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成长的岁月——(四)小学这六年

(2018-02-01 15:52:55)
标签:

杂谈

     
 (四)  

小学这六年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and walk with  you.  一箭双雕与你同行    
                 
       孩子从咿呀学语到背起书包上小学,这其间许多苦辣酸甜的经历总是那样叫人刻骨铭心。孩子的成长是为人父母必须要用心去学的一门必修课,当年轻气盛的父母遇上年幼无知的孩子时,理性的我们选择了与孩子一同成长进步,这其间少不了家事与工作的矛盾,少不了孩子淘气与身心疲惫的烦恼,少不了常常失去耐心的个性与必须要面对生活的无奈。在跌跌撞撞的人生旅途,好在我们一家人同甘共苦风雨同行,都在各自的岗位默默的付出与奋斗,书写着新的人生乐章,日子一天天朝着希望的轨迹前行,这种和谐的生活真是累也心甘苦也甜。回忆过去往事跃心头,满满的都是眷念与不舍。
        

      2002年2月19日。因为母亲生病,于是决定在县城照张全家福。

附:QL当年写的照“全家福”。


 2002年2月19日    星期二    天气: 阴

 

“全家福”



星期我到了桃源,其实我满可不来,就因为要照全家福。我除了在新年、生日、亲友的聚会上照相,“全家福”还真没照过。 

我不善于做脸皮儿表面上的工作。你说一个人好好的又没有开心的事可乐,可一上镜头,照相的冲着你说,哎,笑一笑,对,一、二、三、喊茄子……

    照相的是把你当了个三岁小孩逗你发笑,教你作动作喊茄子!照相与茄子又是怎样一层关系?简单地说不就是要人的嘴往上翘翘吗?照片中的人物本应是很自然的。像我,或者还有很多人本来不爱笑,上了镜头却偏要你笑,这不让人很尴尬难受吗? 

相最终还是照定了,效果怎样彼此心里都清楚。关于表妹,我还有这样一段记录:

一家人都摆好了姿势,照相的开始喊:“小朋友,身子偏一偏。对了,再笑起来,笑呀!”

表妹两唇紧闭,嘴唇微微向上翘,笑是笑了,可是笑得不到家,但我记得她平时就爱这么笑。

小舅妈立即在一旁助威:“茄子,茄子……”无效。一着急表弟拿着照相馆的道具,一顶蓝色的头发套逗起了表妹。这回见效!表妹一笑,快门按下,全场齐喝彩。

若不是表弟来解围,这种事满可以继续延伸,谁也不知道结果怎样?由此可见照相还真有学问。

我并不反对照相。若是世上少了照相这个行当便也会真留下许多遗憾。当然照相更是一门艺术,它也多少值得让我去学一学。

    也是。设想人人都懂得了照相学会照相这门艺术,并且这种艺术能真正走进百姓人家,那生活也必将会有艺术的色彩。

    

http://s15/mw690/006X0Xszzy7feE9L6O24e&690
2002年2月19日。这是姊妹四人第一次在一起照相,有没有赶脚正当年啦。
      
      从小学启蒙开始,QL就上了桃源县最好的小学----漳江小学,值得庆幸的是还遇上了最好的老师,教语文的朱先云老师后来被评为特级教师。这为她提升语文学习兴趣,爱上写作这门课打牢了较好的语文基础。 
    QL上学后我们的生活也在悄悄发生改变,家庭的重心也转移到孩子的学习之上,我们的生活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总之一切以有利于QL的学习为原则。每学期的课程表一定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贴着,这也便于我们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QL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从一年级开始慢慢养成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棵小树苗在我们一天天的辛勤付出与努力中也在一天天茁壮成长。
      
http://s13/mw690/006X0Xszzy7eYGJwSDO0c&690

上学后家里墙上少不了一张这样的课程表。     

http://s4/mw690/006X0Xszzy7f4Bmtssja3&690

期末终了成绩单自然被收录进专门的“成长档案”中。     


一年级二学期的课表制作的也是蛮认真的。
 
http://s11/mw690/006X0Xszzy7f4BZYrmGba&690

1996年6月被评为桃源县县级“三好学生”。    

http://s16/mw690/006X0Xszzy7feCZWEhN2f&690

                         1996.5.28.我们家爱课外阅读的乖乖女。            

http://s7/mw690/006X0Xszzy7hCzC1WR0b6&690

        看这张制作精致的课表就知道一位负责任的父亲对女儿寄予以厚望。            
http://s9/mw690/006X0Xszzy7hCAyTWKk08&690

    这张从131页档案中找出的课表还像新的一样有没有。       
    
       说起读书,先得从用过的教科书谈起。从一年级起,语文数学两本教科书剥开包好的书皮,从外观看课本几乎像新的一样整洁,无卷角,无乱写乱画,只有翻开扉页,在每一课课文中,她对生字词句的注解才能看出是使用过的,而且除五六年级期末时因为我们私下借出忘了收回,而借书人也未归还外,其他教科书都基本保持完整。从爱书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她从小做事的认真态度。

http://s15/mw690/006X0Xszzy7hCAzUV4yee&690

这是小学阶段的部分语文数学教科书。         

http://s13/mw690/006X0Xszzy7f4zjV5ak1c&690

八岁萌娃快乐的一天,脸上流露出了对幸福生活的热爱。      
     
http://s2/mw690/006X0Xszzy7feCPXNgR71&690
                        1998.4.5.QL与外婆在韶山参观留影。

1998.4.5.在清明节这个特别的日子一家人游韶山也特别的有纪念意义。

http://s6/mw690/006X0Xszzy7hgeA0evXf5&690

1998.5.参加98年海峡两岸珠算通信比赛。

http://s6/mw690/006X0Xszzy7hgdC5g1vb5&690

1998.5.参加桃源县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大赛获奖。 


  1998年9月13日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沅水大桥下游观光。

                                                  
          1998.9.23.邮电分营。我走进了人生的第五个工作驿站。
  

1999.2.和三位同班小伙伴一起过十周岁生日。        

 从七岁拜师学书法,八岁起过春节我们家就有了每年贴春联的习惯。每年不管再忙,春联是一定得写的,而且不只为自家写,还有外公家,爷爷家,甚至亲戚邻居家,凡有求必应。过年写对联这一写也就坚持到了至今。


1999.2.13.(1998年腊月二十八)聚精会神写春联。    
 
    1999年4月10日,怯生生的姊妹仨也是挺可爱的。 
2012年7月14日相聚常德,与十三年前的那张比较是否还能寻到一点踪影呢。

 都说小学是学习特长的最佳时期,我们家也跟风一般赶紧报了一门珠心算,一门书法两个班,这一学就坚持到整个小学阶段。珠心算从一开始的全年级几十人入门,到最后不到十来位,能坚持到最后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1999.5月参加99年海峡两岸珠算通信比赛。      
 
1999.9.获珠算普一级证书,这是当时桃源年龄最小的珠算普一级证书获得者。
 

1999.10.1.吾家有女初长成,照张相都辣么正式。
                                 
http://s9/mw690/006X0Xszzy7feDMUg8Eb8&690
     1999.10.18.刚学会五笔字型,就急着练习输入课文《苦柚》。
 
http://s4/mw690/006X0Xszzy7feEhQI5Z93&690
    1999.11.30.36岁那年我们搬进新家,终于有了自己的安乐窝。     

                  2001.5.15.在家学习,迎战小升初。

                     2001.6.桃源县漳江小学139班毕业合影。

         小学这六年说长也不短,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我的体会是对孩子的成长一定得有付出,孩子的成长也一定少不了父母的关爱。家长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家长也更要有耐心陪着孩子慢慢长大一同成长。回想这一路走来我们既经历过风雨也见到过彩虹,孩子从一懵懂少年经过小学这六年一天天的打磨,一天天的日积月累,有了一颗积极进取的心,乐观向上的品质,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我们所希望的目标都一一得以实现,我们深感欣慰,当然这也是我们牺牲了大部分休息时间娱乐时间才换来的果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的,孩子从出生起到不依赖家庭开始独立生活之前,每一阶段都在不同程度的受着父母言行的耳濡目染,越是年幼受家庭的影响越多。因此我们也尽量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做孩子的表率和知心朋友,不以长辈的身份教训孩子或以打骂的方式管教孩子,让孩子成长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之中,健康生活,快乐成长。
    慢慢人生路我们走对了成功的第一步。


 
           (待 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