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笔记》诗文之五十一:初夏,我在成都宽窄巷子等你----湛蓝诗七首

标签:
《城市笔记》诗文湛蓝初夏我在成都宽窄巷子诗 |
分类: 《城市笔记》诗文 |
初夏,我在成都宽窄巷子等你
----湛蓝诗七首
第072期
湛蓝
one
这一幕,与六月菡塘是怎样的格格不入?
但,我仍然觉得很美。
每一种枯萎落寂的背后,都曾有过半世繁华。
雨没有来。
浮萍是画布。
我眼里盛满线条和光合为的,
静谧凄美。
令人震撼。
有时候,极致的美往往带着残酷。
看见塘里的残荷,心紧了一下。
two
时间像漫长的河流,一个生命如一滴水,谁的存在都微不足道。
然,又逃不过这种必然和偶然。
谁也不确定是否有前世和来生。
看见“寄给未来”这几个字的时候,突发奇想要寄一张明信片。
收件人是来生的自己。
也许,我们都是地球的旅人。
会在某个陌生的地方莫名其妙涌起熟悉的感觉,
是不是肉体与元神、前世和今生的会和?
不论是前世还是来生,终归是旅人,是过客。

three
对藤编、原木这类朴拙的家俬有着天性的亲近。
在这里搁浅了不少时间。
一杯咖啡,一杯冰淇淋之后,厚颜的我朝妈妈伸了伸舌头说:
窝在藤编椅子里,把书本盖在脸上,这个秋季最后的太阳光,引诱出身体和心灵上蛰伏的慵懒。
小盆植物泛着秋的颜色。
但凡一切温暖的事物,都是慰贴的和蔼的。
这样喜欢靠近温暖的事物,到底是温暖的人还是凉薄的人?
阳光,藤椅,逗留,宽窄巷子。
这一切,不过是重温。
four
太阳光从法桐叶流泻下来,落在墙上,地上。
叶的疏影自照。光线的挤眉弄眼。
啊,是阳光与法桐叶肌肤相亲,抵死缠绵。
在这一刻此地陡然驻足。
那是哪一年,我们笑看光影故事。
巷子深处,残留着老风琴的余韵。
我的视线,尾随着光影,杜撰出一个虚幻。
往事像日记本上被洇湿过的字迹,接不上气。
彼此相爱,到底是爱上了被爱的自己。
曾拼命地寻找一个人。
当你发现,彼此安静地存在,那竟然成了平常事。
不曾刻意遗忘,却再难以想起。
这多么令人哀伤,无能为力。

five
银杏树下。
茶凉了,再为你续上。
-------爱有来生。
而我,一个不小心被留在今世。
日光倾城。
灯的虚设。
灰砖黛瓦古魅遗尘。
酒廊歌厅今风霸市。
时光在此错位。
six
它不在高处。
它不在低处。
它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角度,
固守着。
与你遥遥相望。

seven
时光静静流泻。
花儿静静绽放。
固执地数着光影。
空落的椅子。
也许是她中途打盹。你来了不曾唤醒她的酣眠。
也许你从未经过。
你看。门老了。墙老了。时光瘦了。
那不过是她一个人的地老天荒。
心。疼了。

作者简介:湛蓝,自由职业者,《香落尘外》原创文学公众平台总编、创建人。主编书籍有散文集《香落尘外》《尘外遗落的烟花》,诗集《尘外那一池月光》《在路上》。

《初夏,我在成都宽窄巷子等你》这组小诗,分为七首,分别以“迟暮,过客,浅诱,光影,幻觉,独立,等待”等为分题,主题统一,又各自独立:“阳光,藤椅,逗留,宽窄巷子/这一切,不过是重温”(《浅诱》),“重温”曾经的流逝,又珍惜着短暂而平和的当下,慨叹“每一种枯萎落寂的背后,都曾有过半世繁华”。作者体味到生命表象之下的虚幻,和繁华之中的寂落,是每个人必然的过程;“也许,我们都是地球的旅人/会在某个陌生的地方莫名其妙涌起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会产生人当她于静默之时的某种不可名状的等待,“门老了。墙老了。时光瘦了/那不过是她一个人的地老天荒”(《等待》)。作者发现人生所谓的“独立”是“它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角度/固守着/与你遥遥相望”(《独立》),并非完全遗世无依,而是固守着并维系着与他人的或暗或明的联系,让人诗意地活着的地球,本是各类生命相互依赖的尘俗,清高和神圣都是相对而言的,事实上我们都一直在彼此寻找,“曾拼命地寻找一个人/当你发现,彼此安静地存在,那竟照成了平常事”(《光影》),只不过是“你来了不曾唤醒她的酣眠”而已,喧嚣过后回到安静,如戴安道夜访山阴,临王微之之门前,即兴尽而返,毫不留恋,方为旷达。

这组诗语言温婉且清澈,静谧,意象纷呈却明朗,有些句子是散文诗式的不拘一格,却略感浅淡,渗透入作者湛蓝骨子里的深沉思考使她并不刻意追求诗句的整饬和高深,而是任其自由流动,时间的留痕隐约流荡于诗情的画面,生命的意趣使人读了耳目一新。佛说,生命本是清静无为的,于诗歌而言,这就是境界。

《城市笔记》约稿
发表在《城市笔记》的作品,稿费标准:2000字内100元,4000字内200元,4000字以上每篇300元。约稿以千字小小说和散文为主,优秀作品字数适当放宽至2000-5000字内,诗歌及词择优刊发【稿费每篇150元】,并配发相应的主编短评。来稿请附作者近照及简介,每周日出刊。
■ 栏目主编:刘树林 ■
投稿邮箱:aacsbj@126.com
主编手机:18270303995
一经采用,即奉稿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