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中班幼儿桌面游戏的研究与应用》课题开题报告

(2017-10-27 12:15:05)

《幼儿园中班幼儿桌面游戏的研究与应用》课题开题报告

 

子长县幼儿园课题组

 

课题编号:135YSJY0262

研究人员:景海霞薛艳芬、王亚琴

工作单位:延安市子长县幼儿园

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负责的“中班幼儿桌面游戏的研究与应用”课题,被确定延安市教育学科十三五规划课题。经领导批审,现已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名称:中班幼儿桌面游戏的研究与应用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游戏式的教育理念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常规之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是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前苏联阿尔金的“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可见游戏的重要性。那么除了户外游戏之外,桌面游戏也是游戏的一种。幼儿的桌面游戏是一日活动中接触最为频繁的活动,操作简单方便,在游戏时幼儿没有精神压力,幼儿喜欢玩、乐意玩,成为他们最喜欢的游戏形式之一。 

在桌面游戏的实践操作中,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各种材料来展现出自己想象的东西和现实生活中的物质东西等。他们以自己的知识和想象去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桌面游戏不仅是实现幼儿手脑相互促进的良好方式,也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桌面游戏有助于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不乏为开发幼儿体能,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皮亚杰的建构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生于动作,产生于活动中的操作。对幼儿来说,摆弄桌面操作材料的过程是一种想象和探索的过程,从中可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可以说,桌面游戏容易引起幼儿丰富的联想和幻想,激发幼儿的创造动机,给幼儿带来创造的乐趣,深受幼儿喜爱,桌面游戏在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中有独特的作用,它能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得情趣,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空间知觉的能力,以及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以及认真、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通过教师有效地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桌面游戏,以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子长县幼儿园桌面游戏目前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存在幼儿年龄段界限划分不清楚,已购买的积木积塑为游戏材料有很大的局限性,塑料的雪花片,塑料拼图积木等很难满足幼儿多种能力发展的需求让桌面游戏与教育教学相融合,让桌面游戏与我园的户外游戏相结合,研究桌面游戏势在必行。我们课题组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将本次课题组的名称定为《中班幼儿桌面游戏的研究与应用》,根据年龄段的划分,材料的需求、游戏的种类等将桌面游戏分为四大类:益智类游戏、趣味类游戏、传统类游戏、建造类游戏。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游戏材料,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是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详细阐述了幼儿园游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在幼儿园设计、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的策略和方法。这本著作对于选择中班桌面游戏的内容、材料以及研究中班桌面游戏的有效指导有很大的帮助。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

皮亚杰开拓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虑儿童游戏的新途径,他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强调儿童游戏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结构,强调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这些理论对研究幼儿园中班桌面游戏有很大的启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桌面游戏的积极性,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开发智能,提高操作能力。

3为幼儿提供各种的材料丰富中班幼儿的桌面游戏的内容。

4、探索适宜中班幼儿桌面游戏的活动内容及有效指导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探索中班桌面游戏内容

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活动的成效,桌面游戏可以分为益智类游戏、趣味游戏、建造类游戏、传统游戏等。

益智类游戏:是指把智育因素和游戏形式结合起来,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是幼儿在自愿的、愉快的活动中走进知识发展智力的游戏。如:“猜谜语”、“搭火柴棒” 、“棋类游戏”等。

趣味游戏:它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他可以丰富幼儿知识,。如 “摸奇妙的口袋”等。

建造类游戏:是指利用大小积木、拼插玩具或纸盒来制作房屋或其它物品。如:好玩的纸盒。

传统游戏:是指我们孩提时玩的翻绞绞、抓套骨、煽洋火皮等游戏。

2、探索中班桌面游戏材料

丰富、足够的桌面游戏材料既能吸引幼儿,又能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需要。根据中班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研究桌面游戏,挖掘富有童趣的多层次多样的桌面游戏材料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如:废旧的纸盒、废旧的海绵垫、饮料瓶、扑克等,我们会根据这些材料做成搭建高楼、走迷宫、小心陷阱、翻翻乐等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兴趣性极高的桌面游戏。

3、探索中班桌面游戏的有效指导策略

针对以往活动中教师袖手旁观或放羊式的现象,幼儿玩起来没有目的性、成效性,在活动中幼儿盲目、自由、散漫,活动存在严重的单一、无趣味性,缺乏指导策略,幼儿参与游戏兴趣不浓,整个活动显得死板也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于是我们预设立了以下种指导策略的研究。

启发式指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在活动中以点拨启发的方式进行个别指导。

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双边活动,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幼儿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其兴趣。探究精神、创造思维和想象力,促使他们自主的掌握和应用知识,创造性地完成桌面拼搭。我们分析讨论了桌面游戏《走迷宫》这一案例,教师进行示范,强调游戏规则及注意事宜,幼儿一目了然。启发式指导在桌面游戏活动中是很重要的一种指导方式。

示范讲解式指导:示范示讲解是一种很直观的教学方式。桌面游戏活动之前幼儿对基本的玩法和技能缺乏正确的掌握,这时需要教师做示范或讲解玩法。

参与式指导: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充分了解幼儿的需要,进行及时的指导。

幼儿在平时的搭建活动中,不爱动脑筋搭作品,总是搭建一些很简单的加长、平面的作品。可能在主观上他也想不出来搭建什么作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参与进来进行指导,让幼儿有了搭建的方向和目标,从中搭建出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提高了他们后续搭建的兴趣。

发现式指导:教师在活动中仔细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帮助指导。

幼儿在个体活动中能发现并讲述,我们有一个活动《挑小棒》我们会组织幼儿先自己玩,发现同组的幼儿有竞争比赛的行为,教师发现后这一亮点后,能及时将这一活动推广到所有得幼儿活动中。这一桌面游戏不仅发现了幼儿的创新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动手动脑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开展课题研究前,对幼儿开展桌面游戏现状进行调查。

(二)观察法:观察幼儿在游戏中参与情况,教师扮演指导、参与、合作的角色。

(三)行动研究法:教师针对实际的桌面游戏活动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与计划,用以指导活动,并根据实践发展,分阶段进行总结活动效果。

(四)文献资料法:学习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及游戏理论知识,了解有关桌面游戏的专业知识,并分析幼儿园中班幼儿桌面游戏特点,形成一套适合中班幼儿桌面游戏的课程。

(五)个案研究法:对幼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典型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系统的分析。

(六)经验总结法:对教育实践工作及时回顾、反思、总结、调整工作思路。

五、课题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7.4--2017.5

1、以观察、分析、查阅、材料、问卷等形式,了解目前幼儿园桌面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并思考低效活动存在的原因,从而明确目标,为本课题研究定位。                                                                      2、设计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召开课题组会议,讨论并制定研究方案,明确思路,安排月活动,落实研究任务,制定研究制度,主持人撰写开题报告,各组员撰写理论学习心得

(二)实施阶段2017.6--2018.5

1、针对前期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形成报告,并安排本阶段的月活动。按照研究目标,在幼儿园全面组织开展实施。

2、结合园本教研,围绕“常态课”室内桌面游戏的组织及指导,定期开展案例讨论学习,并以文字形式呈现。

3、全面了解幼儿的现状和发展动态了解幼儿对哪些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感兴趣并学习理论,撰写研究心得及相关论文

4、召开课题实施情况交流活动,调整活动策略和方法,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提高操作性和可行性,设计后期问卷调查

5、做好个案资料和游戏集等课题研究资料的积累整理工作,并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三)总结阶段2018.6--2018.12)

1、安排结题阶段工作。

2、全体组员进行讨论交流,设计后期问卷调查、撰写工作报告及研究报告

3、对本期研究活动进行总结。

4、收集整理各类资料,汇编成册,准备结题。(包括案例、照片、经验论文等)

六、课题预期成果与表现形式

(一)准备阶段

1、关于桌面游戏前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2、形成《中班幼儿桌面游戏的研究与应用》的课题实施方案。

3、开题报告。

(二)实施阶段

1、中期报告

2、开展主题活动的系列活动图片、课件、资料。

(三)结题阶段

1、工作报告

2、研究报告。

3、制作园本教材。

4、体现园本活动特色的系列论文。

5、幼儿园园本案例集。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与人员分工

(一)组织机构

课题组成员中一级教师7人,年龄平均38岁;参加课题组的老师均为园内骨干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科研研究能力,都长期奋斗在教育第一线上,并善于总结教学经验,不断进修,努力学习理论,有多篇论文获省市级奖,多篇论文发表。

(二)人员分工

课题主持人:景海霞

课题组成员:

景海霞:开题报告  中期报告  结题报告  研究总结  教学设计等

薛燕芬:准备阶段月活动安排  实施阶段月活动安排  总结阶段计划安排  园本教材的编排  学习心得  研究论文  研究总结  教学设计等

曹艳艳:前期调查问卷设计 课题研究心得 工作报告 第一轮的研究课例或案例分析报告   学习心得 研究论文 研究总结  教学设计等

王亚琴:课题研究方案  前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后期问卷分析报告    学习心得  研究论文  研究总结  教学设计等

张延梅:理论学习材料  第二轮的研究课例或案例分析报告  研究报告  学习心得  研究论文  研究总结  教学设计等

张艳:第一阶段的计划、总结  研究论文  论文集的搜集与整理 影像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学习心得  教学设计  研究总结等

杨改琴:第二阶段的计划、总结   课题会议记录 第三阶段的计划、总结   案例集的搜集与整理 学习心得  研究论文  研究总结 教学设计等

八、研究经费与设备条件

   (一)我园设有局域网,可为课题组教师网上搜寻资料提供保障。为

了确保获得充足的研究资料,我园除订阅幼教专业杂志外,将继续选择添

置相关的幼儿教育理论书籍、图片资料及音像资料。

)我园能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经费保证。包括资料的添购、外出培训、专家指导、鉴定、成果资料印刷出版等费用。并设立课题研究奖励,激励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鼓励教师不断积累经验,撰写高质量的论文。

   )幼儿园制定了相应的课题研究制度,在研究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障。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培训培训,定期举行园内教育教学观摩活动,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并将它落实到课程中去,使课题研究扎实有效。

我相信,有了专家领导的培训、园领导的大力支持,课题组组长认真负责和组员们的季节配合,我们的这个课题一定会顺利结题,我园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