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丹噶尔古城05湟源县博物馆之历史文物展(兰州西宁八日27)
(2019-02-19 05:05:05)
标签:
博物馆丹噶尔古城西宁旅游历史 |
2018年10月27日,青海西宁。。。继续参观丹噶尔古城内的“湟源县博物馆”,进入建在一座楼台上的主馆
馆匾
丹噶尔地区自古属于羌地及青海湖的门户,至清朝设丹噶尔厅,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为湟源县,所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丹葛尔古城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而现在的湟源县,就是以丹葛尔古城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新兴县城
展览主题之一:三趾马化石
湟源县的三趾马化石发现于湟源县申中村,为距今约3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时期遗存
三趾马化石(晚中新世时期)
展览主题之二:马家窑文化。此文化以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而得名,为距今57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共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
丹地历史古城及卡约文化遗址分布图。丹地最早属于西戎羌地,汉朝谓湟中,也就是现在的青海湟水中游地区,包括湟源、湟中、西宁、平安和乐都等
卡约文化是青海境内主要的土著文化遗存,因首先发掘于湟中县卡约村而得名,但以1982年湟源县大华中庄发掘的卡约文化遗址最具重要意义,它反映的是3000多年前青铜时代生息繁衍在湟水流域羌族部落先民文化,这个时期相当于我国中原的商周时期,表明勤劳勇敢、天资聪明的羌族已进入了牧业文化时期
单耳陶罐(卡约文化,距今3000年)
直口弧腹夹砂陶罐(卡约文化,距今3000年)
1982年湟源县大华中庄发掘的卡约文化遗址,除了出土了众多的石器、陶器之外,还出土了一批制形奇特的青铜器,从中反映出卡约文化时期的冶铸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因其随葬器物的文化内涵与其他地区同类墓葬有较大变化,故被命名为“卡约文化大华中庄类型”
“铜人面杖首”造型如一山体,手臂、腿脚化为四面人像,其人像留发而无冠,降鼻大眼,神态各异,或威而不露,或远眺沉思,或含笑说教,暗合黄帝出之昆仑山死后四体化为山川江河的古老传说,故又名“黄帝四面铜像”,为上古史中有关黄帝传说的物证
镇馆之宝:铜鸠首犬吠牛杖首(1982年湟源县大华中庄卡约文化遗址发掘,青铜时代,距今3000-2000年)
“铜鸠首犬吠牛杖首”是在鸠头状杖銎之上的一端塑铸一条昂首张口翘尾的猛犬,另一端塑铸一头耸肩奋力的母牛,牛犬相向而立,作欲斗状,母牛腹下又有一正在吮乳的牛犊却神态安然
“铜鸠首犬吠牛杖首”的构思巧妙,造型生动,纹饰繁缛,无论从制作工艺还是从造型艺术看,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因鸠杖是权力的象征,而“犬吠牛杖”又很有可能是创建苏毗女国的西王母所拥有,故其文物背后的考证价值非常之高,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展览主题之四:汉唐时期。自汉朝起,湟源地区朝政更替频繁,至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89年),吐谷浑之孙叶延建立起了王国,并以祖父之名命名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为“吐古浑王国”,现在的湟源县全境皆属当时的“吐古浑王国”
几何纹铜镜(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五铢铜钱(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汉砖(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公元七世纪(601年-700年),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的松赞干布建立起强大势力的吐蕃王朝,当时的青藏高原各部均在吐蕃的一统之下,湟源地区则是唐朝与吐蕃发生边境争夺战的军事重地,直至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唐、蕃互派使者在湟源境内的日月山立碑盟誓、永结合好
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对吐谷浑赐婚,将弘化公主嫁给吐谷浑的可汗诺曷钵;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文成公主途经青海进藏嫁给松赞干;唐景龙三年(公元709年)金城公主途经青海进藏嫁给吐蕃赞普墀德祖赞的这几次“唐蕃和亲”,建立了唐朝与吐蕃、吐谷浑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唐朝与吐谷浑国达成在今湟中县拉脊山口设立互市协议。“互市”即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异族之间贸易的通称
刺绣“寿星中堂”(摄取局部)(明,公元1368-1644年)
粉彩八仙瓷像之韩湘子、蓝采和(民国,公元1912-1949年)
粉彩八仙瓷像之吕洞宾、汉钟离(民国,公元1912-1949年)
粉彩八仙瓷像之曹国舅、张果老(民国,公元1912-1949年)
粉彩八仙瓷像之何仙姑、铁拐李(民国,公元1912-1949年)
粉彩花鸟瓷瓶(清,公元1616-1911年)
青花凤穿牡丹盘口瓷瓶(清,公元1616-1911年)
粉彩福寿瓷瓶(清,公元1616-1911年)
粉彩封候直口瓷瓶(清,公元1616-1911年)
釉里红盘口瓷瓶(清,公元1616-1911年)
侈口圈足铜灯(清,公元1616-1911年)
火镰(民国,公元1912-1949年)
鎏金铜柄提铁质金刚橛(佛教密宗法器,明,公元1368-1644年)、银尕gǎ若(小佛堂,民国,公元1912-1949年)
结束参观湟源县博物馆的观后感:湟源县博物馆虽为一介县级小馆,但展示的文物量少而精,展示的主题重点明晰,是个了解湟源地方历史的好去处,尤其是“铜人面杖首”和“铜鸠首犬吠牛杖首”这两件在国内外轰动一时的稀世国宝,既没给更上一级的文博机构“掠走”,又“慷慨”地以顶级镇馆之宝在馆内原物展示,着实能让人惊叹和赞赏一番,可以这么说,我能远赴边远的西宁湟源丹噶尔古城一游,其动力也就来自观赏这两件青铜名器
dysc三出 2019021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