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年级语文下册-动脑筋

(2018-05-03 17:32:37)
分类: 教学教案

   

10 称象

单元课时

 

主备教师

 

复备教师

 

教学目标

1、认识称、象13个生字,会写再、象6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
、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材分析

重点

 

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教育学生学习曹冲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难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三疑三探

   

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幻灯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称东西吗?
Cheng  
板书“称”,学生齐读“称”。
你们见过大象有多大?这么重的大象古时候怎么称呢?板书“象”,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学生齐读课题。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曹冲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称象?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分钟)

自探提示:这头象长得怎么样?

为了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官员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曹冲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称象?结果怎样?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问题

1

2

3

4

展示

 

 

 

 

评价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学生回答大象长得样子时,结合理解“一堵墙”的意思。

比较句子:“曹操听了摇头。”“曹操听了直摇头。”

学生先一步一步地说,再完整地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方法。

为什么曹操听了点头微笑?从哪个词看出曹冲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运用拓展17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年仅七岁的曹冲为什么会想出称象的好办法?

怎么知道大象的重量?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板书

设计

 

称象

直摇头     点头微笑

官员们      曹冲

砍树造秤    赶象上船

宰象        画线装石  称石头

 

 

 

 

 

 

 

   

10、狮子和兔子

单元课时

 

主备教师

 

复备教师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生字、新词。随文理解重点词:恼羞成怒、筋疲力尽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
3
.读懂课文,让学生明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

教材分析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

难点

读懂课文,让学生明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

   

三疑三探

   

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幻灯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童话王国去认识两只小动物。分别出示狮子、兔子图,贴上,板书题目,齐读课题。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再读课题。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分钟)

自探提示:故事中的狮子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

面对自己遇到的麻烦,狮子是怎么做的

兔子这样做,是想让狮子明白什么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问题

1

2

3

4

展示

 

 

 

 

评价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故事中的狮子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呢?请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指名介绍。找一找:哪些字词是描写狮子的样子?

有一个成语“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这个词的意思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问别人)

你们认为兔子的笑是怎样的笑?(善意的笑,宽容的笑)

兔子这样做是为了让狮子明白,虽然他的力气很大,但遇到问题时,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关键还得认真动脑筋,想有效的办法才能真正把问题解决清楚。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运用拓展17分钟)

1、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2、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板书

设计

狮子和兔子

筋疲力尽    

赶不走     提醒

恼羞成怒    立即冲走

(解决问题——动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