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月活动安排
(2019-09-21 15:45:08)《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课题研究
准备阶段月活动安排
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过渡,对幼儿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由于社会要求的提高、生活制度的变化、师生关系不同、生活环境的完全改观和教学内容加深、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减少等原因往往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幼小衔接,是一直受到幼教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以上几点看,幼儿园阶段是幼小衔接的重要环节,而家园的共同配合是幼小衔接的另一个重要途径。而目前幼小衔接因为成绩而走样,幼儿教育严重小学化,家长教育理念的落后、陈旧,直接影响幼小衔接,成为幼小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那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家园共育就成了需要我们探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有所突破才能更好地让孩子从幼儿园向小学过度,从而使其心理、智力等各方面发展更稳定。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月活动安排如下:
一、成立课题教研小组和课题实施小组,明确各方任务和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让大班年级组的老师对"幼小衔接"工作引起充分的重视,深入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任务,结合各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学习兴趣和各班使用的教材,通过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小衔接"的工作方法,全面展开"幼小衔接"活动。
五月份活动安排
一、发放问卷调查表,收集幼儿园教师、小学、家长等各方信息。通过学习、研讨、教研等形式,使教师对幼小衔接有进一步的认识,分析并确定幼小衔接课题研究的方向,撰写开题报告。
二、开展家长培训工作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3、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4、借助家委会的平台,向家长进行推广幼小衔接的信息,由家委会代表向家长征集一些存在的困惑或问题,并通过家委会来进行反馈和解决,更有效、更快捷地做好家长工作。
1、召开“幼小”专题教研会,和小学教师一起理清思路、探明方向、统一思想.
2、引导幼儿对小学生活产生兴趣,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