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石岭禅寺

分类: 阿弥陀佛 |
石岭禅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数百年来香火绵绵不绝,善男信女拜佛有求必应,十分灵验,诸北萧绍相邻一带妇孺皆知。历代高僧大德在此出家或驻锡,护法檀越,弘法忘躯,广行慈悲利众之道,作如来使,续佛慧命,人天共仰。后惜毁于文革,今逢盛世,国泰民安,十方信众热望,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得以复建,以期正法永驻,佛光普照。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金湖社区石岭禅寺
历史起源:
石岭禅寺从前不叫石岭禅寺,叫社神庙(即土地庙)始建于明朝初期的洪武年间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社神庙的出现,其实是当时的一种“时髦”
著名的明史研究专家吴哈曾著有一本记叙明太祖朱元璋的书«朱元璋传»,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朱元璋,安徽凤阳人,有兄弟七人,连父母共9人。除他之外,其余皆死于瘟疫。他生于公元1330年,是年,他母亲逃荒到了江苏省盱眙灵迹乡的土地庙里生下了他。 他放过牛, 做过和尚……因做过和尚,很崇信佛道。登上皇帝宝座后,下令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建造土地庙。那时候有这样的順口溜:
石岭禅寺内,曾经的万年台两边的石柱上,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旧社会接通衢十里村庄都是洞天福地,下联是,春辉迎绮席万年香火还同后稷勾龙。上联的意思是,未修建前的土地庙,庙虽小,却有通往四面八方的大道。下联的意思是,
石岭禅寺后山有一眼血活池,
文化:
相传阴世街位于四村桥头至石灿头水库方向,数百年前为店口中心,山货湖鲜,商贾弄市,每毎纨绔子弟行赌输赢,总是招来草台班子庙台演戏,炫耀赢者的气派,成为一种时尚,趋之若鹜,于是石岭庙几乎锣鼓不绝,人流似川,热闹非凡。余揣测店口先民乃大宋遗民,身躯中流淌着反对外族统治的血液,象作为岳飞亲家的协九公的子嗣们,更是对蒙淸经略中原深恶痛绝。神社设立含有驱逐挞子或反清复明的意图,以石岭庙为掩护,结社祭神拜天,抬着古锭游遍十三个神社二十个村落
典故传说:
从大雄宝殿右侧之形台阶直上,一处青瓦白墙,泰山殿里泰山菩萨正襟危坐,南北二斗专注纹枰手谈;老友说此殿奇闻多多,殿下设机关,朝佛者双膝触地,三菩萨起身相迎。还有挂在墙上的马明王,更是神乎其神;坊间道石岭庙内有泥塑神马,无神守管,常犯世界,风高夜黑就来作祟,某晚耕者倏见有马影在糟蹋田作庄稼,耕者扬锨奋力一揍,畜生惨叫逸去,耕者追之石岭庙,畜生一没无踪,待来日查看,却见泥马蹄旁污泥泛泛,腿亦划痕醒目,此马神通瞬间家喻户晓,神马也香食烛茶了,人们砌高围墙,筑起栏柵,泥马从此不再践踏凡间,享受烟火供奉,做起芸芸众生的保护神了。十方香客更是虔诚地将未来寄托这泥塑的神灵,马字螟蛉生生代代,前伏后拜。
另一则传说是石岭禅寺的二侧,原有两口水井,水源很长,水质清甜可口,大旱天井水仍然取之不尽。如今仅存一口井,另一口已经被填塞。好好的井为什么要填塞一口?原来是经风水先生鉴定:石岭禅寺庙基是块风水宝地,这两口井是龙脉的眼睛,因此庙中怪事尽出不穷:泥马会出庙吃庄家,木雕菩萨会钻出来吓人,阎王殿夜间会有朗朗的铁链条声。人们相传填了井之后,怪像就平安无事了。
昔日辉煌:
嘉庆年间,庙内和尚有十多个,和尚们或为香客取名诵经或济民护伤;解放初尚剩三位,小毛与定凯师傅先后离世,陈志明师傅则卒于五五年,八十一高寿而殁。有幸历代僧人铭刻石碑保存完好,可作追溯店口文化渊源之依据。如今庙台荡然无存,对正中一座精巧的建筑映入眼帘,宛如少林大雄宝殿的缩影,飞檐翘瓦,悬铃幡灯,红漆亮堂,触眼数根石柱方觉此地有历史沉淀,身处在明清年间;跪在蒲团上,仰望着神态各异、形象逼真的十殿阎罗观音释迦牟尼诸佛,思绪悠悠;暮鼓晨钟,禅声沸沸,绕梁不绝,尤其是那缕袅袅而升之清香,淡淡的幽幽的,闻之而入定,浮躁与利禄一如尘土,心境至此也算造化成佛了。
http://s4/mw690/006WIxhxzy7eeL5Y5uH93&690
本寺重兴以来秉承宽弘法师从事弘法利生事业之一贯宗旨“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的思想理念。恢复古庙,兴建道场,殿堂屹立,梵刹庄严,为十方善信提供一正信之人间佛教道场,也让此土众生在身心能有一个依怙之处。
佛法慧命续以弘传。所谓「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施舍万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经中亦记载:「若人发心布施造佛塔庙,将获身相端严、不堕贫贱、福智圆满等殊胜功德。」
而今,筹建道场之经费还有赖诸位善信大德共同发心筑福田之基,耕福田之海,共植殊胜因缘,圆满此千秋善果。
在此,衷心祈愿诸大檀越,发菩提心,各相护持,输金输粟,转劝转募,俾含空宝殿,指日成功,满月金容,经劫常住。道场兴而宗风丕振,正法盛而灾障潜消。将见佛天云护,吉庆骈臻,现生备膺五福,已故高登九品。所愿见者闻者,同修此道,以一传十,以十传百,乃至遍界,则世界太平,人民安乐矣。不胜馨香祷祝之至!
您可以随喜随缘或定额捐助,也可以随缘乐助,随喜随心随力随缘就好。
所有善款功德名单都将刻名与寺庙功德碑上。
修造佛菩萨的殿堂乃一切有漏善业中最为重要的,哪怕你只供养一筐土,就已具足供养一筐黄金的功德。 【处处尽是华藏界,从教何处不毗卢。】
因为众生无尽,佛殿经堂亦应无尽,可安立佛、法、僧三宝久住于世,可提供机会教导众生,给众生以得度因,建造佛殿经堂有很大的功德。
著名的护法天王帝释天,就是因造塔的功德而生。在过去的世界,迦叶佛灭时,有一女人发心修塔,另有三十二人帮助她修塔,由此功德,这个女人转生为忉利天王,帮助她修塔的其它众人也都转生为天王和大臣,合称为三十三天。
寺院是佛的道场,是顶礼的地方,是僧众修行所在。古老的寺院因为有大德驻锡、禅修、证悟圆满的功德。修缮一座庄严的道场,让众生有地方来朝拜、禅修、诵经、闻思,得到前辈高僧大德的加持,得到三宝的加持,行持这样的善法,其本身就已经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了。
在没有佛法的时代,不可能修建寺院。在战乱的时代即使有机会接触佛法,也不可能修建寺院。在平稳的时代佛法兴盛的地方,才有机会让你供养、捐助修建寺院。想一想四厌世观修里,教育我们得人身就已经罕有了,还能修建寺院,这是何等罕见的机缘和福报啊!
诸佛如来三身、历代传承上师都已具有无量无边福德和智慧,修建供养上师三宝的寺院、佛殿、经堂功德确实极其不可思议。可以延寿消灾、灭罪度亡、往生净土、积集资粮、快速成就。
《妙法莲华经》说:若人发心起塔、建寺、造像,如是诸人等,如见无数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俱舍论释》说:若为出家人建造经堂,可获得梵天福德,于四十中劫享受无比安乐。
《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佛塔寺,或佛形像,乃至菩萨、声闻、辟支佛像,躬自营办,供养布施。是国王等,当得三劫为帝释身,受胜妙乐。若能以此布施福利,回向法界,是大国王等,于十劫中,常为大梵天王。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释迦牟尼佛说:浊世中,我以佛殿与文字形象出现。见到佛殿与文字当生起真佛之信心和恭敬。谁在任何地方创建寺院、建造佛殿,会令无数众生从轮回中解脱出来。供养佛殿和文字等同于供养我的真身,功德永远不会耗尽……
《俱舍论大疏》说:在有漏的善法中,修经堂的功德最大。为僧众修经堂,随力支持随喜者,将来在此经堂内进行的所有闻思修行的善根,皆同等获。
假使未来世,所有的国王及婆罗门等。遇见先佛的塔庙。或者一切的经典、佛像都毁坏破落了,烂了,这庙也烂了,佛像也坏了。能发心修补这个佛像塔庙。这个国王和婆罗门等,或者自己来营谋办理这件事。或者劝其它人去做这件事。如果他一个人做不到,就聚集百千万人的力量,大家来共同修理庙。大家,你布施一点钱,他布施一点钱,共结法缘。
佛经说,只要你发心赞助修经堂,可速得消除业障、逢凶化吉、福禄绵长、速证佛果等十大功德。所以,如果您想借此机会随力资助,以培植福报、累积资粮,我们也由衷地随喜。
一座寺可以存世百年乃至千年。每一个进入寺院的人升起一念对佛法僧三宝的恭敬心,都可以帮助种植善根,福报。利益不仅是一生一世,可以令众生行持正法、真理、延法、最终得到彻底解脱。
但凡修助寺院者,佛经皆言可获得不可思议之功德,不可穷尽的福报。也就是说不漏的福报,寺院为安僧办道,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之道场。寺院存在一天,功德即在,无有毁坏。
现在很多人经常为了无意义的吃喝玩乐而挥霍无度,若能将这些钱节省下来,以三殊胜、菩提心摄持供养经堂,寺院建设,一切有漏财产才有了真正的价值归处,对今生来世才有真正的最大的利益!建寺诸多功德。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无上正觉,菩提树适逢其会给予佛陀庇荫;佛坛媲美菩提树给予善信庇佑、利益众生。莲花经云,任何善信发心赞助建寺与佛坛,可以获得如下十种功德:
一、无始劫来诸恶业,得以减轻或消除。
二、天人护佑,逢凶化吉。
三、去除障碍,免夙仇报复之苦。
四、妖魔邪怪,不能侵犯。
五、脱离烦恼和无明。
六、丰衣足食,福禄绵长。
七、所言所行,人天欢喜。
八、增加福慧二资粮。
九、往生善道,相貌端庄,天资福禄兼有。
十、往生能闻佛法之国土,速证佛果。
一座寺可以存世百年乃至千年。每一个进入寺院的人升起一念对佛法僧三宝的恭敬心,都可以帮助种植善根,福报,直至究竟成佛。
《俱舍论》中说,如果三人共建一座佛塔,每个人都能得到建一座佛塔的功德。在轮回的路上,我们共修善因,广种福田,依建造佛像的功德,将生生世世美丽、庄严、聪慧、值遇善知识、得一切顺缘。