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的培养的几点思考
(2019-05-30 12:46:59)分类: 反思感悟 |
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的培养的几点思考
安康市二中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推进,要求注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科学精神是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分析了高中政治科学精神培养的几点思考,希望可以提升科学精神培养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科学精神;思考
科学精神的培养需要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和日常教学实际,提出以下思考,供各位同仁交流和探讨。
一、完善教学策略,建立生本课堂。
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都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加上政治学科中很多都是理论性知识,内容比较枯燥和抽象,长期如此,学生就对政治学习失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当前要转变这种问题,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教师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新课标的标准改变理念,改变以往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要鼓励学生多进行独立思考,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达出来;鼓励学生的创新实现;让他们结合现有的资料,应用抽象思维方法,进而对感性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得到真正的理性认识。多层面验证知识的逻辑,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可以把握真实世界的理性,真正实现“生本”课堂。从教学策略来看,可以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主题式教学,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合作探究等给学生创设情境,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加强互动,教师能够参加到学生的思维活动中。
例如,在学习“文化与经济、政治”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战狼》2电影,并且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一边看一边思考。问题包括:这部电影制作费用花了两亿八千万说明了什么?影响这部电影制作的因素有什么?这部电影获得了56.8亿的票房,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主人公可以单靠一面国旗就可以安全的通过非洲交战区?在观看完电影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之后教师进行点拨提高,进而得到结论:政治和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政治以及经济有反作用;文化和经济是互相交融的。电影中吴京可以靠一面国旗就安全的通过非洲交战区,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在持续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因为我国的强大以及和非洲之间的深厚友谊,才有了电影中的画面。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可以接着教授怎样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二、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动起来。
个人认为,对学生的理性精神进行培养,首先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长期以来,由于众多教师的灌输和说教,学生在政治课堂中的思考能力和水平在不断退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独立思考以及判断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例如,在学习“文化生活”时,面对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需要让学生学会保持自身头脑的清醒,不能盲目跟从,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较强的担当精神以及责任感。
三、立足学生生活,拓展政治课堂。
政治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政治课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在课堂中进行,而且需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拓展和延伸政治课堂。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将学科知识同社会、生活和现实情境有机联系起来,并让学生在日常生活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等进行体验。比如,现在正值3月“学雷锋活动月”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教师可以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教学内容和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参与清洁卫生活动的同时,自由组成小组针对生活中一些“不良的消费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展开调查。利用周末走访超市、医院和市场,对白色垃圾和一些脏乱差现象现场观摩,了解不良习惯带来的种种危害。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环境知识,增强“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意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学生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不仅仅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且也通过此类活动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热爱劳动的情怀,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贯彻和落实,也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形成。
四、完善素养评价,增强激励效果。
“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目前,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思想政治课堂建构尚未完成,核心素养教学评价机制尚未建立。长期以来,对学生的品行考核过多的以分数高低来评论,带有极大的局限性,容易对学生的品行产生心理暗示作用,影响了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学科核心素养评价应根据教学实际,针对不同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出不同的评价,避免“标准化答案”导致学生创新性行为的缺失。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在传统考试的基础上,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作用,增加学生自我体验式评价的环节,并同时积极借鉴心理测量、问卷调查等方式,设计相关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问题,运用教育统计学和测量学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综合性评价。而且在评价中,尽量采用激励机制,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长期坚持下来,对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季成伟.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三维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 (1)
[2]金程远.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及其培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4].安斯科.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案例.学术杂志网.2017
[5].李巧英.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初探.中国期刊网.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