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昌:浅析农村教育的重要性(第十次)
(2017-11-29 23:54:35)| 分类: 作业10——农村教育 |
21世纪,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和战略性地位将更加突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知识的创新水平。这种新需求就需要社会有优质的教育教学设施和优秀的教师,以及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即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的新型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求。然而我们农村的教育现状,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显得非常滞后,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家及地方关于教育的决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农村教育随之会呈现出新的特征,并暴露出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
首先,办学条件简陋。一是教学及配套用房不足,且安全性及抗震要求不达标。二是教学及设备条件相对较为简陋,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三是学校公用经费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学校正常发展经费使用需求。
其次,教师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一是教师人岗对应极不协调。一方面按师生比来说,在编教师总数明显超标;另一方面从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来说,人员相对紧缺、学科不配套的问题又较为突出。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在教师队伍中,专业知识不强、业务能力偏低;缺乏工作活力,缺乏敬业进取精神,安于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以及不安心从教,无病呻吟、小病大养等情况都有一定的比例存在。
再次,学校的品牌效应及综合影响力较小。农村学校难以像县城学校那样对学生及家长有吸引力。在农村学校中,学生家长存在择校的心理和愿望还是较为普遍的,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无法进城读书的类型,一旦条件成熟,仍要想方设法进城里学校读书。
最后,缺乏促进教育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社区及地方政府支持和重视教育的力度不够,学校在学生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和学校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时常得不到家长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这几年来,随着国家加强“双基”工程的实施 “普九”工作的全面展开,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多,学校教学设备逐步提高,各类仪器、电化教学手段走进了我校校园,装上了微机,接通了远程教育网,开足开齐了大纲要求的各类课程和实验教学,虽然调动起了一大批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教学质量却并没有显著提高。
面对以上我国教育现状,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一批批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一方面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更重要的是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建设一去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是关键,使我国教师的观念彻底转变,跟上时代的步伐,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掌握新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是根本,从而实现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