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园共育促幼小衔接》工作报告

(2020-04-22 12:42:11)
标签:

教育

《家园共育促幼小衔接》工作报告

子长市幼儿园         

一、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是为儿童实现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段的平稳过渡而开展的各种专门的教育活动。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一阶段教育是后一阶段教育的基础,后一阶段教育又是前一阶段教育的发展和提高。由此,将幼儿园、小学、家庭等不同教育主体有目的、有计划、协同有序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组织起来就形成了幼小衔接活动体系。幼儿园、小学、家庭等主体充分发挥各自在促进儿童成长中的优势,相互支持,共同服务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通过多种教育活动,让儿童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幼小衔接”就是幼儿园和小学分别在《3-6岁指南》《课程标准》的框架下,与家长紧密配合,不越位、不缺位的完成好自己分内的教育工作。

二、研究工作的具体过程

(一)准备阶段  2019年4月——2019年6月)

1、开展对相关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为下阶段开展研究做好思想上与知识上的准备。

2、成立课题教研小组和课题实施小组,明确各方任务和职责。

3、发放问卷调查表,收集幼儿园教师、小学、家长等各方信息。通过学习、研讨、教研等形式,使教师对幼小衔接有进一步的认识,分析并确定幼小衔接课题研究的方向,撰写开题报告。

4、召开家长会,家园共育,了解幼儿入学后不适应的具体情况,初步探索幼小衔接的模式。

5、召开“幼小”专题教研会,和小学一道理清思路、探明方向、统一思想。

(二)实施阶段(2019年7月——2020年2月)

1、落实研究内容

2、资料收集

(1)对于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能解决的策略。

(2)组织各种互动,及时进行反馈、总结整理。

3、聘请领导和专家进行指导。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升课题研究质量。
   (三)结题阶段   2020年3月——2020年6月)

1、在前阶段深入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整理园本化幼小衔接策略课程。
    2、整理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论文、感悟随笔集结成册。
    3、得出课题研究结论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4、形成“幼小衔接”相关长效实施机制,以将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

三、研究工作成效

1、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使其获得长足的学习能力,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例如:阅读训练;数学概念培养;科学常识教育;了解社会中粗浅知识、懂得基本的日常行为规则,培养幼儿音乐、舞蹈、美术方面知识技能;思维能力训练,对幼儿进行独立学习和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

2、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

多开展一些户外活动,如跳绳、跳皮筋等,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协调性、灵活性,以便更好地去适应小学学习方式,完成系统性知识内容。

3、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教会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管理好自己物品、用具的习惯;养成认真、专注做事的习惯,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对将要入小学幼儿有意识制定一些班级纪律,要求幼儿必须自觉遵守,并培养幼儿养成倾听教师要求、不懂就问,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以及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及各种工作。

4、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学会与他人友好和睦地相处,积极参与集体的活动。

5、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作息时间上,集体教学活动活动时间适当增加,让孩子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顺利过渡到小学的作息时间,让孩子的专注力由短暂变得逐步拉长。教师尽量调整游戏和户外活动,午睡时间,适当增加看书、手工、书写时间,让孩子的思维方式由直观、图画方式顺利过渡到抽象、文字方式,适应分科教学。

四、研究工作的体会

良好的生活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一个人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培养,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小学有所不同,在幼儿园我们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游戏为主,在小学从一年级开始以学习为主,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一时间让孩子难以接受,孩子们在幼儿园是最后一个学期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做好幼小衔接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什么是“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其实就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幼小衔接工作就是帮助幼儿形成一种适应小学生活规律的行为模式。而这项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的不仅仅是说教、检查,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将其细化,具体的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点滴积累、培养、逐步的形成、完成的。

五、研究工作反思

“幼小衔接”就现在幼儿园的教学情况以来难度很大,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距太大,而造成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幼教理念和小学一年级教学任务的差距太大,幼儿学习环境的改变,加上学习任务的加重,使孩子在初进小学时出现不适应的现象。老师和家长应该引起关注,小学老师要在心理上让孩子接受你,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使孩子尽快适应这个学习环境,家长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配合老师为孩子顺利向小学过渡做好一切准备。比如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多了解小学生活,提醒孩子整理书包文具,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孩子出错的时候,不发火,不急躁,有涵养,有耐心,但切记不要包办代替,有的老师会让家长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字,以便于让家长督促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我认为家长在签字前应该和孩子说清楚彼此的责任,让孩子明白作业的对错自己负责,家长只负责签字完成老师的要求,如果家长负责检查对错,势必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依赖,所以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不要依赖别人,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家长会轻松百倍。当然家长在签字的时候,应该关注一下孩子作业的质量,如果经常有错,应该提醒孩子不能粗心,或者和孩子一起找出原因,提高学习成绩。同时我们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以及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注重孩子的生理健康,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幼小阶段应是孩子能力发展和培养的一个关键期,所以老师和家长应该特别关注,做好这些工作,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家长也放心省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