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班课间游戏案例及分析

(2021-01-28 11:40:45)

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案例分析

 

《纲要》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游戏在幼儿园整个教育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有力手段。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特有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同时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的活动,他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游戏的情节,因此必须学会开动脑筋,多想办法,才能使游戏顺利开展。这就需要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想象游戏过程,运用各类工具,创造游戏内容。于是,智能就被充分调动起来,既提高了认识能力,又发展了创造能力。

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月开展的角色游戏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游戏空间,以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与创造力。

一、案例一

幼儿刚刚开学时,对一些游戏材料有点熟悉,但不知道如何去玩,今天阳阳、铭铭去娃娃家玩了,王梓铭把饭锅拿在手里敲敲打打。毛辰阳想拿他的饭锅玩一玩,王梓铭没同意,两人为那个饭锅争抢起来。  

1.幼儿行为分析

孩子刚接触新环境和新的游戏材料,觉得很好奇,有的孩子对这些材料爱不释手,不肯与同伴一起分享;有的孩子知道餐具的用途,但他不知道如何操作玩,而且现在的小班孩子也不懂得谦让,常常会为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争抢起来。  

2.对策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直接介入游戏,直接指导他们怎么玩,让他们模仿老师,知道一些游戏玩法,并让幼儿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一起分享玩具,并学说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谢谢!”“再见”等。  

 

二、案例二

今天的“娃娃家”里可真热闹呀,主人和客人们都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爸爸为他们准备的“美味佳肴”,并且聊着什么。忽然,只听“砰”的一声……原来娃娃家“爸爸”和“客人”都不让王李轩坐在桌上‘吃饭’,所以,他生气了。  

1.幼儿行为分析

在娃娃家游戏中由于这位孩子被其他的同伴所冷落,因此,他就用扔东西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这在小班幼儿的行为中表现得较多,原因可能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在得不到同伴的友情时,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至于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2.对策

教师参与游戏,用巧妙的介绍的方法把王李轩介绍给娃娃家的朋友,说王李轩是我们娃娃家的客人,客人来了我们应该怎样招待呢?引导幼儿用招待客人的方式来接纳新朋友;引导幼儿当自己不高兴时,可以把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同伴。  

三、课间游戏活动反思

1.学会观察,善于分析。

观察幼儿的游戏,首先要有耐心,要倾听孩子的心声。教师在游戏指导中,观察幼儿的行为是很重要的,幼儿游戏的行为有时是无声的,但从无声的动作中可以看到幼儿的内在思想、情感的流露,所以更需要老师的耐心观察,从而发现幼儿游戏的能力。其次观察幼儿的游戏还要尊重幼儿的情感特点,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它。  

2.捕捉优点,及时鼓励。

在和孩子游戏的时候,我们经常能很容易地发现到许多幼儿的闪光点,如果我们及时地将这些闪光点在游戏中点点滴滴地在游戏讲评时将它“发扬光大”,将它肯定,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

3.充分讨论,积极回应。

随着经验的积累,幼儿的事非观念、主见都得到逐步增强,我充分地利用游戏的讲评组织幼儿对游戏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幼儿在讨论中在争执中寻求答案。幼儿的集思广益,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不需要教师的单纯灌输,而喜欢在游戏中自己尝试,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认识的知识,只是周围生活中最粗浅的,所以有时无法直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游戏结束的讲评正是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好机会,把从孩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再放回到幼儿中去,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同伴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幼儿不会觉得负担,又可以在大家争论的基础上积极思维,不但提高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教研活动记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