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与法制》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17-10-12 22:53:32)
标签:

教育

分类: 随感

《道德与法制》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东关小学 王晓燕

一路风雨兼程,我们终于来到了被誉为“东方最美丽校园”的百年名校----南京师范大学。

虽时令以至深秋,但这里仍温暖如春,绿树成荫。漫步校园,浓浓的书香扑面而来,沉沉的古韵令人浮躁的内心顿感平静。一路上,活泼大方的程晨老师为我们介绍着学校的历史,温柔细心的晓晓老师不厌其烦地回答着我们的种种问题,还有雅婷老师的热情,如温暖的阳光,都让我们对这次培训满怀着期待,充盈着欣喜。

高德胜教授在讲座中对《道德与法治》的总体设计进行了详细解析。这门课程经历了三次演变,由最早时期的《思想品德》,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再到现在的《道德与法治》。一个标题,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使课程功能彰显出来。由于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青少年受伤与犯罪越来越多。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整体目标是为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遵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我们是从本学期开始在一年级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新教材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教材关注一年级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了解学校生活的两个主体生活方式;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整本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新教材具备了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形成生活内容和教学相统一的叙事逻辑,教材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守法、树立规则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新教材中没有了说教性的内容,各册设计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呈现方式体现了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有些还渗入了一些绘本图画和内容,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求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好的道德实例和现实需求的法治知识,也应和学生一起解读、分析,更要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观察、思考、感悟、实践。

一个社会人为什么需要品德?为什么需要品德教育?品德对于儿童仍至成人有什么作用?品德与智育是什么关系?汪凤炎教授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以上的问题。道德要成为人们所需,要弄清道德与人的发展关系。良好品德具有促进个体智力发展的功能,不良德性会阻碍个体智力的发展。一个聪明的人不能没有品德的引导,否则,其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正如汪凤炎教授所述,可能出现“盲目乐观”“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甚至“无坚不摧”等现实结果。

汪凤炎教授认为:(1)通过让人养成良好学习态度而促进其智力发展;(2)通过让人抵御贪欲而促进其智力发展;(3)通过妥善调控情绪而促进个体的情绪智力的发展。一个有基本智能且品德良好的人,在人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定能有所作为,一个有基本智能但品质恶劣的人只有二种可能,不是助纣为虐,就是误入歧途。做人必须写好一个“人”字,“人”字要怎么写? “人“字的一撇有如人的智慧,“人”字的一捺有如人的品德,品德在支撑着这个人的人生,支撑着这个人的社会性发展。做一名德育课程教师必须是一位能把握智慧与良好品德(如友善、合作、宽容等)相融“合金”关系的智者。在课程的实施中,必须以学生的品德作为首要任务同时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把握好良好习惯、积极情绪、负责任态度与知识掌握的关系,把培养“智慧型”的社会公民作为基本的职业操守!

在闫旭蕾教授的讲座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是:个体道德的形成与其体化实践一体两面,道德品格是“体现”出来的。由此我想到了现在盛行的国学教育。现在的传统教育回归,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三字经》《弟子规》等古今贤文的背诵默写吗?记诵这些又是为了什么?如何将传统教育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乃至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值得我们学校教育深思的问题。

三天的中段学习转瞬即逝,感谢教授的倾心讲解,您们的学识令我深深折服;感谢接待我们的学员老师,你们的热心时刻感动着我;感谢山南海北的朋友,你们的好学不断激励着我;感谢国培,让我对新课程有了如此崭新的认识!学习----永远在路上!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15ZH00SIGG.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