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龙川风景区5-2徽商纪念馆、奕世尚书坊、都宪坊(绩溪行02)

标签:
风景古村落绩溪旅游旅游攻略 |
分类: 我在旅途 |
20170410,绩溪龙川风景区。。。由西向东走在水街上,继续游龙川
龙川溪
溪边憩鸭
龙溪桥
站在龙溪桥上的向西回望。龙川溪旁的这两条石板街,左侧用卵石铺就的“龙堤”,要高于右侧石板铺就的“凤街”,以示封建时代的男尊女卑。龙堤中间纵铺石板代表“龙脊”,两侧鹅卵石垒铺代表“龙鳞”,“凤街”采用白凤凰麻石横铺,代表凤凰的片片羽毛,两街合一,代表着龙凤呈祥
站在龙溪桥上,观后续前行的东向。水街两边民居的墙是一折一折的
,就象楼梯一样有着高低起落,这就是徽派建筑具有防火、防风、防盗和肥水不外流这四大重要特色、且永远流行的黑白两色马头墙
桥铭
徽商胡柄衡宅,又名“善庆堂”
一旁的摊主非常客气地对我打招呼:胡柄衡宅不对外开放的,不过你可以来看看我卖的画册,有宅子里边的照片,放心,我不要你掏钱买东西,免费给你看!
胡柄衡是前国首胡老总的祖父(胡沇源是太祖父、胡树铭是曾祖父、胡增钰是胡老总的父亲),
清同治八年(1870年),胡沇源在江苏姜堰创办“胡源泰茶庄”,胡家历代均以经销茶叶为生
画册中还有“胡宗宪尚书府”的图文介绍,这是一处不包含在龙川景区75元门票中的私人承包景点,单独门票50元一人次(就一徽派大宅子而已,我没去参观)
馆匾
书信
徽商日用器具
龙川胡氏代表人物:胡练九(桑蚕)、胡观田(徽菜)
胡氏后裔在“三泰”的住所
来到一座路亭前
路亭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名“如心亭”,蕴涵了“收发如心”,“进退自如”的愿望
如心亭是根据风水理论“障空补缺”而建造,亭的上方盖了厚厚的瓦还嫌不足,瓦下还加了厚厚的天花板,堵得气泄不通,这就是“障空”
亭中临河的前段敞开并设美人靠,目的是揽财,徽州人视水源为财源,揽水即揽财
步出“如心亭”
站在康惠桥上,观后续前行的东向
即时定位:上午8点45分
看龙堤不远处,出现一座石牌坊
来到石牌坊前。这是著名的徽派石牌坊“奕世尚书坊”,与之直面的龙川溪对岸,另有一座“都宪坊”
“奕世尚书坊”高10米,宽9米,采用4根石柱、4根定盘枋和7根额枋组成,牌坊的石料为火山灰凝石,也就是采自浙江淳安的“茶源石”
奕世即一代接一代之意,胡富是明成化戊戌科进士(1478),胡宗宪是明嘉靖戊戌科进士(1538),两人刚好相隔60年荣登金榜,故南面坊额冠以明代大书法家文徵明手书“奕世尚书”字样
坊上运用圆雕、透雕、镂空雕等手法,再现出一幅幅精美生动、巧夺天工的立体镂雕:鲲鹏展翅、仙鹤腾飞、双狮滚球、琴棋书画、四季平安(花与花瓶)
大司徒是指胡富,在古代管土地、户籍、钱粮的高官
大司马是指胡宗宪,在古代掌管军政、军赋、军队的高官
“奕世尚书坊”的北面。著名建筑师郑孝燮先生曾评介“弈世尚书坊”:就其雕刻艺术而言,要比歙县的国保单位大学士坊“许国石坊”略胜一筹,由此可见“奕世尚书坊”的知名度之高了
“都宪坊”最上方为“圣旨”二字,下额标有“正德十一年丙子科副都御使胡宗明”。胡宗明曾以副都御使的身份巡抚辽东,即行使监察之职兼统领地方事物,为地方最高长官
“都宪坊”北侧的小巷
牌坊的等级,一等是“御赐”,是皇帝下诏由国库出钱建造;二等是“恩荣”,是皇帝准许后由地方财政支持建造,比如“奕世尚书坊”;三等是“圣旨”,是家族出现了不起的人物,向皇帝申请并得到恩准后由自已或家族出钱为其建造,比如“都宪坊”
“都宪坊”与“奕世尚书坊”之间横跨龙川溪的这座石板桥名为中石桥,桥长10.4米,宽2.3米,厚0.4米,一墩两孔,南北两侧各用五根巨形麻石条搭成,取“出门五路皆得财也”之意,象征官、民、商、释道、兵的“五道”。中石桥的建造者为龙川第21世祖胡之纲(胡念五),胡念五希望过桥的子孙都能以
“十全十美”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故石桥又名十全十美桥
站在中石桥上眺望“奕世尚书坊”后侧的徽派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