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词之八十六【五律】游东岩寺

标签:
我的诗词游东岩寺五律 |
分类: 我的诗词 |

题记:据《广信府志》记载:“东岩,广丰南,即虹桥其下,水清石瘦,风景殊佳,地有五溪之胜,夏东岩读书其处。”岩前有“东岩寺”,建于宋末(约1205年)。夏东岩,即夏尚朴(1466~1538年),字敦夫,号“东岩”,人称东岩先生,广丰廿三都人氏。明正徳辛未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曾在东岩读书,写有《咏东岩诸溪》七绝五首流传于世。
文/王亨俊
五溪今孰在,信步向山行。
入洞观诗画,临台问世情。
寺门飘竹影,石壁听书声。
归忆东岩秀,松青夕照明。
2021.1.13.

【梦霞诗社横山年会】良朴真能士,吾侪待远帆。/ 总第三十六期
引言
庚子冬月十九,广丰梦霞诗社在横山举行了年会。横山镇党委副书记周文敏和副镇长周真红受邀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周文敏介绍了横山的经济发展情况并详细说明横山正致力于打造四张名片(秀美、诚信、美食、文化横山)。周真红介绍了关里水库及东岩景区的相关情况并带领我们参观了周氏宗祠和梅溪生态园等。年会上,傅金良、王亨俊、郑宜良、张荣富等就诗社的发展情况作了发言。大家都表示要更加努力创作,为传承中华诗词文化而贡献一份力量。
刘树林
游横山东西岩
临湖笔矗两危岩,夹背东西敢笑凡。
圣道逶迤冰塔挂,山僧闲放木鱼缄。
抵天三寸村居见,入洞千年符契衔。
直上书台怀太仆,应舒风骨驾云帆。
梦霞庚子(横山)年会
千丈巅峰日色新,倩引嘉会作尧民。
湖山尽是胸中景,韵律无非世外人。
饱味野蔬先醉酒,恒存知己后思春。
不来创册堆金句,熬到平常即见神。
傅金良
次韵树林《游横山东、西岩》
东西山麓隐奇岩,揽水栖云两不凡。
名句高镌堪作景,溪声清寂自成缄。
三千水澈蓝天映,百丈峰孤冷月衔。
今日古禅寻旧迹,故人已去梦云帆。
庚子冬偕梦霞诸友游关里东、西岩
约柬新元意几重,横山携手又相逢。
水分上下陈高峡,岩隔东西共翠峰。
两寺奉迎唯俗士,五溪寻觅失诗宗。
桃源世外清幽似,不见村家肯务农。
贺庚子梦霞(横山)年会
明德欢杯初腊时,庚冬重聚又如期。
心思传继文能挚,才欠鹰扬意尚痴。
夺席空迷滕阁赋,盟鸥自醉竹林诗。
三年一觉萧郎梦,斟酌寒窗志未移。
注:去年年会在霞峰明德书院召开
游上孚周氏宗祠
不访桃源访古村,宗祠有幸识豪门。
积書未逐先贤逝,遗墨犹随石柱存。
望族由来承祖德,周公自是沐皇恩。
堪嗟多少雕龙迹,浩劫十年难觅痕。
张荣富
谒横山东岩寺
思君无畏险,取道上东岩。
山阔花悲落,崖高日直衔。
躬身参圣祖,举目读诗函。
良朴真能士,吾侪待远帆。
( 注:
谒上孚村周氏宗祠
趁开年会上孚移,目肃颜庄共谒祠。
石鼓无声留藓迹,黄梁有意作龙姿。
壁飞彩画堪当咏,柱刻佳联更可思。
一木一龛皆入色,令人仰止不轻离。
咏廿四都糖糕
红枣糖油搅糯粮,炉蒸糊粉四时长。
香浓色美天然味,自是糕中称大王。
咏廿四都清汤
面皮肉馅伴葱花,半勺香油盐醋加。
水煮须臾当入口,清汤有味是无华。
郑宜良
梦霞诗社年会暨新社员入社兼寄
雪雨风霜是旧年,且将往事付云烟。
诗书不枉胸襟气,岁月堪怜鬓发边。
此去从容休问俗,向来淡泊可寻仙。
梦霞今日添新色,好待明朝写巨篇。
横山东岩
危岩藏古寺,突兀众峰间。
山静人声闹,岁寒冰柱顽。
香烟犹袅袅,石刻已斑斑。
误入云深处,偶然偷一闲。
【渔家傲
水静波平周岸阔,幽幽碧色齐天接,更喜湖中琼岛列。惊鸿瞥,群山逶迤参差叠。
翠竹青松春未歇,风光撩拨心难捺,欲渡只叹无舟楫。牙咬裂,斜阳催促依依别。
陈华胜
年会简话
一路横山照煦阳,清汤扑面美糕香。
诗文侃在温馨里,我把心灵种玉芳。
印象横山
梦霞庚子会新年,飞上东岩五百旋。
峰怪石奇惊桂月,湖高水碧漾云烟。
一方宝地生豪杰,四笔文章换旧天。
喜看龙潭添锦锈,梅溪园里遍诗仙。
张如飞
寄梦霞诗社年会
诗情练妙诗如命,梦幻成真梦若魂。
我自悲欢歌日月,淡然山水养心门。
随梦霞诗友游览梅溪生态园有寄
停车信步游,最喜泛荷舟。
飞鸟长空过,斜阳半岭收。
新村依柳岸,古镇隐民楼。
待酒三杯候,谁人向月愁?
吕丽君
关里风光
其一
丹崖高耸冰髯炫,低谷清潭石卵眠。
仄道环旋通上下,流连关里润心田。
其二
双岩四目遥相对,共护幽潭育万灵。
哪得佳人如此景,天荒地老不伶仃?

铁林
庚子横山年会三首
其一
梦霞年会聚横山,领略风情古迹间。
跃上东岩观壁画,坐望碧水更悠闲。
其二
先哲曾题不朽诗,纵情山水最狂痴。
愧无妙句作佳和,留待高人步韵宜。
其三
年会采风心两重,东岩朝拜与君逢。
横山景美不思返,尚朴诗妍又岂同。
进寺低头真上客,沿溪望眼是吟翁。
置身物外六根静,何必强求傲世功!
李敏
与梦霞师友冬游横山镇东、西岩
绕水盘山觅五溪,车登脊处觉天低。
苍松长得岩相伴,野草缘何客尚迷。
崖下书声曾贯耳,座中儒子善留题。
谢公到此不能去,朝暮对湖东复西。
程星
游横山东岩寺
山横坝上气尤佳,寺出东岩倚半崖。
梵响风传云可得,书声石刻雪空埋。
远凭高岸能游目,静寄偏方自骋怀。
紫老红烟何处觅,苦荼冰煮问谁偕。
徐建西
遥望东岩兼怀夏尚朴夫子
遥想冬阳暖壁前,当年攻读在岩边。
五溪碧水入诗册,一谷清风养福田。
拂袖春闱仪后辈,传经主敬继先贤。
熙熙攘攘逐尘世,山寺钟声兀自延。
沈学军
见梦霞社友游横山
其一
天寒并日增,众兴乃高升。
非探梅花雪,登岩可饮冰。
其二
未入横山地,何知宝域名?
岩间悬寺险,关里卧湖明。
赫赫文章在,巍巍栋宇成。
幸循图画往,孰视五溪轻?
郑宜虎
重游菩提湖
离天三尺有清池,又到横山欲探奇。
梵曲潆洄通宇宙,菩提荡漾泛涟漪。
千层冰柱添闲趣,万亩荞花待艳期。
不见欢歌和丽影,我今苦读旧情诗。
游横山东西岩记
西浮翠岛水云舟,东宿烟峰近斗牛。
苇草枯黄波影渺,松须飘曳磬声悠。
五溪胜景空陈迹,一石遗诗豁远眸。
来去骚人吟不尽,千年传唱竞风流。

王亨俊
游东岩寺
题记:据《广信府志》记载:“东岩,广丰南,即虹桥其下,水清石瘦,风景殊佳,地有五溪之胜,夏东岩读书其处。”岩前有“东岩寺”,建于宋末(约1205年)。夏东岩,即夏尚朴(1466~1538年),字敦夫,号“东岩”,人称东岩先生,广丰廿三都人氏。明正徳辛未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曾在东岩读书,写有《咏东岩诸溪》七绝五首流传于世。
五溪今孰在,信步向山行。
入洞观诗画,临台问世情。
寺门飘竹影,石壁听书声。
归忆东岩秀,松青夕照明。
刘树林选评:
见梦霞社友游横山
其一
天寒并日增,众兴乃高升。
非探梅花雪,登岩可饮冰。
沈学军《见梦霞社友游横山.其一》是一首五绝,因作者当日未得去横山,所以题中有一“见”字,可知是发兴怀想,而诗确实寄意遥深。起句“天寒并日增”写出当日天气之严寒程度,平凡,仍“众兴乃高升”,“乃”为竟然意,一下子使诗意高扬起来,既突然,却也可意料。后两句“非探梅花雪,登岩可饮冰”,显得奇崛风致,非同一般。登山不是为踏雪,赏梅,而是能观望至结在岩顶上的冰丁,想来在此酷寒天气,登山的不易,也蕴含着“一片冰心在玉壶”般的高洁情怀和对朋友的诚挚关心。
此诗善用回环曲折,非是即此的技巧,在有限的字数中表达出作者独特的感受,以虚写实,字字传神。
与梦霞师友冬游横山镇东、西岩
绕水盘山觅五溪,车登脊处觉天低。
苍松长得岩相伴,野草缘何客尚迷。
崖下书声曾贯耳,座中儒子善留题。
谢公到此不能去,朝暮对湖东复西。
李敏《与梦霞师友冬游横山镇东、西岩》一诗,写得平实婉转,娴雅有致。首联“绕水盘山”写出横山山水相依,道路曲折的地势,“五溪”即横山境内的五条小溪,其间用“觅”字相连,既写出作者的欢喜之情,也表达出翻山越岭的不易。“车登脊处觉天低”,一个“脊”字,已显山的陡峭高峻,所以“觉天低”。颔联“苍松长得岩相伴,野草缘何客尚迷”虚实相融,“相伴”是实,“尚迷”为虚,也可作互文理解,朴实之中见渊奥。颈联“崖下书声曾贯耳,座中儒子善留题”道出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东岩在明代曾建书院,南京太仆少卿夏尚朴曾在东岩书院读过书,是广丰有名的文化遗迹,而这次作者随一群诗者来此漫游,当有留诗,实有古今映照之妙。尾联“谢公到此不能去,朝暮对湖东复西”看似平常,实则匠心,“谢公”即东晋谢安石,曾隐居东山,作者设想即使谢安石来游,面对此雄奇美景,亦不忍离去,因为他朝暮都在欣赏着眼前的东西岩,也巧妙地呼应了题目。
李敏这首七律笔调和缓,外朴内秀,看似不着力处偏有新奇,并且整首诗浑融一体。我以为,这是她学诗一年多来最最见成熟的一首七律。
图片
顾问:傅金良
名誉社长:王亨俊
社长:郑宜良
副社长:徐建西
秘书长:张荣富

夏尚朴五溪诗之一

夏尚朴五溪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