

2017.11申报小课题,撰写开题报告,明确研究任务、目的、意义、内容方法、阶段步骤等。

2017.12研究制定研究方案,强化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2.实施、研究阶段(20181月—20185月):

2018.01开展问卷调查,完成分析报告,收集理论资料。

2018.02根据本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阅读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的阅读目标体系(包括:阅读情感,阅读习惯,阅读方式方法等)并从课堂学习、课外阅读、优秀诗文积累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生成,不断优化。

2018.03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完成典型案例。

2018.04.向学生推荐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的课外阅读材料的同时,引领学生针对自己的兴趣进行广泛阅读,收集整理优秀教学设计资料。

2018.05完成相关研究论文。

3.总结阶段(20186月)系统地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课题总结、鉴定、验收等。 

(六)预期成果

1.显性成果

1)研究报告.

2)教师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总结、论文、课堂实录、教育效果等。

3)教师的优秀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相关的资料。

4)各类获奖的材料、证书。

5)学生的成绩等相关材料。

2.隐性成果

1)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学生自主阅读水平的提高。

(七)预期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时间(月)

任务名称

成果类型

2017.11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2017.12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

2018.01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2018.02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2018.03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2018.04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反思

2018.05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论文

论文

2018.06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丁艳秋.小学语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探讨[J].求知导刊,201604

[3]《小学语文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9
[4]
罗熙.小学语言教学中的几种朗读训练方式尝试.教育革新,20055
[5]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月第1

二、课题开题结论(地方不够可以附加纸张)

填写内容:专家对开题课题论证意见及建议。

 

 

 

 

 

 

 

 

 

 

 

 

 

三、开题论证专家数据表

 

职称、职务

     

签名

 

 

 

 

 

 

 

 

 

 

 

 

 

 

 

 

 

 

 

 

 

四、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市属学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

 

    

 

注:将开题报告送交一份至各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或市属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存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