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2018-06-22 05:20:33)
标签:

博物馆

历史遗迹

旅游

旅游攻略

南通

分类: 我观博物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20171019,南通。。。继续参观“南通博物苑”,于中午11点54分抵达新馆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2005 年,南通博物苑为了庆祝建馆一百周年, 特在老馆建筑群的南侧建造了一座6330平方米的新展馆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1988年,“南通博物苑”的老馆部分被列入最高“文保”级别的“国三”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南通博物苑”被认为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是民族实业家张謇在1905年创办的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这里的“苑”是指敞开式植物园和没有篱笆门禁的苑囿, “南通博物苑”就落址在原“通州师范学校公共植物园”,最初是由展示为主的南馆、中馆和北馆以及辅助的东馆、西馆共五座展馆构成,五馆散布在苑囿形制的园林中,组成“园馆一体”的建筑格局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南通博物苑”在明朝是“东岳庙”的所在地,原庙内栽有一批银杏树,1912年,张謇进行地方自治,废寺庙建学校以培养人才,规划将东岳庙所在地改建为农校。恰逢东岳庙道士因香火不济决定将庙内的银杏树锯掉出售,后被张謇劝止,表明愿将树全部买下但不准砍伐,现新馆前高挺的这株500余年树龄古银杏,即为当年被张謇保下之树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当年,张謇曾多次上书清政府要求兴办博物馆,由于不被重视,只能以一己之力在家乡南通率先实践,在博物苑刚建成时,张謇写下了《营博物苑》一诗:濠南苑囿郁璘彬,风物骈骈与岁新。正是匪今三代古,尊华是主五洲宾。 能容草木差池味,亦注鱼虫磊落人。但得诸生勤讨论,征收莫惜老夫频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新馆外墙上就嵌有张謇《营博物苑》诗壁,译文:濠河之滨的博物院里郁郁葱葱,一派生机,新兴的风光景物联翩而生与日俱增。古代遗留可证知历史的发展,现今的社会已不同往昔,悠久文明更激励人以中华为主,视五洲为宾,丰富的陈列供人们从多角度去探索世界的奥秘, 对各种实物的钻研也能蕴育人的远大胸襟。 只要学子们来此勤奋地商讨论辩,高龄的我为收集文物展品到处奔波也就不辞苦心劳形了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新馆分为“江海古韵、馆珍遗韵、巨鲸天韵”三个基本展陈,其一:江海古韵-南通古代文明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滨长江临东海的南通古称通州,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南通下辖的海安发现了青墩和吉家墩两处新石器遗址,证实早在五千多年以前,南通最西北部地区就已经成陆,并有人类在此生存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新石器时代南通先民的生产生活用具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每座博物馆说历史,基本都是从远古的坛坛罐罐开始。。。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史前曙光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新石器时代南通先民的玉制礼器及装饰物:玉璧、玉璜、玉环、玉镯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盐棉兴邑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实物:盘铁,这是古代煎煮海盐的工具,由数块盘铁拼合成名叫“牢盆”的直径一丈左右大盆,盆下砌灶燃薪,盆内煮海水成盐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靠海吃海,如果说中国食盐生产历史有3000年的话, 其中有2800多年就是靠煮海水为盐,最早是用陶罐煮,后来又用盘铁或铁锅煮,海水蒸发后就剩下了盐,到唐朝时,南通已成为了全国四大产盐地之一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制盐工具:簸箕、刮子、铁锹、扁担钩子、铁钉耙等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制盐场景展示,用铁丝人代替常规的雕塑、蜡像人,感觉更有艺术性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棉纺工具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纺织铁丝人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南通当地明朝墓冢出土的棉布及棉布衣服,是当时棉纺业兴盛的最好见证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运输铁丝人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微雕场景:清朝中期,江海交汇处的通州(南通)已是大宗棉花、土布的交易集散中心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通州新城记拓碑(元朝)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周显德三年(公元56年)通州(南通)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到了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都元帅李天禄对通州(南通)城垣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筑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南通出土历朝历代文物:鼎形铜镜(宋朝)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南通博物苑”重点展示文物:元代卵白釉“五供”(1966年南通如皋县丁埝出土,含四足熏炉一件、暗花双耳扁瓶一对及梅瓶一对)。“卵白釉”于元代创烧,釉呈失透状,色白微青,似鹅卵色泽而得名,又因是元朝中央机构枢密院在景德镇定烧,且在花纹间印有对称的“枢府”二字款,故又称为“枢府釉”瓷,是至今所知元朝官用之器的名品。“枢府”瓷的传世品极少,此器形完美的“五供”深受国内外陶瓷界的关注,给学术界研究元朝“枢府”瓷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明朝:锡制明器(祭祀用品)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明朝:金丝发罩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明朝:银丝发罩、银锭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清朝:银笄 ji(束发用的簪子)、银饰物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民国:重建曹公祠奠基纪念碑石(曹公即南通海门余西籍明嘉靖年抗击倭寇英雄曹顶)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南通博物苑”镇馆之宝:天妃铜像。在南通,天妃即指民间保佑航行的神“天后”,又称妈祖、天上圣母等。据史载,妈祖为福建人氏林默。这尊铜像是张謇从民间征集所得,天妃肩披霞帔,袍子胸前装饰凤凰图案,膝盖处有两把象征权利的斧钺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借景通道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通道旁的大开面玻璃窗外,是一小片湿地造景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文华逸韵,市井斑斓:盐棉业的兴起导致了商业的繁盛,加速了南通城市的发展,由此带动了地域文化的繁荣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南通地区出土、征集的各类造像展示区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铜制托塔天王立像、铜制韦驮菩萨立像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贴金铜制力士顶猴子食桃盘跪像、鎏金铜制绿母度坐像、铜制供养人立像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瓷质及铜质佛、菩萨、神道像。。。“南通博物苑”文物照明采用的是区域光,被光线照着的文物通体明亮,照不到光线的部位则昏暗一片,这种光线让人看得很不舒服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福建德化白瓷梓潼帝君坐像。梓潼帝君即文昌帝君,是道教所奉的主宰功名禄位之神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道教祭祀孔子礼器:石磐、髹漆木斧(清)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南通地区出土、征集祭祀用文物展示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元至正款铜簋(元至正二十二年)。簋gu,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汪树堂款铜敦(清光绪十九年)。汪树堂为清朝通州(南通)知州;敦是盛食器和礼器,由鼎、簋的形制结合而成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铜制刘海戏金蟾像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贴金魁星铜像。此铜像原置于南通市内文峰塔顶层的天花板内, 魁星是古代读书人心目中最崇拜的神灵,其手握之笔决定了考生成绩的等次,脚下踩踏的是象征科举巅峰的海中灵鳖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关帝庙”铜鼎(明万历四十四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孝子祠”双耳鼎式香炉(清)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状元及第”匾、“云开五色”匾等文人雅士类文物。“状元及第”匾是清乾隆年间文物, 原为南通第一任状元胡长龄所得之物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市井民风”文物展示区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绿釉粉彩瓷开光人物花卉九子果盘(清乾隆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南通狼山观音院定制莲座百果瓷盘(南通博物苑旧藏)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绣花杂件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红地描金彩绘蝠喜果盒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铜制水烟具、铜制锁具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玉板、玉花片等玉器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玉带钩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玉发髻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第二展陈:馆珍遗韵-南通博物苑精品文物陈列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始建初期的“南通博物苑”,在藏品方面几乎一片空白,张謇率先垂范捐出了自己的珍藏毫不吝啬“謇家所有,具已纳入”。。。经过一百多年来几代南通博物苑人不懈努力,苑藏文物已达五万余件,且以“南通博物苑”领军的濠河沿岸数十家博物馆,共同构成南通为名副其实的“文博之乡”和“博物馆城”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精品馆的中央,独立展示有五件镇馆之宝级的陶瓷类文物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网搜图:我莅临参观时,“南通博物苑”第一镇馆之宝的“晚唐五代时期越窑青瓷皮囊式壶(1973年2月20日出土于南通电影院前防空工程工地)”未展示。 皮囊式壶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常用品, 而位于南方的越窑烧制出了具有北方游牧民族风格的青瓷皮囊式壶, 是当时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产物, 具有十分特殊的社会意义,此具“越窑青瓷皮囊式壶”釉质晶透,色泽纯正,与秘色瓷“千峰翠色”特征相符,属于举世无双的孤品,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南通博物苑”镇馆之宝:黑釉剔花牡丹纹罐(西夏文物,公元1038-1227年),高30.2厘米、口径15.8厘米、底径16.6厘米,短颈鼓腹,胫部渐收,低圈足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黑釉剔花牡丹纹罐”通体施微泛褐色的黑釉,罐身一侧布满精致的剔刻缠枝牡丹纹器身釉质光润,构图清新饱满,花朵和叶片配置和谐,富有生气;剔花技法纯熟,乌亮的黑花与剔出的浅黄色胎体形成鲜明对比,呈浅浮雕的效果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此“黑釉剔花牡丹纹罐”的罐身另一侧布满粗犷的剔刻缠枝牡丹纹,整器于雍容大度中呈现出几许豪爽之感,是一件融合西夏民族特点与中原瓷文化的佳器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青瓷鸡首壶(晋,公元266-420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刻花龙泉瓶(元,公元1271-1368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红绿彩人物花卉纹大罐(元末明初)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此瓶为“南通博物苑”收藏的清宫皇室“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用瓷之“库出”品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瓷器。历朝历代的瓷器,是“南通博物苑”的重点收藏展示品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青花双耳葫芦式瓶(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此瓶为“南通博物苑”收藏的清宫皇室“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用瓷之“库出”品。“库出”是收藏界针对“热河行宫”瓷器的专业术语,也就是瓷器做好后即包装封存,经历许久才被人挖掘或通过别的渠道发现而再度面世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青花折枝花卉纹六角尊(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此瓶为“南通博物苑”收藏的清宫皇室“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用瓷之“库出”品。“库出”瓷器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因长期封存而未经空气氧化,器身光洁“火气”犹存,再加上从未使用,瓷器表面极为纯净明亮,无一丝丝的划痕,因此常被藏家误认为是“新货”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青花瓷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白地青花人物花鸟果盒(明万历,公元1573-1620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磁州窑铁锈花枕(金,公元1115-1234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霁红釉太极洗(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炉钧釉双鼻瓶(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粉彩玉兰花形杯(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仿铜洒金釉双耳三足炉(清光绪,公元1871-1908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金属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嵌松绿石兽面纹戈(商,公元1600-1046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铜板圣旨(明永乐元年,公元1402年)。此器具原为张謇旧时收藏,整体造型为赑屃趺碑。下面的赑屃驮碑昂首向前,碑顶前后各有两条龙头朝下尾朝上作“二龙戏珠”状,碑顶可见“圣 旨”二字,下面的圣旨内容显示,此为明成祖朱棣颁布发扬广大儒学而铸造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金龙头镯(明,公元朝1368年-1644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鎏金银藤镯(清,公元1644-1911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如意式印香炉(清,公元1636-1912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印香炉为熏香器具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掐丝珐琅象尊(清,公元1636-1912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珐琅其实就是景泰蓝,即金属胎珐琅器,这是一种集金属制作与珐琅釉料加工处理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制品,既具备金属贵重、坚固的特点,又具备珐琅釉料晶莹、光滑及适用于装饰的特点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嵌珐琅花卉瓶(清,公元1636-1912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掐丝珐琅缠枝莲鼎(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张謇款掐丝珐琅云竹纹双联瓶(1919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掐丝珐琅双龙戏珠纹天球罐(清末)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玉器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龙头玉镯(明,公元1368-1644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绞丝玉镯(明,公元1368-1644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翡翠盖碗(清,公元1636-1912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玛瑙花生蜜枣(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龙纹玉如意散件(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镶红木玉如意(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碧玉如意(清后期)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南通博物苑”镇馆之宝:青玉雕山子(清道光,公元1782-1850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青玉雕山子”由整块青玉雕刻而成,山峰、亭台、古松、房屋等雕刻得十分细致,在半山道上还雕有两位老者, 其中一位用手上指, 似乎在向另一位老者讲解山崖壁上镌刻的诗文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陶器。馆内的陶器类文物,主要集中一批紫砂陶艺品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白沙茶壶(清,公元1636-1912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壶痴款紫砂包袱壶(清,公元1636-1912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陈曼生款紫砂执壶(清,公元1636-1912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陈鸣远款青砂碗(清,公元1636-1912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陈鸣远为清康熙年江苏宜兴籍著名紫砂艺人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陈鸣远款紫砂碗(清,公元1636-1912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克衡款紫砂壶(清,公元1636-1912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紫砂铭文壶(清,公元1636-1912年)

南通:南通博物苑03南通古代文明、馆藏精品(南通二日17)
结束参观“馆珍遗韵”,后续前去观赏“南通博物苑”馆藏扇面画特展及“巨鲸天韵”基本展陈。。。

dysc三出 201806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