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活动《我居住的社区》(4月)
(2019-05-27 16:30:02)一、教学内容:中班社会活动《我居住的社区》
二、教学目标:
2.初步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3.将调查表带回园,布置成专栏,以便交流与分享。
4.幼儿调查表人手一份:我居住的社区社区里哪些设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认识社区,了解社区。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情境表演法,示范法。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幼儿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初步了解社区的含义。 1.出示幼儿园所在社区地图。 提问:地图上有什么?我们幼儿园所在社区的名字是什么?社区里有哪些公共设施? 2.教师介绍幼儿园所在社区名称,使幼儿知道在我们的城市里有许多社区,每个社区都有名字和地址,还有一些为居民服务的公共设施,初步懂得“社区”的含义。 |
讨论回答。 |
通过讨论,引导幼儿拓宽思路说说自己力所能及做的事情。 |
二、介绍自己所居住的社区。 1.提问:你的家住在哪个社区?社区里有些什么?由幼儿介绍自己所在社区的名字和调查结果。 2.介绍“社区”的含义——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织单位,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一个社区的居民常在一起共同生活、学习,一起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社区为居民提供服务和一些公共设施,居民则要爱护社区,维护社区环境整洁,遵守社区居民公约。 |
观看情景表演。 |
通过看情景表演,来更好的理解课上内容。 |
七、教学反思:
对于社区,孩子比较陌生。所以我在活动前,就先给了孩子一张调查表,让他们观察本社区里有些什么设施。亲身感受一下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并且把看到的设施画下来,让家长帮忙标注名称。在活动中的时候分小组交流自己看到的设施。对社区的定义不要给孩子解释得太复杂,因为孩子并不知道社区的真正概念,也没必要让他们知道的太清楚。所以我只让孩子知道社区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即可,重点在于感受社区,感受社会进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的兴趣浓厚,积极参与,通过活动,孩子基本都明白了公用设施是公共财物的一部分,爱护公用设施是社会公德,每个公民都要爱护公用设施,培养了孩子爱学校、爱老师、爱社区、尊重社区服务者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