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国保”燕园、“市保”城垣遗址(常熟一日06)

标签:
常熟古典园林旅游旅游攻略燕园 |
分类: 我在旅途 |
20150519,常熟。。。下午2点30分,抵达“国保”古典园林的常熟“燕园”南门
2013年,“国七”
“燕园”为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时,由江苏常熟籍台湾知府蒋元枢所建,后归其侄子、江苏常熟籍清道光年山东泰安县令蒋因培所有,蒋请来江苏常州籍清朝叠石名家戈裕良在园中堆叠“燕谷”黄石假山一座,成为燕园最大的看点
门票价10元一人次,2015年5月19日当天为519中国旅游日,免费开放
“燕园”为袖珍型小园林,其占地仅4亩约仅2700平方米,但古典园林的假山、水池、石坊、亭廊、楼阁等很多造园元素都有包含,就我个人而言,小巧玲珑、精致异常的“燕园”,已成为我在苏州全境中继第一座艺圃、第二座网师园之后的第三座最欣赏园林
竹林旁侧为采用太湖石构叠的“七十二猴假山”群
“三婵娟室”北侧为牡丹园
牡丹园北侧,即为“燕园”中名气最响的“燕谷”假山群
“燕谷”假山群由清朝叠石名家戈裕良堆叠,戈氏手下最经典的堆石,即为苏州“国保”园林“环秀山庄”内那座被誉为中国园林湖石假山之最的假山石峰,只是环秀山庄用的是玲珑型太湖石,而燕园用的是大块黄石,显得更为粗旷豪放
“燕谷”假山
戈裕良叠山运用“大斧劈法”,简练遒劲,结构严谨,错落有致,浑若天成,有“独步江南”之誉,其所叠假山,在咫尺之间呈现出千岩万壑,境界多变的格局,池水缭绕,绿树掩映,山有危径洞穴、幽谷石崖和飞梁绝壁,一如天然
“燕谷假山群”设有多条上、下山阶,以东侧阶梯型“诗境”长廊登顶假山为最佳意境
登“诗境”长廊上假山
长廊与假山顶的联接部是一座“赏诗阁”,历史上,“赏诗阁”曾经是“燕园”园主与一众文人的聚会雅集之地
燕谷洞天,最高处的假山山顶名为“引胜岩”
站在假山顶上,俯视南侧牡丹园及“三婵娟室”
向西眺望,园内园外的建筑群灰瓦叠嶂
旱船之北为生活住宅区中的“十愿楼”
“十愿楼”之西为日常生活起居之处的“五芝堂”
浙江绍兴籍晚清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被誉为篆刻巨擘的赵之谦题字“佇秋簃”匾
五芝堂
江苏常熟籍晚清著名政治家,清同治、光绪两朝皇帝的老师翁同龢题字“五芝堂”匾
“五芝堂”为昔日“燕园”的正堂,是主人迎会亲朋好友的场所,现在则被改建成了茶室
“五芝堂”茶室
“五芝堂”直面“燕谷假山群”
这边辟有一个栽植兰花的“虞山兰苑”
名家评“燕园”
喝茶聊天,一方宝地
原路回出,走过被纳进“燕园”中的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94年)建“灵公殿戏楼”
走过“常熟第一人民医院”,和我曾经游览过的江苏“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里边藏了个古典园林“约园”一样,“常熟一院”里边有个翁同龢侄子,清光绪年间江西、浙江布政使翁曾桂的私家花园“之园”,不过,因行程安排原因,我至今还从未进去游览过
常熟是一座有着一千七百余年历史的古城,环城西路一带曾是以前古城的西部城墙段
2009年12月,在环城西路拓宽工程实施民居拆迁时,城墙残垣露出真面目
下午3点30分,抵达环城西路上的常熟“曾赵园”南门
dysc三出 201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