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数学162---拨亮生命的灯盏

分类: 读书空间 |
----李焕龙《阅读者》的意义浅析
李爱霞
《阅读者》是作家李焕龙刚刚出版的新书。纵揽全书,无论谋篇布局还是内容呈现,均如直线般简洁明晰却又无限延展。65篇文章分上下两卷,上卷33篇书写阅读者的故事,下卷32篇是他在一次次阅读本地作家的书文后,梳理归纳的思想精华及字句美点,并向读者推荐。从书香推广意义上来说该书是一位阅读推广人献给阅读者的精神礼品,从人的生存向度来说此书也是一盏照亮生命的明灯,拥有一本《阅读者》可让你迷茫时有方向,前行时有伴侣,困顿时有力量;焦虑间能自醒,伤痛时能自疗,低谷中能仰望……
作家是讲故事的高手,他讲故事不高声喧哗,也不刻意把惊堂木拍的“啪啪”大响引人注意。“真实,真诚”是故事的前提,朴实无华是故事的笔调,一切遵循故事自然发生,一切是原汁原味的细节美。那个把《天边有一簇圣火》当作心头之书的黎胜勇,因写剧本与书结缘时的心痴,因工作改变赠书于他处的心安,后因思念又失而复得的心喜。先生用这样的细节描述黎胜勇得到书时的情境“他卸下眼镜,用热水浸了浸手巾,擦了擦泛潮的眼睛,再慢慢洗手,把手掌,手臂,指甲缝和十根手指都洗得干干净净;然后,他慢慢地沏茶,慢慢地坐下,坐在打开的窗户,沐浴着东风的书桌前,慢慢打开书本,阅读这本从天边飞来,从梦境中飞来的图书……”这些看似平实的几乎没有形容和渲染的语句却让却一个书痴形象完全在我们眼前立体起来,生动起来,亲切起来,可敬起来。
“老书迷”方琛老师和我故去多年的四外爷同为安康修志人,因而我对方老师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恰好上周末他的大部头书《安康史话》在安康周末读书会上进行阅读,初见这本书时心中的震撼无法言说,一个年届70的老人用五年时间拿出这样一本巨著,怎不让人感动并由衷敬重。我当时就思考是什么信念让方老师坚持创作,还长久不间断为安康周末读书会服务,在《阅读者》这本书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爱,因爱而迷,因迷而有了无穷的动力,当你读完这篇《老书迷》,你会发现方老完全传承了大史官司马迁“求真求实执着为史”的史家本质。
第三篇《阅读者》主人公是周末读书会名誉副会长王文林先生,王老的退休生活被作家用绵密的笔触描写的有趣又可爱,作家先几笔勾勒出一个“被老婆安排带孙子买菜煮饭的好爷爷形象;接着又描摹了一个被女儿带入广场舞队伍中,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也没有找到归属感,却埋头为大家扛,拿,买,热心服务的老好人形象;最后作者浓墨重彩地刻画了王老走进读书人队伍,爱上读书,迷上读书推广的阅读者形象。这三个形象个个都深入人心,个个都写出王老的憨厚可爱与良善。王老的女儿王蓝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也相识在读书会,她一直为安康阅读推广做着自己的贡献,把王老带到这个队伍是当然的结果,王老一下子喜欢上阅读,爱上写作也是当然的结果,因为这是一个好学上进的书香家庭,也是一个处处热心,事事向善的美好家庭。
下卷总题《我荐书》充分展示了作家的文学与理论功底,32本书,32种个性,32种书写,仅从他拟的题目就可见其山水特色。如推荐安康学院侯红艳的旬阳民歌研究专著《生态之维与民歌之美》一书他写的标题《因展艺术特色而显学术价值》精准地把侯老师的这本书的特色凝练,这样的题目推荐让读者很快可以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书。
再如对女作家评议中的文章,题目篇篇都是七字语,不要小看这七字,字字珠玑,字字都把每篇文章的魂勾勒而出,《透过故事见灵魂》是对程云散文的美感之述;《抚平差异寻美妙》是对杜波儿爱情篇章的评题;《精确的心灵感应》这是对黄振群《你远行的日子的》评说;《展开矛盾见和谐》是对周晓莉《阿聪》的归纳;《破解内心的因果》是给刘锐萍散文的荐语,而论评笔者的《云雾南宫山》那七字是《隐去之后更明白》,此文写作意图与着力点就用这短短的七个字一语道破,真是让人叹服。下卷中无论哪一篇透过作家匠心独具的评题你不难领略文章内容,品味作者的写作精华,感受五彩斑斓的生活大世界。作家对每个作者及文章内容的分析更是入心入情入理,善于从作者字里行间了解作者的心思与心结,从而通过文字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这32篇推荐语每一篇都是绝佳的散文,不但文字美,意境美,还在通俗易懂中包含写作理论,如写散文要如何隐如何喻,如何含情,如何融境,阅读时我收获颇丰。
而这就是《阅读者》平凡而又非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