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市:拉哈苏苏海关旧址

标签:
同江市拉哈苏苏拉哈苏苏海关海关主题公园杂谈 |
分类: 自驾东北 |
拉哈苏苏海关也称同江海关,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拉哈苏苏海关坐落在同江市区北端,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砖瓦结构。拉哈苏苏海关始建于1910年(宣统二年),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它作为历史遗迹,见证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清政府为偿还巨额“庚子赔款”,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海关收取关税,拉哈苏苏海关即是由英国建造的黑龙江省三座海关之一(其他两座海关已不存在)。
拉哈苏苏海关建成后的三十年间,共征收海关税银计50余万两。拉哈苏苏海关既是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证,也证明了同江地理位置的重要,它说明同江自近代以来就是国际贸易的通衢之地。经历了上百年的风雨,见证了同江这个古城的变迁,原拉哈苏苏海关现已成为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游人开放。
同江原名临江,又称拉哈苏苏。拉哈苏苏,为赫哲语,有“老屋”之意。
同江在金代归属黑水靺鞨部,明末此地为使大部的黑哲喀喇所居,清光绪初年由三姓副都统将当地的黑斤人编入旗籍,设三佐领管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于拉哈苏苏设临江州,宣统元年升为临江府,管辖新设置的桦川,绥远两州及富锦县。民国二年(1913年)三月改临江府为临江县,后因与吉林省的临江重名,改称同江县,隶属吉林省依兰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后,废除道制,县归省直接管辖,同江县直隶吉林省为三等县。伪满州国成立之初仍承旧制,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伪满州国改行帝制,与此同时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将东北划分为十四省,同江县划属新设的三江省管辖。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东北光复,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将伪三江省与东安省合并为合江省,同江县为合江省所辖,全国解放后恢复东北三省,同江县隶属于黑龙江省。 (佳木斯日报新闻网)
拉哈苏苏海关旧址公事房
拉哈苏苏海关旧址公事房,它始建于1905年,属于俄式建筑,砖木结构,建筑面积550,主体建筑平面为“T”字形,共设有大小房间、门厅、走廊等15间。目前是东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海关旧址。1945年12月中共同江县委员会和民主政府在此成立。1999年作为海关旧址被黑龙江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爱国主义和海关职业素质教育的基地。
岁月可以流逝,年华可以老去,历史的印记是留给世人永远的宝贵财富。文稿:同江海关孟岩
铁 锚
铁锚曾经服役于民国时期“广州号”客轮,编号304,这支铁锚见证了百年来口岸的几度兴衰。铁锚上的23个铁链述说着拉哈苏苏海关分卡从1909年到1932年走过的艰辛历程。
拉哈苏苏海关旧址结关房
拉哈苏苏海关旧址结关房建筑风格为欧式,建筑为砖瓦结构,建筑型制为“九”字形平房,建筑面积约331.55平方米。2014年11月该旧址被黑龙江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开关纪念雕塑
拉哈苏苏海关分卡开关纪念雕塑,通过“钥匙”和“日期”直观地表明拉哈苏苏海关分卡开关的历史瞬间和国门钥匙掌握在我们中国人的手中。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历史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