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7-12-22 09:15:14)
标签:

教育

编号:  201711071               

 

 

武安市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课题名称 小学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    

          王丽梅                       

所教学科        三年级数学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6368008618    

      武安市活水乡陈家坪小学           

 

 

 

 

2017      11     27  

 

一、开题报告内容(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

(一)课题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界定清楚、真实可信、表述严谨)

1.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数学教学中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今年我刚接上三年级,通过几次测试,我班学生在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却很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兴趣不高,计算水平低下,很多学生由于计算错误,直接导致数学成绩较差。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从长远看,学生计算终身受用,生产、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计算;就目前而言,作为数学基础的计算能力,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独立计算能力越来越被师生所忽视。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很多解决问题,有些教师把这些归咎于粗心、马虎,但通过我的长期观察,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孩子在计算上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待于我们的研究和探索。

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我提出了“小学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课题。

2、研究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计算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程还对计算教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对计算教学的价值观重新定位,计算教学不再是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 而是重视了数的概念教学,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把它和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的计算学习活动要从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转化成一个生动、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3.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计算:学生的口算、估算,笔算、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较高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严格教学要求是保证学生计算高正确率的前提;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认真计算的习惯,培养耐心验算的习惯;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即加强三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目标、任务和研究方法

       1.研究目标

1通过各项行动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口算、心算、估算、笔算的能力。

2)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从实践上升为理论,构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整套操作模式,形成科研成果,进行推广。

3)学生发展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的研究,根据新课程标准,摸索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途径和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2、研究的任务

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将研究任务分为五部分

(1)找出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

(2)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

(3)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提高计算能力的研究。

(4)实现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研究。

(5)加强口算速算和估算教学的研究。

3.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把课题研究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反思和行动,以课堂为阵地,以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调查问卷等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如各类有关的教育论文及期刊等,进行理论学习,参考有用的信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调查问卷法。在实验开始前,对学生计算能力,通过问卷进行前期调查,摸清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在过程中实施过程调查,在做题前进行效果调查,采用谈话,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状况,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并进行动态调整。

3.个案分析法。对于值得注意的学生个体,详细地描述个案,反映其研究前后的变化对于一堂典型的研究实验课,进行个案分析。

4.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改有关论文。

在研究的过程中,善于抓典型、抓全面,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交流,不断总结经验,经过再研究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三)研究过程和步骤

第一阶段   启动阶段(2017.9—2017.10

1. 确定课题。

2. 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准备资料。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7.11—2018.5

第一轮(201711-12)主要工作:编制调查问卷,调查表,研究分析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

第二轮 (20181-3)主要工作:“对症下药”并研究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1.以口算能力训练为突破口,加强学生口算训练。在课堂中可以安排5分钟的口算训练,使口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

2.以数学竞赛为推动力,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小型趣味性的数学竞赛活动。

我们在每学期都进行一次数学口算活动,根据不同的口算内容,安排不同的比赛形式,有限时赛,有限题赛,有基本口算,还有巧算比赛。学生在比赛中增强了信心,培养了兴趣。

3.采取合理的训练方式,强化听、视算,改变以往看着口算题写得数的练习形式,平时的口算练习以口述答案为主,着力培养口算能力。

4.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让学生每天进行3道计算题,培训学生数感能力。

实施一段时间后,写出第二期研究报告。

第三轮:(20184月)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工作,撰写案例教学材料,如:课堂实录,教学日志等。

第四轮:(20185月)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出论文集。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8.6—2018.7

通过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自查研究情况,整理有关教案、论文,总结成课题成果。这一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并请专家评审鉴定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寒天.《小学数学教学指导全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3】周玉仁.《课堂教学艺术集萃》【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4】曹培英《.计算教学》【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5】洪光波.《算法多样化更需优化》【J.中国期刊网.20128

  6】张倡源《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10下:267-268

(四)预期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时间(月)

任务名称

成果类型

2017.11-12

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调查

调查报告

2018.1-3

《促进三年级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研究》

研究报告

2018.4

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研究》

教案、课堂实录及影像资料

2018.5

实现三年级学生计算优化与多样化的研究《加强口算速算与估算的方法的研究》

论文

2018.6

《小学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研究报告

 

 

 

 

 

 

 

 

 

 

二、课题开题结论地方不够可以附加纸张

填写内容:专家对开题课题论证意见及建议。

 

 

 

 

 

 

 

 

 

 

 

 

 

三、开题论证专家数据表

姓  

职称、职务

工   作   单  

签名

 

 

 

 

 

 

 

 

 

 

 

 

 

 

 

 

 

 

 

 

四、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市属学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

 

年   月   

 

注:将开题报告送交一份至各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或市属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存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