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于初中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研究

(2021-09-26 14:38:25)
标签:

教育

蓝田县教科局教学研究室

20212022学年度教育教学科研县级小课题申报表

小课题

负责人

瞿民乾

学科

语文

学历

本科

职称

一级

     工作时间

2003.08

手机号

15339295159

工作单位

蓝田县前卫镇初级中学

新浪博

客网址

http://blog.sina.com.cn/u/6367622382

申 报

课 题

基于初中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研究

审 定

课 题

 

小课题 其他成员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教研员(签名)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研究方案(课题研究背景、课题涉及的主要概念界定;课题研究价值分析;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课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研究分工、成果预设等,字数不低于3000字)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2.0的实施,语文教学迎来了发展的良好契机,学校在信息技术的设备和相关条件上投资也很大。然而语文教学涉及面非常广泛,教学容量大,信息聚集性强,要把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不是容易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研究深度还需要持续深入,信息技术的实际灵活运用能力还要大力提升。同时,我校大多是农村留守儿童,文化环境不太良好,更需要大力提升了解文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基于以上情况,为了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带领和促进我校语文教师的共同发展,尤其是提升信息技术实际应用能力,努力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升,特设定本课题。

二、课题涉及的主要概念界定

1.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学科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用PPT代替黑板,在教学中播放一个视频,抑或用电子书代替纸质书……但是,这些都是初级阶段,真正的融合,应该是更深入的,更有效的。真正的融合,是教学与学习方式的独特转变,学生由学习的被动者转变成学习的主动者。这种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受”的模式,其关键点在于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掌控能力上。

3. 信息技术2.0相关要求:

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激发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生动力,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推进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应用,开展教学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推动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等,利用线上资源,结合线下研讨,打造“技术创新课堂”,提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的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学校教学创新。

三、课题研究价值分析:

本课题基于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进行探究,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扎实深入,促使教师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更加扎实的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相关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这对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有重要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可对学校其它学科的教师起到积极引领的作用。

 

四、课题研究内容:

1.调查语文学科教学课堂信息技术应用实际情况。只有充分了解信息技术应用的现实情况,我们才能有的放矢,找到立足点进行准确研究。调查必须认真扎实具体客观,充分反映现实情况。

2.调查了解学校语文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基础就是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所以调查教师的应用情况,就可以找到提升教师发展的契机,并有效的寻求促进提升的方法。

2.调查教师对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探究情况。旨在了解教师在信息化应用教学中是否有一些好的经验或者有一些实际的应用需求和思考探究。

3.校内进行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应用研讨活动。这是课题的重要环节,在积极充分的研讨活动中,教师们互相切磋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共同探究研讨优质融合的方法和模式。更重要的是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进行反思、研究,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基于现有条件的最佳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和方法。要组织多次研讨,深入、深刻地进行扎实的实践探索。

4.努力协调,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融合的校本培训。由于信息化2.0提升工程的开展,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所以为了持续深入地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课题组计划积极协调,给教师的发展寻找更有效的校本培训方式。校本培训必须快捷有效,针对性强,而且详细具体,重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5.组织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融合的实际教学观摩活动。实际教学观摩活动是检验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的重要方式。课堂观摩活动中,教师的语文学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契合点的把握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观摩活动也让教师能有一个实践锻炼的机会,反思改进的机会。

6.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融合的探究经验总结推广活动。这一过程旨在对课题研究的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促进课题结果的形成。

五、研究的思路:

1.认真分析,确定课题方向。

2.掌握课题资料资源。

3.设定课题实施计划。

4.邀请专家指导。

5.开展课题研究具体行动。

6.针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考察记录。

7.对课题开展情况进行反思总结。

六、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考证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等。  

七、实施步骤:

1.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校语文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现状。

2.设计调查问卷,结合教师访谈,了解教师对初中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探究情况。

3.积极宣传、协调、组织,开展校内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各种应用研讨活动。促进教师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

4.积极协调、组织,开展本校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方面与信息技术应用融合的校本培训。

5.认真组织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融合的实际教学观摩活动,让课题研究教师增加实际应用能力并能不断尝试改进。

6.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融合的探究经验总结推广活动。这一阶段要注重充分研究,全面收集资料,科学客观的进行分析总结并邀请专家进行指导评价。

八、预期效果

1、通过对初中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的探究,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形成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有效的引领学生接触和了解语文学科知识,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2、促进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化研究的常态化工作方式。

九、步骤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19月—202110月),成立课题组。深入研究、充分设计,形成细致、全面、科学的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2110月—20223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实施调查、访谈、实践、研讨等活动并积极收集资料。形成前期、中期课题报告。

    第三阶段:结题。(20223月—20225月)课题组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总结,整理研究资料,形成结题报告并上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课题申报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