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7日,湖南长沙。。。继续参观“长沙铜官窑博物馆”
基本主题展:诗意的彩瓷
“长沙铜官窑”即为“长沙窑”的代名词,其烧瓷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前后经历了200多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长沙窑”以在器物表面彩绘诗文图饰的彩瓷而崛起,是釉下多彩陶瓷的发源地,又因在唐朝年间根据国外市场需求而设计、制作、包装(装饰)瓷器产品,成为海上陶瓷之路的开辟者,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朝三大出口瓷窑之一
“长沙窑”窑址位于今长沙市望城区丁字镇石渚湖附近,其兴起时属始烧于东汉时期以青釉瓷闻名的湖南“岳州窑”外围窑区
千年的积淀,造就了长沙铜官窑的辉煌
“咸(通)”箕形砚残件(唐)、“开成三年”印模(唐)、“元和十三年”素胎铜槌(唐)
“咸通十年”素胎器座(唐)
“咸通十(年)”酱釉漏斗形器(唐)
土火之艺。。。瓷器是土与火造就的艺术品,而长沙窑的烧瓷则是“土、水、彩、釉、火”共同演绎的瓷艺“交响曲”
“长沙窑”为取自当地的高硅质胎瓷土,属粘土-石英-云母系
“长沙铜官窑”瓷土
“窑土”实物对比:定窑瓷泥、景德镇窑瓷石、铜官窑瓷泥
凝土为器。。。瓷土为制作瓷器的基本原料,取土之后还要经过晒干、淘洗去杂质、脱水成泥、陈腐发酵、踩踏练泥、揉捏至坯体成形的过程,之后才是装饰上釉
场景展示:造化之功
造化之功。。。坯体成形主要采用快轮拉坯法,辅以模制和捏制,然后修坯、晾坯
场景展示:胎体之饰
胎体之饰。。。器物成形之后,即进入刻花、划花、印花、贴花装饰及上妆、施釉流程
展橱一观
青釉褐斑椰枣纹模印贴花壶
场景展示:施釉之法
釉是瓷器表面的保护层和装饰层,其中,长沙窑的窑工们首创将铜用作着色剂,从而发明出铜红釉
褐釉
酱釉
场景展示:彩饰之美
彩饰之美。。。长沙窑运用到了多种彩釉技术,使经过高温烧制的瓷器鲜艳夺目、异彩纷呈,由此改变了数百年来单色釉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印模与构件
欲火化瓷。。。泥坯入窑烧结成器,这是瓷器制作流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长沙窑的窑体为利用山丘坡度自然形态挖沟修筑而成,因形似长龙而被称作“龙窑”
入闸叠烧,是在装窑前先将瓷器坯体放入匣钵以避免窑渣、窑汗、窑灰的污染,然后通过叠烧、立烧、套烧、垫烧等烧制,使器物受火均匀
深腹筒形匣钵
盆形匣钵
三足垫圈
场景展示:长沙铜官窑“龙窑”烧瓷的涅槃新生
涅槃新生!瓷器烧造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火候的精准把握,长沙窑瓷器的烧制温度一般为1150度至1200度
窑神庙。。。瓷器的魅力所在,是不到出窑那一刻就永远存在想象空间,故在点火开烧之前,窑工们都会祭拜窑神,以祈求烧窑成功
青釉褐绿彩荷花纹佛灯。。。参观继续中,后部分为长沙窑成器展示的“彩韵唐风”
hkzjx 2019050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