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金城关2-1兰州彩陶馆、兰州“非遗”馆(兰州西宁八日06)

标签:
旅游兰州旅游攻略博物馆非遗 |
(2018年10月24日,甘肃省兰州市)中午12点15分,到达兰州“金城关”
“金城关”为源自西汉时期兰州黄河岸边的渡口关隘,近年来被改建为白塔山下的商业文化风情区,因区内设有文化体验馆、桥梁博物馆、秦腔博物馆、非遗陈列馆和兰州彩陶馆共五家“文博”机构,故也被叫作“金城关文化博览园”
首先来到大门关闭的“秦腔博物馆”,这是我继2017年2月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参观“陕西秦腔博物馆”之后到达的第二个展示秦腔这一古老戏曲艺术博物馆
“秦腔博物馆”的展厅设置
彩陶即为在陶器表面用红色和黑色颜料描绘几何图案或动植物形花纹的陶器
二楼主展厅
甘肃是一个南北狭窄、东西较长的省份,东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农业和彩陶最先发展;中部地区海拔较高,起步较迟,发展步伐缓慢,直至距今5000年左右时才产生了马家窑类型;西部地区为荒漠戈壁,条件恶劣,适于半农半牧,最晚出现彩陶并延续至青铜时代才告结束
平行线纹材陶鼓(半山类型)
羊皮筏子俗称排子,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剥下整张动物皮制成的革囊或皮袋)”
制成,是黄河沿岸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运输、摆渡工具,同刻葫芦、牛肉面一起并称为“兰州三宝”
二楼展厅中复原了一条兰州老街,真实地再现了明清时期古金城(兰州)盛极一时的“茶马互市”商业景象
老街中,各式兰州老字号的茶楼酒肆、商铺店面依次列开
“兰亭饭庄”里的就餐人正在划拳划地
正在为藏族商人绘制唐卡的小阿客(出家人)。“唐卡”系藏文音译,是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在藏族文化中,唐卡属于一种十分特别的绘画形式
兰州鼓子,又名兰州曲子、兰州鼓子词,是流行于兰州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形式
兰州三泡台, 又叫盖碗茶,由托盘、茶碗、盖碗三部分组成
茶楼酒肆,莫谈国事
掀牛九:牌呈长条状,共四十八张,通常为四位一摊,三家上场,一家冷眼旁观,轮流当头
清真马保子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即为名扬天下的兰州牛肉拉面,其始创于清嘉庆年间(约公元1799年),最早是由东乡族人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清化陈维精处学成带入兰州,经后人陈和声、马保子等人精研,终以“一清(汤)二(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
现今的兰州牛肉面,可根据食客的爱好,由拉面师傅拉出大小粗细不同的规格,比如粗、二细、三细、细、毛细等五种圆面条,以及大宽、宽、韭叶等三种扁面条,其中,宽达二指为“大宽”、宽一指为“二宽”、形如草叶为“韭叶”、细如丝线为“一窝丝”,甚至还有三棱条状的“养麦棱”
1915年,兰州回族人氏马保子开始在家中制作“热锅子牛肉面”,以肩挑于市,沿街叫卖的形式来维持生计,到了1919年,马保子在金城(兰州)东门外租赁了一间固定门面,冠名“马保子牛肉面”,专营以面条筋道、柔韧不黏、汤鲜味美为特色的马保子牛肉面
“刻活”的河州砖雕是在青方砖上用刻刀雕镂成各种浮雕图案和画幅,然后块块对接后拼成画屏,其工艺制作分为烧制、打磨、格方、落样、雕刻和安装共六道工序
步出这道砖雕拱门后下楼
楼道两侧展示有甘肃及兰州地区的“非遗”项目图照,选拍几幅看看,此为“铁芯子”
步出兰州“非遗”馆,前往“兰州文化体验馆”及“兰州黄河桥梁博物馆”。。。
dysc三出 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