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
26℃—33℃ 晴
湿度81%
东南风0级
空气质量优
绿豆是夏季消暑的良品,可以做成绿豆汤,也可以生长成绿豆芽。我喜欢妈妈煮的绿豆汤,喜欢外婆烧的绿豆芽。但是我想要吃到自己亲手培育的绿豆芽。
【步骤一】选定实验的研究对象——绿豆
绿豆是最常见的豆物类当中的一种,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豆类食物。绿豆中的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矿物质都比粳米多。因此,它不但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还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有“济世之良谷”的说法。三四月间下种,它的苗高一尺左右,它的叶小而且有细毛,到八、九月开小花,它的豆荚像赤豆荚。它的用途很广,可以做绿豆糕,可以生绿豆芽。
一、实验材料
2个小盆、一些绿豆和黄豆(家里有黄豆,所以也想看看黄豆的生长情况)、清水、育苗盆
二、实验过程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本过程中,图3和图4
,反映出绿豆和黄豆在24小时内,各个时间段的它们的浸泡情况。同时,把绿豆和黄豆小心翼翼地放到事先清洗过的育苗盆里,在相应的时间段内进行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图9可以看出,绿豆到绿豆芽的生长比趋势较好。图10黄豆的生长让人担忧。
(表一)
三、本步骤实验结论
见表一,经过120小时(7月17日~7月22日)的培育,绿豆到绿豆芽的生长是比较顺利的,而黄豆到黄豆芽的生长过程不是很顺利,甚至于个别的根还发生了霉臭。于是决定接下来的实验将选择绿豆作为培育对象。
【步骤二】不同水温浸泡对绿豆萌芽的影响的对比研究(一)
7月26日 室温31℃ 外温27℃—36℃
晴
湿度71%
一、实验器材:
7寸大碗9个、育苗盘5个、烧杯4个、温度计2个(0℃—200℃)、清水一盆、天平一个、
在冷藏室的清水3瓶
图11
二、实验过程:
图12用温度计来测量出相对应的温度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表二)
实验小结:
见表二,在一定温度的水里,不断地加热水,尽量让绿豆在规定浸泡的时间里保持同一温度,以减少实验误差。浸泡温度相对高点,促进绿豆的种皮胀开。
7月27日 室温30℃
外温27℃—35℃ 晴
湿度73%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实验过程:
洗育苗盆→写标签并贴标签→移植绿豆→扔掉已弃种皮→放入育苗盆
(表三)
实验小结:
见表三,以上温度浸泡过的绿豆,一些已经胀开,一些可见根。经过浸泡20小时(如图21),将绿豆移入育苗盆,进行对绿豆继续生长的观察。
7月28日
室温29℃ 外温27℃—34℃
晴
湿度71%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图29
图30
图31
图32
(表四)
实验小结:
见表四,经过44个小时,绿豆的根(见图25-32)都在继续变长,变化最快的是在60℃中浸泡的绿豆,它的根已达到3.5cm。
7月29日 室温32℃
外温27℃—34℃ 晴
湿度69%
图33
图34
图35
图36
图37
图38
图39
图40
实验小结:
从图33-图40可以看出,绿豆的根和茎继续一直继续生长。
7月30日
室温32℃ 外温27℃—36℃
晴
湿度72%
图41
图42
图43
图44
图45
图46
图47
图48
图49
图50
(表五)
三、本步骤实验结论
见表五,经过84个小时,将绿豆芽小心翼翼地从育苗盆里拿出,放在白纸上进行观察。发现在60℃、70℃的水中浸泡过的绿豆的根增长速度快些,但在60℃的水中浸泡过的绿豆的长势比70℃的好一些。将绿豆芽的根部剪掉,茎处流出褐色的液体(见图47和图48)。并将绿豆芽做成一盘菜,看着这一盘亲手培育的绿豆芽,真开心!
步骤二、不同水温浸泡对绿豆萌芽的影响的对比研究(二){检验}
7月31日 26℃—30℃
室温28.9% 湿度80%
一、实验器材:
7寸大碗8个、育苗盘4个、烧杯4个、温度计2个(0℃—200℃)、清水一盆、热水壶一个、天平一个、
在冷藏室的清水3瓶
图51
图52
二、实验过程:
图53
图54
图55
8月1日 室温32℃ 外温27℃—32℃
晴
湿度75%
图56
图57
图58
图59
图60
图61
图62
洗育苗盆→写标签并贴标签→移植绿豆(见图60和图61)→扔掉已弃种皮→放入育苗盆(见图62)
实验小结:
在经过24小时的浸泡(见图58和图59),绿豆的皮基本已经脱掉,去掉已脱落绿豆的皮,保留未完全脱落的皮,小心地移入已贴浸泡温度标签的育苗盆里。在不同的温度里浸泡过的绿豆的长势还是不错的。
8月2日 室温31℃
外温27℃—31℃ 晴
湿度74%
图63
图64
图65
图66
图67
图68
图69
图70
(表六)
实验小结:
经过48小时,60℃浸泡过的绿豆的根已经突破4cm,10℃浸泡过的绿豆的根目前相对来讲是最少的,是2cm。
8月3日
室温27.4℃ 外温27℃—33℃ 晴
湿度80%
图71
图72
图73
图74
图75
图76
图77
图78
图79
8月4日 室温29℃
外温27℃—35℃ 晴
湿度82%
图80
图81
图82
图83
图84
图85
图86
图87
小启示:个别绿豆芽为什么变红?
因为观察绿豆芽时,难免要掀开袋子,使得绿豆被光线照射到。从绿豆表皮部分溶出的酚类物质在空气中氧气作用下发生氧化聚合的结果。发红的绿豆芽是完全可以食用的,因为这是绿豆芽在生长过程中见光造成的,只是绿豆芽中的花青素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反应。说的更明白一点,那就是这种红色是绿豆芽中的花青素的颜色,它和叶绿素是一样的,完全无毒。以后在制作或保存绿豆芽的过程中,都要注意避光、保湿、保温,这样绿豆芽就不会发红了。
8月5日 室温31℃
外温27℃—37℃ 晴
湿度78%
图88
图89
图90
图91
图92
图93
图94
图95
图96
8月6日 室温29℃
外温27℃—37℃ 晴
湿度82%
图
图97
图98
图99
图100
图101
图102
图103
图104
图105
(表七)
将绿豆芽小心地从育苗盆里拿出,放在白纸上,并用天平对他们进行称重(见图99)和测量(见图103-图105)。
三、本步骤实验结论
经过7天(7月31日—8月6日)的观察,发现绿豆在经过60℃浸泡5分钟的相对生长会好些。而在剪掉绿豆芽的根部时,茎也有褐色的液体流出(见图100)。
【步骤三】同一水温下不同浸泡时间对绿豆生长影响的对比研究
8月14日
外温27℃—35℃
室温29.6℃ 多云
湿度79%
西风2级
空气质量良
选择绿豆浸泡的时间为60℃,按浸泡的时间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30分钟进行分类。每个碗里放入挑选过的100颗绿豆,大小大致相同,形状较为均匀。(告诉大家一个数豆子的快速方法:用尺子10颗、10颗数。)
一、实验器材:
7寸大碗6个、育苗盘3个、烧杯1个、温度计1个(0℃—200℃)、清水一盆、在冷藏室的清水3瓶
二、实验过程:
给每个碗贴上标签,分别是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30分钟。并加入温度为60℃的水进行浸泡。
图106
图107
图108
为了保持温度在60℃左右,所以不断地在碗里加水,但不能碰到绿豆。
图109
经过相应时间对绿豆进行浸泡后,每个碗里加入500ml的清水进行浸泡。
图110
图111
绿豆经过对应时间的浸泡,发现20分钟、25分钟、30分钟浸泡过的液体稍微有点呈现绿色。
图112
图113
2小时后,6个碗里的绿豆都在蜕皮钟,浸泡过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30分钟的绿豆的根有一点点透出。
图114
图115
60℃浸泡20分钟的绿豆在清水中2小时后,子叶掉落半颗。
图116
4小时后,最长的根以达到2mm,6个碗里都有根都已经透出。
图117
图118
图119
图120
图121
6小时后,6个碗的根已经全部透出。在60℃浸泡10分钟的绿豆的根以2mm居多,1mm和3mm极少;在60℃浸泡15分钟的绿豆的根以2mm居多,1mm极少,而3mm大概是占了四分之一;在60℃浸泡5分钟的绿豆的根以1mm居多,2mm极少,而3mm也仅占部分;在60℃浸泡20分钟的绿豆的根以1mm和2mm居多,3mm也仅五分之一,极少小于1mm;在60℃浸泡25分钟和30分钟的绿豆的根以1mm和2mm居多,3mm极少。
图122
图123
图124
图125
8小时后,碗里的绿豆都有些脱皮,有些有根出来。
图126
图127
图128
图129
12小时后,将6个碗里的清水倒掉,换水一次。此时,在60℃浸泡10分钟的绿豆的根最长有8mm,以5mm和6mm居多;在60℃浸泡5分钟、20分钟、25分钟的绿豆的根最长有6mm;在60℃浸泡15分钟和30分钟的绿豆的根最长有7mm,以5mm为中间居多。
图130
图131
图132
图133
(表八)
在60℃水中浸泡10分钟的绿豆的根相比较其他的浸泡温度长一点,经过12个小时根长已到达
8mm。
8月15日
外温27℃—36℃
室温29.1℃ 晴
湿度79%
西风2级
空气质量良
浸泡24小时的情况:
图134
图135
图136
浸泡33小时的情况:
图137
图138
图139
图140
8月16日
外温27℃—34℃
室温29.6℃ 晴
湿度79%
东南风3级
空气质量轻度污染
浸泡48小时的情况:
图141
图142
图143
图144
图145
图146
图147
浸泡48小时(见图143)后,给3个育苗盆贴上标签,倒掉碗里的水,去掉已经脱落的绿豆壳,小心地放到育苗盆里。
这时,部分绿豆未完全脱皮(见图147),在60℃里浸泡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30分钟的绿豆没有完全脱皮的数量分别为9颗、6颗、24颗、23颗、19颗、14颗。相对而言,在60℃里浸泡10分钟的绿豆没有完全脱皮的数量最少。
浸泡55小时的情况:
图148
图149
(表九)
在60℃水中浸泡10分钟的绿豆的根透过部分相比较其他的浸泡温度长一点,经过55个小时根透过小孔5个,透过部分已达到10mm,而在60℃水中分别浸泡5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和30分钟的绿豆,根透过小孔是1~4个,透过部分2mm~5mm。
8月17日
外温27℃—35℃
室温29.3℃ 多云
湿度68%
西南风1级
空气质量良
浸泡71小时的情况:
图150
图151
图152
浸泡78小时的情况:
图153
图154
图155
8月18日
外温26℃—34℃
室温29.3℃ 多云
湿度71%
南风1级
空气质量优
浸泡90小时的情况:
图156
图157
图158
浸泡98小时的情况:
图159
图160
图161
8月19日
外温26℃—33℃
室温28.5℃
多云转雷阵雨 湿度76%
东南风2级
空气质量良
浸泡120小时情况:
图162
图163
图164
图165
图166
(表十)
见表十,因为食用绿豆芽的茎不宜太长,所以浸泡120个小时,就把绿豆芽取出来。茎最短为100mm,最长达140mm,重量最轻为49.5g,最重为54.8g,长得较好的绿豆芽最好为55颗。6种浸泡温度的绿豆芽相对比,在60℃水中浸泡10分钟的绿豆芽不论从茎的长度、绿豆芽的重量、绿豆芽的长势来看,比较好。
图167
图168
图169
图170
市场上买的都有比较胖,比较白。剪掉根,流出白色的液体。
三、本步骤实验结论
经过6天(8月14日—8月19日)的观察,发现绿豆在经过60℃浸泡10分钟的相对生长会好些。而在剪掉绿豆芽的根部时,茎也有褐色的液体流出(见图100)。
【步骤四】根部吸水和淋水的培育对绿豆生长的对比研究
8月26日 室温28℃
外温27℃—33℃ 晴
湿度83%
一、实验器材:
7寸大碗2个、200颗绿豆、热水烧杯1个、温度计1个(0℃—200℃)、清水一盆、在冷藏室的清水1瓶
育苗盆2个、吸水巾1条
二、实验过程:
图171
图172
图173
图174
图175
8月27日 室温31℃
外温27℃—34℃ 晴
湿度79%
浸泡12小时情况:
图176
浸泡24小时情况:
图177
图178
图179
图180
8月28日 室温31℃ 外温27℃—33℃
晴 湿度85%
图181
图182
图183
图184
8月29日 室温29℃
外温27℃—36℃ 晴
湿度85%
图185
图186
图187
图188
8月30日 室温31℃
外温27℃—35℃
晴
湿度82%
图189
图190
8月31日 室温30℃
外温26℃—33℃ 晴
湿度83%
图191
图192
图193
图194
图195
图196
图197
图198
图199
(表十一)
三、本步骤实验结论
(见表十一)淋水的绿豆芽大部分茎相对粗点 ,重量达70.4g。而根部吸水的绿豆芽的大部分茎较细,重量为59.6g。
从食用的角度,在60℃水里浸泡10分钟,淋水的方式更好些。
{实验结论}:
经过以上多个实验,绿豆在60℃水里浸泡10分钟,接着用常温水浸泡至基本出根,再用淋水的方式来培育成的绿豆芽,茎会胖些,更适合食用。
{实验感想}:
通过这次实验,培养了我做事情的耐心、细心、科学规范等素质,也提高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帮助了我励志科学研究的目标,也深深体会到了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的辛苦付出和他们的科学研究成果对于祖国强大的贡献,以及更激发了我对他们的敬佩。
{提 问}:
1、在实验的过程中,也遇到些疑问,比如剪掉我们的绿豆芽的根,茎里会流出褐色的液体,而市场上购买的绿豆芽剪掉根后,茎里会流出白色的液体。
2、我们用淋水的方式来培育的绿豆芽适合食用,那么对绿豆芽的淋水到底多久淋一次,才会使绿豆芽生长得更好?
3、如果用一定浓度的糖水、盐水来淋芽,那么绿豆的生长又会怎么样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