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七里山塘七只狸猫05:通贵狸、美仁狸(苏州行游10)

标签:
旅游山塘街石狸猫苏州旅游攻略 |
分类: 我在旅途 |
20180213,苏州。。。由北向南,行走“七里山塘”长街来到广济路新民桥,站在桥上的南望,即为苏州山塘街风景区的一张名片景观
从新民桥到阊门“渡僧桥”这段山塘街长约三百余米,虽然只有整条七里山塘长街的十分之一,却是商贾繁华的热闹场所,因离开铁路苏州站仅一站路的地铁距离,所以,这里也成为我每次到苏州闲游后回上海前来买感兴趣吃货的两个必到地之一(另一个是观前街那边的平江路)
被辟为景区的这段山塘街我至少来过30次,此番逛街就免了,直奔主题来到通贯桥前,即看到桥堍边“蹲守”着山塘街七只石狸猫之六、象征富贵的“通贯狸”
“通贵”意为通往富贵之路,“通贯桥”是景区段山塘街中往来山塘河两岸的必经之路,“通贵狸”自然就成为七里山塘七只狸猫中最体面、滋润、傲娇的一只了,因为游客上下桥时都会关注它一眼,甚至还会摸摸它的光脑袋!
广济路新民桥旁紧贴着一座也叫“新民桥”的单孔石拱桥
过“通贯桥”来到山塘河对岸的回望。“通贯桥”建于明弘治初年,最早为拱形环洞石板桥,后经明清时期多次改建重建,成为现今的清朝风格花岗岩单孔石拱桥
离开“通贯桥”,径直来到山塘街(东)南端山塘桥堍的“御碑亭”前,山塘街七只石狸猫之七、象征优雅的“美仁狸”即“蹲守”于此。看到“美仁狸”,意味着我此行开走苏州“七里山塘”长街,从(西)北的西山庙桥直至(东)南的山塘桥沿线七只石狸猫被悉数寻到!
御碑亭
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中国农历壬午年)春,乾隆皇帝南巡苏州虎丘、阊门及山塘街,至七里山塘时深为感触此地的繁华盛景,故御笔写下“山塘寻胜”并赋诗一首,回到皇城后,还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一条苏州街
桥下的山塘河,呈(东)南一路流向(西)北的斜线状直通虎丘
到了山塘桥,其实整个七里山塘还没走完,长街(东)南端的终点是在离开山塘桥约150米外的渡僧桥旁
来到山塘街“路接阊阖”石牌坊前。这里的“阊阖”并非指苏州阊门及吴王阖闾,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门”,后泛指宫门、城门,“路接阊阖”之意,就是七里山塘长街连接阊门
牌坊旁侧为横跨上塘河的“渡僧桥”,上塘河与山塘河一样,同为连通阊门外护城河的苏州城市水道,相传此地原本只有渡船而无桥,因有僧人呼渡时遭船工怠慢,于是,僧人便募捐化缘建造此桥,故得名“渡僧桥”。据苏州《金阊区志》记载,渡僧桥始建年份不详,最早于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重修
即时定位:下午4点37分。此行七里山塘长街并探寻七只石狸猫,自下午1点55分从西山庙桥开步,约用时2小时40分走完全程,其实避开像我这样的东游西逛及拍照取景,一门心思来走这七里路的话,最多一个半小时就够了
同时在旁边食品商店买了两瓶苏州米酒,700毫升一瓶36元(注:此为2018年2月的价格)
此“米酒”属于苏州人常饮的传统口味“桂花冬酿糯米酒”,酒精度只有0.5-2%,几乎就是一款饮料,口感香糯醇滑爽,给家里不胜酒力之人尝尝还是不错的
买好吃货,走过西中市(街)上的吊桥去看看阊门
吊桥下为阊门外的护城河,这片包括苏州山塘街和石路在内的区域,就是清朝年间著名作家曹雪芹所写《红楼梦》开篇第一回中描述的“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即时定位:下午4点37分
dysc三出 201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