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2018-01-03 05:50:18)
标签:

杂谈

旅游

旅游攻略

古迹

藏书楼

分类: 我在旅途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2017年11月8日,苏州。。。离开“南园宾馆”后,一路步行经十全街、人民路前往“过云楼”,途中依次经过三元坊、苏州图书馆、仓米巷、大石头巷和憩桥巷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十全街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十全街与人民路交界口的“三元坊广场”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苏州的“三元坊”是个地名,主要纪念清乾隆年科举连中“三元”的钱棨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钱棨是苏州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中三元(乡试解元、会试会元和殿试状元)的状元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广场边竖立着“三元坊”的牌坊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人民路“苏州图书馆”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苏州图书馆”内“隐藏”着一个我曾经游览过的“国保文物”小园林:中西合壁式迷你花园别墅“天香小筑”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走南北向的人民路,来到东西向的道前街口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道前街栽植的行道树银杏,每到深秋之时,“银杏黄叶”的迷人之景,成就了道前街为苏州名副其实的“最美银杏大道”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仓米巷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仓米巷因在宋朝设有粮仓而得名,巷内24号为建于清代的“南半园”(苏州境内共有二个以“半园”命名的小园林,“北半园”在我曾经游览过的苏州白塔东路60号“平江府”酒店内)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由东向西走进“仓米巷”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即时定位:下午3点10分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一路行来,看到一堵高大的园林式围墙,想必墙内就是“南半园”了。“南半园”于清咸丰至同治年间(1851-1874)由布政使史杰所建,现大部荒废,目前有报道说将全新复建并择日对外开放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没看到仓米巷内有24号的门牌,到是发现了30号开着门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进入30号后先走直弄,旁侧高大的围墙估计就是“南半园”的园墙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直弄到底后左拐,深处是几户民居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回出仓米巷,来到大石头巷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大石头巷因落有陨石而得名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巷内,一家招待所取名“憩园”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老石头面馆、“锦江之星”连锁酒店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门闭的大石头巷24号“秦宅”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秦宅”原为五进深清朝建筑“五百梅花草堂”,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大石头巷吴宅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大石头巷吴宅又称“树德堂”,相传,清代乾隆年间《浮生六记》一书作者沈复(三白)曾居住于此,民国29年(1940),被上海商人吴南浦购得,故名“吴宅”,2006年6月被列为规格不低的江苏“省保”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吴宅”
依旧维持着门厅、轿厅、正厅、堂楼、内厅五进深建筑格局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和苏州很多老街老巷的古宅老屋一样,现在的“吴宅”也已沦为了民居群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前庭院山墙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一路向内到正厅,再往深了走,那就要穿过宅内住家去堂楼和内厅了,因无居民可打招呼,所以只能到此为止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正厅前的庭院内堆满了杂物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第二进“轿厅”的砖雕门套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门套上镌刻有精致的雕刻花卉纹、祥云纹,其门额刻有“舍龢履中”四字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网搜图:“吴宅”内的精华,是堂楼前以立体雕塑精湛而闻名的“文保”级麐翔凤游”砖雕门套(又名“四时读书乐门楼”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原路回出“吴宅”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途经已拓宽为街的“憩桥巷”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憩桥巷”内的9号为鲁班庙故址,因现在是一家皮肤病医院,所以我没前去一看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由南向北,继续走在人民路上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人民路与干将西路交界处的“乐桥”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乐桥”下的东西向干将西路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下午3点30分,到达位于“乐桥”北堍的苏州“过云楼”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过云楼”为苏州园林“怡园”的第一代主人、清朝苏州籍收藏家顾文彬收藏古籍、书画的地方,后一度成为苏州地下管线管理所,2015年,经全新修复后以“过云楼陈列馆”之名对外开放,只需凭身份证明即可免费入内参观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过云楼”建于清同治年间,是江南著名的书画古籍收藏之所,在晚清及民国初年,即以收藏之富而享有“江南第一家”的美誉,其楼名“过云”,意取苏东坡言“书画于人,不过是烟云过眼而已”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过云楼”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尚书吴宽的复园旧址,到了清代道光年间,被苏州进士顾文彬购得后对其进行扩建,进而打造成了江南著名的私家藏书楼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过云楼”的建筑,将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及苏州葑门钟楼(方塔)作为了设计范本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过云楼”建成后,因留存下大量石材,于是,顾文彬九年的时间,在“过云楼”的西侧建起了博采苏州众家园林精华的“怡园”,其园内之复廊仿沧浪亭、水池效网师园、假山学环秀山庄、洞壑摹狮子林、画舫似拙政园。。。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过云楼”占地并不大,现修复后的主建筑仅存前厅(花厅)“艮庵”及后厅的主楼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花厅“艮庵”之名取自顾文彬的号,兼具书房、客厅及居家学馆三重功效,现以陈列“过云楼”顾氏家族、家风、家学等内容为主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过云楼”历代主要藏家世系图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经过顾氏六代人150年的传承,“过云楼”私家收藏的历代书画、碑帖、古籍、旧抄、佳刻、碑帖、印谱等达数千件,其中不乏绝版孤品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书籍陈列柜下的推拉式抽板,其实是全面展示“过云楼”历史的触摸电子屏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与“艮庵”隔开庭院对望的即为“过云楼”主厅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庭院内的古井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微型水池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秋幸石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进入二层楼的主厅,其底楼中央为客厅,两厢为展室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客厅正中,安置“过云楼”第一代楼主顾文彬半身铜像。顾文彬(1811 -1889),号艮庵,元和(今江苏苏州)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官浙江宁绍道台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收藏不辍、流风绵延!解放后,“过云楼”约一半的收藏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成为“上博”主要书画藏品来源之一,另外约有一百多件收藏捐赠给了苏州博物馆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20世纪90年代初,“过云楼”的四分之三藏书共计541种3707册转归南京图书馆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2012年6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2.162亿元拍下海内外孤本的宋版《锦绣万花谷》全八十卷179种、1292册“过云楼”藏书,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过云楼”部分藏书复制件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过云楼”第三代主人顾鹤逸的藏书故事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顾鹤逸即顾麟士(1865-1930),苏州籍晚清山水画家、收藏家、“过云楼”第一代主人顾文彬之孙。我此行苏州,上午在醋库巷内参观的苏州市教育博物馆(柴园)旁的“顾麟士旧居”,即为顾鹤逸的居住场所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顾鹤逸藏书目(录)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过云楼”收藏的部分古字画(复制件)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过云楼”收藏的部分古字画(复制件)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走木梯上到二楼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二楼南窗之上,高悬“过云楼”匾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匾上“过云楼”三字的题写者,是顾文彬的挚友冯桂芬。冯桂芬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幕僚、清朝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学生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二楼北窗之外,是苏州园林“怡园”内的建筑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二楼陈列了“过云楼”顾氏家族的一些收藏及捐赠轶事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过云楼书画记》(清顾文彬撰写,清刻本)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过云楼续书画记》(
顾鹤逸撰写
民国铅印本)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过云楼”收藏门风及藏书十四忌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二楼西侧的“过云楼”暗室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原传说此暗室为“过云楼”密藏珍贵古籍善本的场所,后经“过云楼”传人证实,此暗室为女眷看戏的地方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过云楼”第三代主人顾鹤逸之子顾公可平生爱好昆曲,曾师从“曲圣”俞粟庐学习昆曲艺术,顾公可属龙,和属虎的昆曲名家俞锡侯、俞振飞并称昆曲界的“一龙二虎”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回到主厅底楼,其南窗之外即为庭院及“艮庵”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穿过庭院,经东侧圆洞门进入夹弄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夹弄的白墙之上,嵌有几块字碑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字碑中的一块:元和顾隐君墓碍铭。此为江苏如皋籍近代学者冒鹤亭为顾鹤逸(顾隐君)撰写的墓志铭,记述了顾鹤逸的出身、为人以及书画创作成就等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隔开夹弄与庭院的圆洞门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圆洞门上,悬冯桂芬题字“过云楼”匾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苏州“过云楼”(苏州一日行09)
在“过云楼”内参观了20分钟,于下午3点50分离开,沿着干将路向东步行,前去重游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

dysc三出 201801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