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廖文玉 农业企业“走出去”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13次作业

(2017-12-21 10:41:26)

农业企业“走出去”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 企业自身能力缺失

1.资金短缺制约企业“走出去”。在境外农业开发整体流程中,尤其涉及土地购买、租赁以及仓储、码头建设等环节,缺乏资金、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走出去”企业进一步发展。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走出去”农垦企业已投资仅占计划投资的不足5%。2.国际型人才严重匮乏限制企业“走出去”。 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同时了解国际贸易规则和东道 国语言文化的综合型人才是农业企业“走出去”的 重要基础。但针对重点调查企业和农垦企业的分析都反映出此类人才严重匮乏,限制了企业在境外 的业务拓展和规模扩张,成为限制调研企业境外农业开发的瓶颈因素。3.缺乏境外项目经验不利于企业“走出去”。由于中国农业“走出去”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调研企业缺乏境外管理经验,境外投资后续管理难 度高。境外农业开发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而调研企业普遍缺乏规避风险的意识和经验。4.企业“走出去”未形成集团优势。目前国内农业企业进行境外投资时独立操作较多,相互沟通、合作不足。“走出去”企业实现相互合作有利于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树立中国农业企业境外形 象,减少国际社会的误解。

(二) 国内体制、机制及政策障碍1.国内融资政策与农业企业“走出去”现状不匹配。大多数调研企业的项目资金来自于国内母公司,只有两家企业获得了政策性银行的融资,其他企业融资来自于商业银行。目前,“走出去”企业融资成本较高主要是国内融资政策造成的。以中粮集团为例,国内银行只能以资产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土地这种产权结构复杂的资产还不能作为抵押物,企业因此无法以境外经营土地作为担保获得贷款。2.中国政府缺乏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政策协调。例如,中资企业在俄罗斯种植油菜并准备运回国内,但目前中国和俄罗斯还未就油菜籽的进口问题达成一致,双方尚未签署关于油菜籽的贸易协定。如果办理进口油菜籽的手续,需要俄罗斯国家质检总局向中国国家质检总局递交“油菜籽对华出口申请”。就这一问题,合资企业的俄方工作人一47—万方数据《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13年第11期员已经多次向俄方相关部门做出申请,但由于中俄双方没有相关政策支持至今未果。3.“走出去”企业缺乏扶持政策,无法享受国内相关政策优惠。多数从事境外农业开发的企业反映,目前农机购机补贴优惠政策并没有针对“走出去”企业给予同等优惠,甚至存在差别待遇的情况。存在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中国政府担心“走出去”的企业利用夸大的境外农业生产数据骗取国家优惠和补贴有关。4.国有企业考核机制不利于提高企业“走出去”积极性。境外农业开发项目一般有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一是有利的市场契机,二是对方企业出现经营困境,但以上时点介入投资的前期效益可能不太高。同时,农业投资具有前期投资大、收益低,而后期成本低、收益高的特点。国有企业“逐年”考核的机制使得企业领导不敢承担前期投资亏损的风险。

(三) 东道国环境制约1.部分东道国政府针对中国企业设置投资限制。近年来,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国际舆论环境日益恶化,有关中国“资源掠夺论”、“中国威胁论”的言论屡屡出现。部分主要投资目标国(如巴西、阿根廷)制定了对中国境外投资不利的政策,甚至歧视中国企业的政策。巴西国土资源局在2010年出台了新法令,禁止外国人、外国企业和外国控股的巴西企业购买250公顷以上或租赁5000公顷以上的土地,也禁止购买或并购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巴西企业。阿根廷也开始限制外国人在本国买地。2.非洲等国家基础设施差、社会环境不稳定给投资造成潜在风险。以安徽皖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投资津巴布韦,但该国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差,特别是电力难以保障,严 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建设。此外,部分投资国家政 局不稳、社会动荡、行政效率低下、腐败等问题给中国企业境外投资造成很大风险。3.东道国劳工政策成为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劳动力瓶颈。为了保护本国劳动力,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劳动签证政策,中方人员获得工作许可困难。以海拉尔垦区为例,根据中俄双方签订的合作 协议,中方将派遣42名工作人员赴俄罗斯从事经营管理、技术指导、实地机械作业等工作,但俄罗斯 移民局在相关政策上控制外国务工人员的数量,企业在俄方有关职能部门仅能争取到15个劳动签证指标,对企业的工作任务计划安排带来较大影响。4.东道国进出口关税政策不利于农业企业“走出去”。例如,从产品销售来看,东道国较高的农作物出口关税限制了中国农业企业生产的农作物回运,既不利于企业实现利润,也不利于供应国内市场。另外,从“走出去”企业的生产资料购买来看,东道国过高的生产资料进口关税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经营利润。例如,津巴布韦本国的化肥价格昂贵,到该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国企业更希望从中国进口化肥,但是津巴布韦的化肥进口关税高达110%,极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