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湖南省博物馆04三湘历史之生活的足迹(续2)、湘魂(重游长沙05)

标签:
博物馆湖南长沙湘博博物 |
分类: 我观博物 |
2018年11月14日,湖南长沙。。。继续参观湖南省博物馆《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之“生活的足迹”、“湘魂”(上图网搜)
文风初盛
“湘博”镇馆之宝级文物:里耶秦简(2002年湖南省湘西龙山县里耶古城遗址出土)。里耶秦简共发现三万六千多枚,内容涉及秦朝年间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包括祠先农简、地名里程简、户籍简等,学界认为它是继陕西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的针对秦朝考古又一重大发现,其对秦史的重要性不亚于甲骨文对于商史研究的意义,由此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史研究的面貌
“湘博”镇馆之宝级文物:青瓷对书俑(西晋,1958年湖南长沙金盆岭出土)
晋朝以前的文献都是抄在简牍、布帛之上,抄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所以古人非常重视抄写后的校对工作,这件相对而坐的青瓷俑,就是形象生动、风趣憨厚地展现了当时“对书”(校勘)的情景
“对书”即为现今的编辑、校对、“小编”,青瓷对书俑制作于1700多年前的西晋,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对书俑文物
长沙窑瓷摩诃罗、瓷婴幼。摩诃罗尊者诃罗,性情憨厚,不拘小节,为童蒙所喜爱
浓郁胡风
黑石号船体残骸
黑石号是指1998年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一块黑色大礁岩附近发现了一艘唐朝时期阿拉伯缝合商船,此船装载着经由东南亚运往西亚、北非的中国货物,仅中国瓷器就达到67000多件,包括长沙窑、越窑、邢窑、巩县窑瓷器及金银器具和铜镜等
贴花玻璃杯(唐,湖南常德市三湘酒厂出土)
镶嵌玻璃瓶(唐)
架鹰胡人俑(唐,湖南湘阴县出土)、胡人俑(唐,1971年湖南湘阴桐子山出土)
长沙窑青釉褐斑椰枣纹贴花双系瓷壶

此贴花人物纹壶既配有双系,又有鋬流(提手),说明既可作执壶,又可系绳携带,壶上大块褐斑模仿银器上的鎏金装饰,共塑有三块模印贴花,其中间贴花为西域风格的胡腾舞,整器展现出长沙窑精湛的模印贴花技法
梵纹银执壶(明)
青花“蒙恬将军”故事图玉壶春瓶(元)。元青花很珍贵,带有人物形象的尤为无价之宝,此玉壶春瓶为酒壶的一种,古代粮食酒常冬天酿造,春天饮用,故名,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常用于饮酒时的分酒,春瓶纹饰取材于元朝流行的杂曲人物故事,再现了秦朝镇守北方的蒙恬将军威严气概,但是人物服饰、道具都为元朝风格。蒙恬:齐国籍(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因改良毛笔而被誉为“笔祖”
瓜棱形花柄金杯(湖南株洲攸县元代窑藏出土)
银托盏(元初,1996年湖南临澧柏枝出土)
印金夹衣(1985年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元墓出土)
黄褐色绢抹胸(1985年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元墓出土)
元墓服饰
宗祠文化一直是探索湖湘文化中不能错过的重要部分,“湘博”特辟“湖南宗族社会到近代化”展,其中湖南郴州市临武县清朝“朱氏宗祠”场景复原,展示了匾额、木梁、对联、神龛、五供(香炉一只、烛台与花觚各一对)等物件
湖南怀化“会同古民居唐家老屋”场景复原
祝允明即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明朝“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明朝长洲(今江苏苏州吴县)籍著名书画家祝枝山
《祝允明草书岳阳楼记》长卷是书录今江苏苏州吴县籍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祝允明在下笔时果敢苍劲、运笔豪放狂纵,行笔沉着痛快,书势恣意纵横而法度严谨,通篇墨气淋漓、一气呵成,可见其在书写时充满了激情
书院教育的传承。湖南现存著名书院有:南岳邺侯书院、长沙岳麓书院、通道恭城书院、吉首潕溪书院、醴陵渌江书院、汝城濂溪书院、凤凰三潭书院、湘乡东山书院
实物:书院遗书
《李世琪画王船山先生棲伏图》图册
图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描述了王船山先生(湖南衡阳籍唯物主义思想者、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自明崇祯到清康熙数十年间,在湖广境内三十六处地点栖伏归隐游历的生活经历,用史料印证了王船山先生年谱中的游历记载,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湖南浏阳“文庙”乐器
湖南浏阳古乐在清末民初时最负盛名,有“用乐古礼在浏阳”之称,浏阳文庙古乐器为“全国仅存之物”,
清乾隆、嘉庆年间,浏阳乐工邱之稑lù对照古代图解和部分古乐实物研制出完备的八音古乐,复原了早已失传的“匏”乐器,至清嘉庆晚年,邱被聘为浏阳“县学”舞乐教官,经其言传身教,浏阳文庙春秋祭孔大典悉用古乐旧制,演奏水平名冠全国
百折不饶的家国情怀
1837年(清朝道光十七年)御赐陶澍“绥疆赐祜”狮钮水晶印。清道光皇帝为褒奖陶澍的政绩,特赐“绥疆赐祜
(音同户)”四字,意为“安抚疆土,赐福于民”,陶澍特将此四字刻于双狮纽水晶印上以作子孙永保,狮纽雕刻雄放,印体大气,印文遒劲精美,弥足珍贵
dysc三出 2019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