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词之一百:【七律】中秋明月

标签:
我的诗词中秋明月七律 |
分类: 我的诗词 |

【七律】中秋明月
王亨俊(西山秋雪)
黄叶随风舞未休,碧沙落雁着谁收。
尊前桂酒蟾宫送,岭上松涛蝶梦幽。
明月多情辉墨菊,中秋得意逐兰舟。
世间险路何须惧,为有诗魂伴白头。
2021.9.29.

【丰溪诗韵】总第54期
世间险路何须惧,为有诗魂伴白头。
原创 梦霞平台 梦霞诗社 2021-09-30
梦霞诗社九月(下)作业
以“中秋”及相关活动为主题
点评:刘树林
张荣富
辛丑中秋次韵张九龄《望月怀远》
天涯明月起,翘首共今时。
白桂开无意,归鸿过有思。
更深庭露冷,水阔柳风滋。
苟且生如梦,何年是醒期?
嫦娥
其一
轻舞霓裳向月奔,仙人从此两无魂。
多情故事千年诉,各领悲欢立一门。
【评:以“嫦娥”为题的诗自古很多,想出新意就得长考自已,向这个传说中的人物挖掘别具的内涵。本诗起句即写奔月,“轻舞霓裳”写其着妆和姿态,也见其速度,读来只觉两耳生风,瞬间绝尘。下一句“仙人从此两无魂”直入人物内心,嫦娥别后羿,既是一种别有用心的高蹈追求,也是不甘凡俗的人性必然选择,但从此仙凡两隔,彼此思念而失魂落魄。此句残酷得动人,凡天下有情者不成眷属比比皆是。第三句平常,但它恰好为末句作铺垫。奔月千年,悲欢各自感受,倾诉无尽,此题无解,故“各领悲欢立一门”,无论广寒独居,还是人间仰望,不只忧伤,也有快乐。这就是本诗的独特处和独创性,把一个千古定论问题以开放的眼光重新看待,结论就很不同。】
其二
寥廓苍穹一片红,嫦娥捣药广寒宫。
若非玉帝天书降,会下人间觅羿公。

袁保涎
中秋
江南月白半秋期,吴下橙黄岁暮时。
一片冰轮侵彻夜,不知何用起相思。
北地过中秋
满月清辉发,寒霜落雁边。
归心苦颜出,望眼客身遄。
妹至杭州夜,母看吴会天。
中秋奈宵旰,岁暮自团圆。
【评:团圆节也是思乡日,从诗题可见作者身在北地,心念南乡。颔联“归心苦颜出,望眼客身遄”写归心之苦与身在遥远北地的无奈。颈联叙事,既充实了内容,也增强了苦思的氛围,妹至杭州是别家,于万家团圆之曰;母“看”吴会是盼儿女归,与上句的“望”相呼应,暗含着“苦”。尾联的“宵旰”指终夜难眠意,“岁暮自团圆”句跳出中秋悲思,而略欣慰,却终不免惆怅,更与首句“满月清辉发”之“满”字应和,使全诗浑融。】
傅金良
辛丑中秋有感
一年一夕自相邀,独坐高楼到半宵。
东海初升迎节玉,银河不见度仙桥。
漫言离别人渐瘦,空对团圆酒未消。
莫问异乡游子事,天涯归路望遥遥。
【评】:颔联“东海”与“银河”为高低远近对,且虚实相较,“迎节玉”新创词,“度仙桥”含团圆意,度仙桥自不可见,所以团圆不了,境界阔大。颈联四个虚字“漫”对“空”,“渐”对“未”,由轻向重,由希望到失望,营造出一种离人期待重逢而不得的忧伤氛围。末句的“天涯归路”与前面的“自相邀”“独坐高楼”呼应,突出思亲的孤独,也为“有感”点题。
铁林
香入春闺
萧瑟秋风起,繁花四处飞。
铺成金玉道,香气入春闺。
中秋抒怀
千丘稻熟穗低头,碧水哗哗绕小楼。
四面青山生暖色,几行离雁叹悲秋。
风刀似剑催人老,鬓发如霜对镜愁。
归去不嫌高路远,团圆之日乐悠悠。
【评:以平常秋景起句,觉青山“暖色”,听离雁“悲愁”,此“暖”古人常用“晚”,拟作者情思异趣,“暖”含明澈、自悦意,与“悲”反衬。颈联抒怀,虽“风刀”“鬓发”令人愁,但末句之“乐”,已峰回路转了。】

陈华胜
【满江红
又到中秋,婵娟共,金黄玉洁。望苍穹,天高气爽,雁声南咽。万众团圆归故里,伊人何处漂时节?小楼阁,后嗣膝边围,红包发。
鲜果味,飘宫阙。甜米酒,醇喉舌。银鹅煮锅台,欣喜狂绝。尝饼年年欢盛聚,长情不必愁离别。斑斓处,云杪彩如图,开明月。
【评:词上阕写景写心理,以“红包发”这个现代语句引出下阕内容:鲜果、米酒、煮鹅、月饼等,事实上的节日佳肴系列,人间生活的妙趣,写得声色俱佳,滋味多有。更有“长情不必愁离别”之好句,一扫团圆不得之忧郁,使本词可卓然了。】
中秋思亲
水墨浓浓抹月宫,濛濛烟雨罩山中。
几声悲咽哀枯木,两岸葳蕤乱蜚篷。
洛下出来非故里,季鹰归去是秋风。
年年团聚年年盼,吾把婵娟寄粤东。
郑宜良
中秋在岗记
警事频繁人似牛,浑忘今日是中秋。
方才防控市场里,忽复巡逻街巷头。
千顷豪情除贼害,一番软语解民愁。
征衣已被汗沾湿,但使初心得暂酬。
【评:写眼前事,吟当下景最难,而作者做到了。“警事频繁人似牛”看出作者的忙累,连节日都忘了。颔联写忙的具体情况,如非切身领教,谁能写出?颈联道明工作的效果,也应了律诗转向宽阔境域的普解性。本诗的转向是顺次的,普解性的效果也是水到渠成的。尾联“汗沾湿”应了起句,“初心”融入了“浑忘”,非常严谨。】

吕丽君
【忆秦娥
中秋月,柔波明灭腮如雪。腮如雪,两行热泪,西风频切。
取经道上万千结,东流入海翻新页。翻新页。春来秋去, 轮回圆缺。
【评:一首如歌如泣,百转千场的词,必然情苦意深,难以言说。本词借一位感伤女子的形象:脸如中秋圆月,眼含柔波,香腮洁雪,泪流西风中,翻受圆缺命运。“西风频切”的“切”字的当,急速、无情、剜人心肺,可知女主人公所受苦难之深。“翻新页”,下阕的中心词,为此的准备是“取经道上”,女主人公不屈于今天,要为明天而拼搏了。末句情重意丰,“轮回”一词,是超世的自解,是尘俗的巢窠?如此矛盾,我们不知,得问女主人公自己。】
刘树林
中秋
明月照群山,清光满世间。
虫鸣新院冷,露湿古窗闲。
万里无圆缺,千秋何去还?
此生惟寂寞,卧听水潺潺。
【青玉案 • 中秋夜月】
抬头望月凭东阁,最慵懒、情难却。泻水无涯悬碧落。浅风清露,回廊银钥,天地皆幽壑。
夜深桂影渐斑驳,细味平生乱雕凿。淡墨空山连朔漠。千秋画卷,盛名蜗角,明月过帘幄。
【评:“幽壑”主观色彩浓,侧写月之明天之广大。下阙之“明月过帘幄”,意月明仅瞬刻,纵使画卷千秋也属自然,高看了无非蜗角争名。】
张学强
辛丑中秋至杭州
身到杭州有所思,一回至此一回悲。
秋风满地梧桐落,触目行人疑见伊。
【评:贴切句子并不突然,“梧桐落”为秋风之造境,亦前文悲思之原因,为末句铺写,“触目行人”似“满地梧桐”,“伊”的意象便明确了。也因时间推移,有物是人非,无迹可寻的失落感,故“疑”字极准确,难言之隐由此传递,与首句之“思”相应。】
【水调歌头
百里赴书会,兴致到杭州。囊中负酒携琴,佳节况中秋。飞羽流觞醉月,挥手行歌纳令,拍案叫相酬。醉后清琴起,耳热眼神游。
中天月,清无限,似水流。知音赏月,世间难得有佳俦。萍水岂知如故,促膝何妨达旦,谈笑解千愁。明日各分散,世事寄蜉蝣。

俞梦涛
月下思
莫举空杯对月愁,人生一世是何求;
荣华富贵皆非矣,但觅知心为尔忧。
中秋夜相邀
饮尽三杯景,推门客月惊。
天中明镜皎,地上少年英。
月既无仙迹,人徒有影横。
愿同君对酒,故借晚风迎。
【评:诗人以月为酒饮三杯,或可理解为月游杯中。颔联以“明镜”对“少年”,天地为一。尾联以“晚风迎”点题。】
沈学军
中秋
是处浓荫里,禽空胜夏幽。
中天头上月,方觉一团秋。
【评:“浓荫”反衬夜月之明,“禽空”暗示秋天渐深,“中天”表明午夜,以这三个意象,共推出“方觉”,使人不突然——原来已到仲秋了。五绝的前三句,是为后一句的“惊奇”而表演的,此诗亦是。】
翁小兵
【相见欢】
无言遥望星空,月朦胧。寂寞嫦娥应悔越沟鸿。
千行泪,万般醉。入肠衷。物是人非唯有月明东。
刘萍
【千秋岁
明眸轻纵,梳发言秋重。长天阔,心波涌。阶前梧叶老,房后黄花捧。尝月饼,闭睛扶耳归鸿梦。
佳节人谁共,笑语还相拥。霓虹烁,光流动。不知时差遽,围坐台阶拢。回首望,少时春色西风送。

王亨俊
中秋明月
黄叶随风舞未休,碧沙落雁着谁收。
尊前桂酒蟾宫送,岭上松涛蝶梦幽。
明月多情辉墨菊,中秋得意逐兰舟。
世间险路何须惧,为有诗魂伴白头。
程星
随写
驹留一叶风,孤影照惊鸿。
月湿寒初起,秋枯落不穷。
多情流水去,大梦转头空。
得意欢如许,听凭几度逢。
李敏
秋夜不寐
群峰苍翠夜分明,月至中天寐复醒。
吹面竹风侵晓露,过窗花影上阶庭。
可怜玉宇浮云厚,不见丰溪远岫青。
多少傅园篱下事,今宵尽诉又谁听?
酬梦霞诸友见赠
廿载光阴未可寻,几行诗句得知音。
窗前遥想谁相忆,足下应怜我独吟。
千里溶溶新月色,一溪滚滚故人心。
风吹秋叶何时尽,片片飘零夜影沉。
顾问:傅金良
名誉社长:王亨俊
社长:郑宜良
副社长:徐建西
秘书长:张荣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