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虎丘03山下,虎丘剑池(苏州行游03)

标签:
风景名胜虎丘旅游旅游攻略苏州 |
分类: 我在旅途 |
“申文定公祠”的后院连通“石观音殿”遗址
步出“石观音殿”正门见苏州“文保”碑
经“吹香嚼蕊”圆门洞去往“冷香阁”
阁铭“冷香”
内景
介绍
整座“冷香阁”的东、西、南三面环以庑廊,周边环境高爽幽静,别具清趣
“冷香阁”庭院门上镌刻江苏苏州籍近现代目录学家、上海图书馆前馆长顾廷龙的题额“明月前身”
庭院门外,为下行至虎丘山下“拥翠山庄”的山道
回走“冷香阁”庭院门
一路回返,过“远引若至”圆洞门
来到“第三泉”前
眼前这脏兮兮的泉水可大有来处:唐贞元年间,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籍茶圣陆羽曾住居虎丘,为方便研究泉水的水质对煎茶的作用,陆羽挖了这口泉井并将之评为自己心目中的“天下第五泉”
泉旁的崖壁上有几幅摩崖石刻,其中“铁华岩”三字取自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所作诗句“铁华绣崖壁”,意为四周赭色石壁陡峭如削,纹理天然、秀如铁花而浑然天成
圆洞门外的平台之下,即为虎丘山下的“千人石”

崖壁上的“剑池”二字,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籍元朝书法家、文学家周伯琦的字迹
剑池的上方,即为我前行走到过的“双井桥”
剑池是虎丘最为神秘的地方,传说吴王阖闾墓的开口处就设在这里
传说中的虎丘剑池内还殉葬有扁诸、鱼肠等宝剑三千把,这也是“剑池”之名的出处
“虎丘剑池”四个刻字,原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的唐朝名臣、书法家颜真卿的字迹,后因“虎丘”二字逐渐断落湮没而仅存“剑池”,到了明万历年间,苏州籍石刻大师章仲玉将“虎丘”二字进行了描摹补刻
这四个字正面看看还算和谐,但换个角度侧看就“露馅”了。。。
不管怎么看,补刻的字总显得别扭不自然,所以后人就有了评介:假虎丘、真剑池!称其“假虎丘真剑池”还有另一种意思,即剑池的东西两壁陡立悬崖是天然形成的,而虎丘的后山则是人工用土垒建而成,其目的就是为了掩盖吴王阖闾的水冢(墓)
很多游客排着队轮番与四个大字合影。。。想到中国式的二大旅游特色,就是到东到西仍零钱及与字碑合影,其实我要说,虎丘剑池是个很不适合拍人像照的场所,第一,这里是个阴气弥漫的水墓,第二这里埋了几千把宝剑,杀气太重!
紧贴“二仙亭”的山壁上嵌有两块石碑,分别雕刻着二位神仙:陈抟和吕洞宾
“二仙亭”的上方建有“可中亭”
传说宋文帝刘义隆在这里聚僧施食,但已时过中午,当时的佛界有“过午不食”戒律,僧人皆左右为难吃还是不吃,于是宋文帝发话说此时正好“可中”,但吃无妨。这里的 “可中”也就是正好日中的意思
站立“可中亭”内,东向俯视“白莲池”
“千人石”的红岩质地侏罗系火山岩石也被人赋予了传说:相传吴王阖闾死后,其儿子夫差将他葬在了虎丘山,完工之后,夫差想了一个歹计,将一千多个工匠召集在一起喝酒并观看鹤舞,后将这些酒醉的工匠全都杀死,工匠的鲜血染红了这块大石头
立于白莲池畔,眺望虎丘山上虎丘斜塔
“养鹤涧”为近年恢复的自然山涧景观点
传说唐朝文学家、道士清远在此养鹤并写下《同沈恭子游虎丘》诗,后此诗深受颜真卿赏识,不仅作了和诗,而且还写成了法帖
dysc三出 2019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