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恬庄老街4-3“国保”文物“榜眼府”(张家港一日03)

标签:
老街老宅旅游恬庄老街张家港 |
分类: 我在旅途 |
20151223、张家港市恬庄老街。。。走北街,来到“国保”文物“杨氏宅第(榜眼府)”
和上帖言及的南街“杨氏南宅”一样,“榜眼府”也为清乾隆年江苏常熟县凤凰镇(今张家港市)籍名扬天下的孝子杨岱(1737-1803年)所建
"榜眼府"为“国保”文物“杨氏宅第”三部分之一,另两个是我已参观过的南街“杨氏南宅”及后续会走到的北街“杨孝子祠”
清咸丰年,杨岱的曾孙杨泗孙科举殿试中得榜眼,故“杨氏宅第”也被称为“榜眼府”
“榜眼府”南路五进宅邸的前三进为平房,后二进为“日”字型二层楼房
因“榜眼府”的大门外遗存有四个旗杆墩,故此地也被叫作“旗杆里”
过第一进“门厅”后进入第二进“轿厅”,这里是主人出入府邸及宾客下轿之处,也是一般亲眷喝茶休憩的场所,故又名“茶厅”,其厅内高悬“五世同堂”匾,可见杨家是一个“福寿双全享太平,家业兴盛子孙旺”的大家族
历史上,以杨氏为代表的恬庄四大名门望族“杨氏、孙氏、钱氏和蒋氏”名人辈出,到了清末民国初年,“榜眼府”内即有孙姓人家共居
正厅前的庭院
“正厅”厅门纹饰
钱氏望族
“正厅”通向第四、第五进“前、后楼厅”的石框门
石框门的“厚德载福”砖雕门套
第三、第四进“前、后楼厅”为“日”字形二层楼房,此为前楼厅西厢房
前楼厅东厢房
前楼厅
走木楼梯上二楼
二楼过道中的休憩角
后楼厅的二楼谓“琴房”,是府内小姐一展娴雅情趣,抚琴习书、修炼女红与礼仪的地方
陈列雅致,呈现江南水乡“香闺“风格的闺房,是府内小姐坐卧起居之所
连接前、后楼厅的转楼二楼过道
隔窗俯视前、后楼厅之间的庭院
经转楼楼道来到前楼厅的二楼“敦本堂”
“敦本堂”为主人读书弈棋、吟诗作画、修养心性的书房
堂内竖立“八达游春图”漆画屏风
《八达游春图》的原本,描绘了八名宫廷贵族打马球的玩乐场景,其作者为唐朝末年陈州(今河南淮阳)籍擅绘人马画作、精于鉴画的宫廷驸马都尉赵喦
天井旁侧,是长长的备弄
天井旁侧,门闭的“恬养斋”
登上大假山
走过三曲平桥
穿过天井,去往“榜眼府”后门
看沿途张贴的“河阳山歌唱响榜眼府”彩照
流传于“恬庄老街”所在之张家港市凤凰镇河阳山一带的河阳山歌,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当地民众在行舟、栽秧、打场和挑担等劳动过程中创作咏唱歌谣的总称,已被收入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
dysc三出 2018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